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兵 魏忠秋 趙勇 王華成 胡正習 王道松 彭世彪



摘? ? 要:為探明AM真菌在烤煙推廣應用中的效果,通過V基質∶V菌劑=5∶1育苗處理和純基質育苗作為對照進行對比研究。試驗表明,接種AM真菌,有利于苗期煙苗干物質的積累,同時有利于增加側根的數量;接種AM真菌,能降低青枯病、黑脛病和病毒病發病率;接種AM真菌,提高了烤煙產值,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煙葉的等級。
關鍵詞:AM真菌;烤煙;煙苗質量;病害;產值;影響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2-0016-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72? ? ? ?文獻標志碼: B
叢枝菌根真菌(以下簡稱AM真菌)能與大多數種子植物、被子植物、蕨類植物及苔蘚植物等形成菌根[1-2]。AM真菌對植物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并能增強植物抗病及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研究表明,AM真菌對降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質、促進農藥的降解、降低土壤及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和增強煙株抗逆性有著重要作用[3-5]。劉延榮等[6]研究表明,煙草對AM真菌的依賴性很強,侵染率可達到70%以上。接種AM真菌,不僅能促進煙草對礦質元素(如N、P、K等)的吸收,而且能使煙草更接近于優質烤煙所要求的指標。此外,產量、品質及經濟效益均能得到提高。筆者通過大田對比試驗,通過V基質∶V菌劑=5∶1育苗處理和純基質育苗作為CK進行對比試驗,研究了AM真菌對烤煙煙苗干物質積累和大田期移栽45 d和打頂5 d后的農藝性狀、抗病性及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旨在為AM真菌在烤煙生產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采用育苗盤育苗,供試V基質∶V菌劑=5∶1混勻,CK為常規育苗,品種為云煙87。
2? ?試驗地基本情況
田間試驗在阿戛鎮齊心村張家屋基進行,肥力條件中上等。
3?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置1個處理、1個CK,不設重復,各大區面積均為1.3 hm2。
4? ?觀察記錄
4.1? ?煙苗農藝性狀及干物質積累
成苗后,處理和CK分別取10株代表性煙苗,進行煙苗鮮重、農藝性狀及干物質積累的測試,并求取平均值。
由表1可以看出,AM真菌處理的根平均干重較CK重0.015 g,莖葉平均干重較CK重0.018 g。AM真菌處理平均根分枝數較CK多30.0條。
4.2? ?農藝性狀
移栽后45 d和打頂后5 d每小區取10株(固定)測定煙株農藝性狀(YC/T 142—1998)。
由表2可以看出,移栽后45 d和打頂后5 d,AM真菌處理株高分別較CK高2.6 cm、2.6 cm;莖圍分別較CK大0.2 cm、0.4 cm;葉片數分別較CK多1.0片、1.0片;最大葉面積分別較CK大45.2 cm2、138.6 cm2。
4.3? ?病害調查
于煙苗旺長期、腰葉成熟期參考煙草標準《煙草病害分級及調查方法》,分別調查黑脛病、青枯病和病毒病等發病情況,并計算發病率和病情指數(GB/T 23222—2008)。
由表3青枯病發生情況可以看出,AM真菌處理和CK旺長期青枯病發病率為0,無明顯差異;腰葉成熟期AM真菌發病率為0,CK的青枯病發病率為1%,AM真菌處理青枯病發病率較CK低1個百分點,病情指數為1。
由表4可以看出,AM真菌旺長期黑脛病發病率較CK低1個百分點,病情指數低1;腰葉成熟期較CK低2個百分點,病情指數低1.7。
由表5可以看出,AM真菌處理旺長期病毒病發病率較CK低2個百分點,病情指數較CK低1.36;腰葉成熟期AM真菌處理發病率較CK低2個百分點,病情指數較CK低2。
5? ?經濟性狀統計
經濟性狀統計見表6。
從表6可以看出,AM真菌處理較CK平均產量高105 kg/hm2,產值高4 968元/hm2,均價高1.2元/kg,上等煙比例高4.1個百分點。
6? ?結論與討論
王茂勝等人研究表明,煙草接種AM真菌形成菌根之后,會增加根系與土壤的接觸面積,同時會活化土壤中鋅(Zn)、磷(P)等養分,擴大根際的吸收范圍,從而促進煙株快速生長,增強煙株的抗逆性,提高煙葉的品質[7]。
本試驗結果表明,接種AM真菌有利于苗期煙苗干物質的積累,同時有利于增加側根的數量;接種AM真菌,能降低青枯病、黑脛病和病毒病發病率;接種AM真菌,影響煙葉產值的因素主要包括產量和均價兩個方面,而影響均價的主要是煙葉等級[8]。
在本試驗中,接種AM真菌較CK平均產量高105 kg/hm2,產值高4 968元/hm2,均價高1.2元/kg,上等煙比例高4.1個百分點。接種AM真菌提高了上等煙比例,提高了煙葉均價。同時,接種AM真菌的產量高于常規育苗處理,所以接種AM真菌提高了烤煙產值,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煙葉的等級。
參考文獻:
[ 1 ] OLIVEER AJ,Smith SE,Stohn BJ,et al.Activity of nitrate reductase in Trifolium subterraneum:Effects of mycorrhizal infection and phosphate nutrition[J].New Phytologist,1985,94(1):63-79.
[ 2 ] Treeby MT.The role of mycorrhizal fungi and non-my corrhizal micro-organisms in iron nutrition of citrus[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92,24(9):857-864.
[ 3 ] 楊紅武,李帆.AM真菌對烤煙大田生長及品質的影響[J].作物研究,2012,26(6):668-670.
[ 4 ] 王茂勝,姜超英,潘文杰,等.不同連作年限的植煙土壤理化性質與微生物群落動態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2):5033-5044.
[ 5 ] 王茂勝,姚娟.叢枝菌根真菌對烤煙生長及其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12):131-135.
[ 6 ] 劉延榮,丁兆龍,方宇澄.煙草上優良VA菌根真菌的篩選[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1997,28(3):269-274.
[ 7 ] 王茂勝,薛小平,陳懿,等.不同基質條件下叢枝菌根真菌(AMF)對煙苗素質的影響[J].作物雜志,2009(5):11-13.
[ 8 ] Liu R J,Luo X S.A new method to quantify the inoc-ulum potential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J].New Phytologist,1994,128(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