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學術期刊發展建設座談會召開
7月9日,中宣部召開學術期刊發展建設座談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學術期刊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圍繞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研究做好學術期刊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出席座談會并講話。中宣部副秘書長郭義強,中宣部有關局室、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部分地方黨委宣傳部、學術期刊負責同志等12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強調,要堅持高質量發展,緊密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和戰略任務,著力打造內容精品,優化資源配置,嚴格規范出版秩序,落實各項引導扶持措施,加快推進學術期刊融合發展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部署在全行業開展智慧廣電服務鄉村振興專項行動
7月2日,國家廣電總局印發《關于開展智慧廣電服務鄉村振興專項行動的通知》,部署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全行業開展智慧廣電服務鄉村振興專項行動。《通知》提出,從加強鄉村振興宣傳引領、聚焦鄉村振興題材作品創作傳播、深化智慧廣電消費幫扶、拓展智慧廣電人才教育幫扶、推進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等五方面開展智慧廣電服務鄉村振興專項行動,要求全國各級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發揮行業優勢,開展好各項幫扶工作,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十部門關于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7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打造IT(信息技術)、CT(通信技術)、OT(運營技術)深度融合新生態,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構建技術產業和標準體系雙支柱,網絡、平臺、安全等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5G應用“揚帆遠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工信部、網信辦關于印發《IPv6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7月8日,為加快推動我國IPv6從“通路”走向“通車”,從“能用”走向“好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中央網信辦近日發布《IPv6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秾m椥袆佑媱潯芬訧Pv6流量提升為主要目標,以提升用戶體驗、營造IPv6良好發展環境為出發點,堅持發展與安全并舉,聚焦問題、分類施策,從基礎設施、應用生態、終端設備、安全保障四個方面提出13項工作任務。該計劃的發布,標志著我國IPv6發展經過網絡就緒、端到端貫通等關鍵階段后,正式步入“流量提升”時代。
動態
2020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對外發布
據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2020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近日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媒體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工作開展以來第八次發布有關報告,發布報告的媒體數量比上一年度增加一倍以上。中宣部、中國記協今年正式印發《媒體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實施辦法》,對報告內容、發布流程、評議指標、成果運用等予以制度化規范。各媒體認真貫徹落實實施辦法,從履行政治責任、陣地建設責任、服務責任、人文關懷責任、文化責任、安全責任、道德責任、保障權益責任、合法經營責任等方面,對2020年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進行逐項報告。除發布文字版報告外,各媒體還以多形式、多手段、多渠道制作發布多媒體版報告,增強報告的可讀性、生動性,擴大報告的傳播力、影響力。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頒布實施30周年座談研討會召開
7月14日,中國記協組織召開《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頒布實施30周年座談研討會,圍繞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加強新聞戰線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新聞工作者職業素養進行研討交流。中國記協1991年制定頒布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正式頒布的新聞職業道德規范,此后歷經四次修訂。準則頒布實施30年來,在引領廣大新聞工作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長沙舉辦
7月15日,2021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長沙開幕,本次大會由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湖南省網信辦、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500余位專家學者、行業嘉賓圍繞“誠聚力量 信贏發展——共建網絡誠信新時代”主題群策群力,在9場精彩紛呈的論壇活動中,賡續紅色傳統,弘揚誠信文化,共建網絡文明。中國網絡誠信大會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已先后在北京、西安、曲阜成功舉行三屆,逐漸成為我國網絡誠信領域信息發布、成果展示、交流溝通的重要平臺。
第33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暨經濟新聞人物評選”啟動
7月17日,在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新媒體分會掛牌現場,由協會主辦的第33屆“中國經濟新聞大賽暨經濟新聞人物評選”正式啟動。本屆經濟新聞作品獎項共設四類:新聞報道獎、監督報道獎、新聞評論獎、融合報道獎。具備正式新聞資質的報紙、刊物、通訊社、廣播電視臺以及網站、移動新媒體,均可申報原創經濟新聞作品(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內首次刊發)參評。參評單位應在2021年8月31日前將參評經濟新聞作品、9月30日前將推薦經濟新聞人物的相關材料(一式2份)用特快專遞寄送評委會辦公室(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秘書處),電子版發至指定郵箱:bx83559057@126.com(須注明推薦單位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全國精品電視劇創作經驗交流培訓班在京舉辦
7月21日—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京舉辦全國精品電視劇創作經驗交流培訓班。21日下午,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發表開班動員講話。聶辰席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領導近期關于影視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就進一步做好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提出幾點要求:一是增強歷史自覺,以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為創作之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凝心聚力投入主題精品創作;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人民為創作之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人民奉獻更多精品;三是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創作之魂,用時代精品樹立精神豐碑。
海外
流媒體體育賽事更受全球觀眾青睞
據路透社7月21日報道,直播視頻制作公司Grabyo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全球79%的體育愛好者只會在DAZN、ESPN+和Kayo Sports等流媒體平臺上觀看體育賽事。調查涵蓋包括美國、日本、意大利、英國等在內的14個國家/地區,樣本為15000人。調查發現,自2019年以來,全球體育電視頻道的付費訂閱下降了9%;65%的體育迷轉向流媒體平臺,并愿意為體育賽事服務而付費。調查指出,廣播電視目前占全球體育市場的54%,預計到2026年將下降至28%。
瑞典利基流媒體Viaplay向奈飛展開區域競爭
據路透社7月22日報道,瑞典娛樂集團所屬的流媒體服務Viaplay本季度增加14萬訂閱用戶,總訂戶增長至329萬。Viaplay于2021年3月,開始向北歐以外地區提供電影、連續劇和體育節目。該服務目前在北歐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地區運營,8月將在波蘭推出,預計2023年底將在其他8個國家陸續推出(包括美國)。Viaplay致力于制作本地內容,并注重與體育節目相結合,這與奈飛有明顯區別。
數字
9.89億
7月13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編撰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在第二十屆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為9.8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0.4%,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超過16億;5G網絡用戶數超過1.6億,約占全球5G總用戶數的89%;基礎電信企業移動網絡設施,特別是5G網絡建設步伐加快,2020年新增移動通信基站90萬個,總數達931萬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達到9164.8億元;數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規模達到39.2萬億元,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71.8萬
7月22日,由人民網主辦、人民網研究院承辦的“拓展新移動應用,構建新發展格局”高峰論壇暨2021移動互聯網藍皮書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人民網總編輯羅華發布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主要內容。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建成5G基站71.8萬個,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我國5G用戶規模快速擴大,5G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