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武
摘? ? 要:油松是一種常見的松樹品種,為松科松屬針葉常綠喬木,是我國特有的樹種之一,此樹種在甘肅慶陽地區種植廣泛。油松屬于溫帶樹種,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生長旺盛,在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油松容器育苗、大田育苗技術得到不斷發展。結合實踐總結了大田油松育苗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油松;育苗栽植;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2-0112-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91.254? ? ? ?文獻標志碼: B
油松是甘肅慶陽地區一種常見的樹種類型,有著較強的抗旱、耐寒能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綠化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伴隨油松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育苗栽植方面的技術要求不斷提升。為了促進油松健康生長,增加綠化面積,對大田油松育苗栽植技術進行分析和總結。
1? ?油松概述
油松是我國特有的樹種之一,分布范圍非常廣泛,在甘肅、青海、內蒙古、四川都有種植,同時在我國和朝鮮接壤地區也有廣泛的種植范圍。油松為陽性樹種,根部相對較淺,適宜在溫暖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在土壤方面沒有嚴格的要求,樹干挺拔,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在中酸性排水條件優良的深厚土層中生長良好。油松還具有很強的抗寒性,在-25 ℃的寒冷環境中依然能夠生存。另外油松耐貧瘠,成活率高,造林效果好。因此,油松是一種性價比高的松科植物[1]。
2? ?選地翻整
對苗圃的合理選擇會直接影響油松幼苗的存活率及其質量。油松非常耐寒,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屬于喜陽樹種,但油松不耐鹽堿。在種植過程中,油松對種植的土壤條件沒有嚴格的要求,但為了培育優質壯苗,應選擇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進行育苗。同時,在育苗土地選擇過程中,應選擇坡度在15°以下、有著良好灌水和排水條件的地塊。在育苗土地選擇好后,合理地開展整地作畦,根據畦長設置10 m,寬度控制在0.7~1 m,壟高控制在10 cm,并在畦間設置30 cm寬的步道,間隔10畦設置一個排水溝,寬度為50 cm,以確保畦內平坦,土壤疏松。在春夏季節應對土壤開展深翻工作,深度控制在20~30 cm,春夏季進行深耕可以使田塊中的雜草充分腐爛,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還能控制和減少病蟲害。結合深耕施入農家肥(37.5~75 t/hm2),同時施加敵百蟲粉(30~37.5 kg/hm2)以及硫酸亞鐵(硫酸亞鐵),確保肥料的充足施入,有利于苗木的健康生長。硫酸亞鐵和敵百蟲粉的施入能對土壤有效消毒,達到良好的殺蟲效果[2]。
3? ?種子采集及處理
3.1? ?種子采集
在對油松育苗種子進行選擇過程中,應選擇顆粒飽滿、具有松脂香味的本地種源,種子的表皮為灰褐色或者黑褐色,并具有一定的光澤。在9月份左右,松塔由原來的綠色轉變為褐黃色時便可對種子進行采集。選擇的母樹必須是枝干發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抗性強、樹齡超過20年以上的優質油松樹,不可對有病蟲害的樹木進行選擇并采種。在種子采集后,要置于干燥通風處進行晾曬,定時進行翻動,確保松塔能充分晾曬。在松塔連片發生卷曲并開裂時,輕輕敲打后種子便會自然脫落。收集的種子要進行揉搓去除雜質,充分曬干后,在干燥通風處進行儲存[3]。
3.2? ?種子處理
在種子播種前開展催芽工作,可利用溫水浸種進行催芽。在油松播種前的10 d左右,利用2%的硫酸亞鐵溶液對油松種子進行浸泡,時間為1 h,然后再利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時間為1 h,并用清水對種子進行淘洗兩遍,最后用40 ℃的溫水對種子進行浸泡,時間為24 h。在完成浸泡后,把種子撈出晾干,將濕草袋或濕麻袋蓋在上方,每日進行灑水,并合理地進行翻轉,在種子達到65%裂口時便可開展播種工作[4]。
4? ?播種育苗
春秋兩季是油松播種的最佳時節,應盡量提早播種。春季氣溫條件比較溫和,且土壤有著充足的水分,對種子的發芽生長是十分有利的,此時播種能大幅提高油松出芽率。在播種過程中運用開溝條播的方式進行播種,確保溝的深度平整,條播寬度設置為6 cm,條距設置為18 cm,在溝內均勻地撒施種子時,播種深度為1.2 cm。在完成播種后將腐殖土覆蓋在種子上,厚度為1 cm,輕輕地按壓,以保證種子和土壤充分接觸。種子通過溫水催芽的方式,通常在7 d左右便可出土發芽,應認真觀察幼苗的稀疏度,科學開展間苗工作[5]。
