吳汶珊
義烏市位于中國浙江省中部,隸屬于金華市。義烏國際商貿城是第一個被中國國家旅游局授予 AAAA級購物旅游區。同時,義烏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權威機構認定為全球最大的市場。目前,義烏外貿企業的貿易規模和增長速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港口條件優越,產業基礎良好。分析了義烏小商品市場對外貿易的現狀,并指出其優勢和劣勢。
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 5月,中國義烏進出口總額為1016.7億元,其中出口總額為972.3億元,占進出口總額的95%以上。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基地,不僅僅是將“義烏制造”推向全國,更是將“中國制造”推向全球。義烏雖作為中國對外貿易強市之一,但義烏對外貿易企業在國內外日益增加的壓力下,對外貿易的發展環境仍處在不斷優化的階段。
2020年,義烏通過市場采購出口2221.5億元,同比下降4.4%,占義烏外貿出口總額的73.9%。同期,一般貿易出口748.6億元,同比增長46.9%。據義烏市統計局統計,義烏小商品的三大出口市場分別是歐洲、亞洲和北美。其中,僅美國一國的出口量就占到總出口量的15.87%,且出口目標相對單一,會導致對單個出口國的依賴。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對依賴單個出口國的公司的打擊更為嚴重。此外,義烏外貿市場主要以出口低檔、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為主,例如紡織品、飾品等低附加值產品,以價格優勢取勝。這種外貿增長方式很難在當前國際貿易條件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國家政策支持
自2011年以來,國務院批準并實施了“浙江省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義烏試點”,簡稱“義烏試點”,從義烏物流運輸到自由貿易試驗區再到數字化改革,義烏率先參與國際貿易新規則、新體系建設。為了促進穩定發展和對外貿易經濟的轉型升級,近年來,中央政府和義烏市政府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目標和有效的政策,有效地促進了義烏中小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 它還將為義烏地區的對外貿易提供強大動力。
傳統商品外貿轉型升級
如今,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衍生的新的商業模式,可以說是對傳統外貿小商品模式的一次新的革命。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義烏外貿營銷網絡的拓展和外貿營銷模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在義烏,跨境電商已成為一個戰略性、開拓性的產業。近年來,義烏積極制定了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庫,結合在線虛擬倉庫與線下實體倉庫,依托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商品銷售,大大地增加了銷售業績。再加上其自身的優勢,如良好的小商品貿易平臺、足夠的在線商品資源、快速的物流網絡和發達的商業信息,加快了對傳統商品銷售模式的轉型升級。
產業集群優勢
義烏商區相對于國內其他商區來說,一個較大的競爭優勢是其產業集群。義烏商區的商品交易不僅市場集中,而且制造商、供應商、分銷商和中介組織也密切合作,每一個環節都緊緊相連,由于義烏商區各環節合作有序,發揮了各環節優勢,并起到了相互促進的作用。利用其有利的內外部環境優勢和信息優勢,才構建出一個完整強大的義烏商區。
商品價格低廉,利潤空間小
義烏小商品之所以擁有出口優勢,是因為其低廉的價格,被外商大量批發進口。但近幾年來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以及人民幣升值等方面的影響,無疑對義烏低價小商品的出口產生了不小的沖擊。義烏商品由于出口量大,頻頻成為國外反傾銷的對象,使得義烏小商品的銷量大大下降。再加上小商品的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多以加工度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缺乏創新且同質化嚴重,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成本競爭已經嚴重影響了義烏商品“走出去”,從長遠來看,這樣低價且利潤空間小的道路需要企業積極地尋求改變。
缺乏核心競爭力
義烏中小企業大多缺乏品牌效應意識,自主品牌觀念薄弱,多為無標無牌小商品,且產品技術含量低,導致國內市場涌現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另一方面,義烏小商品同質化嚴重,原材料與加工過程接近,缺乏創新,導致商品的可替代性很強,容易受到惡性的低價競爭,受市場價格的影響比較大。
圖為義烏市出口排名前十類商品,可以看出都是以低檔產品為主,附加值低。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這些小商品的國際市場必將日漸減小。
物流體系不完善
在義烏,由于所處地理環境原因和當地基礎設施的限制,大多數的跨境物流企業規模較小,運輸途徑主要依靠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與航空運輸發展滯后,物流體系不完善,承運的貨物定價低,出貨量也不高。出口運輸多采用國外的第三方物流,海外倉運營成本過高導致商品利潤降低。
優秀人才引進困難
優秀的外貿企業需要優秀的外貿人才,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外貿市場當中。如今的義烏人才市場,多以流水線工人為主體,工人的生產力低下,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然而,義烏外貿企業要實施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重視產品研發設計和外貿過程中的品牌運作,優秀的外貿人才必不可少。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人才吸引力指數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位居前十。由數據可見,我國的人才流向都偏向于一線城市,向珠三角與長三角聚集。義烏作為浙江省非省會城市,優秀人才引進困難。

本文通過分析當前義烏小商品的國際貿易現狀,看到了義烏市商區發展中面臨的各種挑戰與機遇。義烏對外貿易企業在國內外日益增加的競爭壓力下,義烏市小商品市場更應該迎難而上,借著國家的政策優勢之際,針對自身的貿易現狀,趨利避害,積極推動小商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同時,還要建立健全義烏市配套設施、人才吸納機制。義烏中小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同時也要深化國際戰略,強化自主創新能力,不能止步于此,要提高商品附加值和生產效率,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湛江科技學院)
注釋:
本文數據若無特殊說明均來源于FAO 數據庫。
參考文獻:
[1] 王霞.義烏國際小商品城發展背景下文化的轉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9:89-97.
[2] 佚名. 國內城鎮化的經典案例[J]上海經濟, 2013, 000(003):19-20.
[3]詹真榮. 觀察"兩富"浙江: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社會實踐報告(2012)[M]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2.
[4]曾超楠.周雙燕.義烏小商品市場對外貿易狀況[J]中外企業家, 2017,3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