5? ?苗期管理
5.1? ?出苗前防治管理
油松種子松子香味非常濃烈,很容易將一些鳥類和害蟲招引過來。在脫落種殼時,應加強鳥害防治。可運用稻草人來進行鳥害防治,保證幼苗早日出土發芽[6]。
5.2? ? 松土除草管理
苗期階段應加強松土除草工作,充分做好松土除草工作,能改善土壤通透性,為幼苗生長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在進入夏季后,降水量增多,會引發土壤結塊,幼苗很難從土壤中汲取營養。如果雜草生長,會對幼苗的健康生長造成影響,要及時地開展中耕除草工作,控制和減少雜草帶來的不利影響。除草工作每20 d開展1次,也可結合幼苗的生長需求合理調整除草進度。在除草過程中可運用人工手段進行除草,也可利用化學手段進行除草,提高除草效率,保證幼苗健康生長[7]。
5.3? ?灌溉管理
在油松播種后到出苗這段時間,通常不必進行灌溉。如若苗圃中的土壤保水性不強,可用霧狀噴灌,但不可用漫灌形式進行灌溉。應考慮土壤濕度,進行合理的灌溉,避免發生土壤結塊。在幼苗生長到6個月后,可合理增加灌溉量。灌溉速度要慢,要保證一次性澆透。在雨水較多的天氣條件下還應做好防澇工作,及時排水[8]。
5.4? ?油松育苗冬季防凍害技術
(1)土壤覆蓋技術。冬季運用土壤覆蓋技術能起到良好的防凍害效果,要進行起土,確定壟溝位置,把土壤輸送到壟面上。在土壤覆蓋過程中,從一側方向壓入,苗株傾斜到另一方向。應自下而上進行,不應在苗株的上方開始進行覆蓋。在覆蓋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充分遵守均勻性與密實性的原則,避免發生透風。在完成覆蓋后要及時進行檢查,如果苗株裸露在外,應第二次開展覆蓋工作。冬季過后,當地面溫度達到5 ℃左右時,便可將覆蓋的土壤去掉。應分兩次進行,確保苗株更好地適應當地的氣候,利于苗株緩苗。應注意的是,在大風天氣條件下,不要將土壤撤去,避免對苗株生長造成不利影響[9]。
(2)草墊覆蓋技術。進入冬季,土壤尚未凍結前,利用麥稈或稻草覆蓋苗床,控制和減少凍害的出現。在覆蓋過程中應保證嚴密性,避免將幼苗植株裸露在外。在降雪過程中輕輕振動草墊,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以免大雪對幼苗造成壓傷。
5.5? ?病蟲害防治
在油松幼苗期常發生立枯病,為了更好地防治此類病害,可以選擇50%退菌特1 000倍液或1.5%硫酸亞鐵進行噴施防治,間隔7 d噴施1次,連續應用2~3次,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6? ?大苗栽植
2~3年的油松苗木,高度在30 cm時,便可出圃移栽,出土之前大水灌溉、澆透。在栽植過程中合理控制深度,確保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觸。把油松幼苗放入栽植坑內,培土深度應在栽植坑深度的1/3處,輕輕上提苗木,保證苗木根系充分舒展,并且和土壤緊密接觸,避免出現窩根。培土稍高出地面,輕輕上提苗木并踩實,之后扶正苗木,及時澆水,為苗木創造有利的生長環境,促進其健康生長[10-11]。
7? ?結語
多年來油松育苗和栽植工作不斷開展,相應的技術手段也日趨成熟,但是在油松育苗和栽植過程中依然有一些問題存在,特別是人為因素、土壤條件、氣候條件等都會對油松育苗造成不利影響,降低苗木成活率。要結合實際,科學合理地調整油松育苗栽植技術。在油松育苗種植工作中,應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提高油松育苗栽植技術水平,實現油松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 1 ] 王龍飛,李蘭.油松育苗及管理技術[J].山西農經,2017(15):69
[ 2 ] 任志軍.北方油松育苗技術[J].現代園藝,2017(22):26.
[ 3 ] 云霞,張鑫.談油松育苗栽植技術[J].內蒙古林業,2017(11):30-34.
[ 4 ] 崔少懷.淺談油松的育苗與栽植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10):159-160.
[ 5 ] 白鳳軍.淺談遼西地區油松營養缽育苗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8(12):85-86.
[ 6 ] 周想成,王敬效.淺析油松育苗技術[J].山西農經,2019(13):108.
[ 7 ] 張倩.油松育苗技術方法特點比較[J].農家參謀,2020(9):81.
[ 8 ] 樊補秀.原平市油松育苗技術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11):226-227.
[ 9 ] 賈成民.造林樹種的大田育苗技術[J].現代種業,2004(2):31-32,39.
[ 10 ] 陳永新.遼西地區油松營養缽育苗造林技術[J].鄉村科技,2018(7):57,59.
[ 11 ] 魏信平,夏正麗,李忠鋒.秦巴山區林木大田育苗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