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是當下鄉村建設的重要一環,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不僅要實現自然生態美,還要實現百姓富裕,帶動鄉村產業發展。本文結合南京溧水區和鳳鎮的景觀設計現狀,結合鄉村振興總體要求,根據村莊的地貌文化風俗等特色,有針對性地提出和鳳鎮的開發設計策略,幫助和鳳鎮打造一條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相結合的旅游環線,成為生態宜居與產業興旺的鄉村示范點。
關鍵詞:鄉村振興;和鳳鎮;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2-0-02
0 緒論
近年來,我國的建設重點從城市轉向了農村,對此,國家提出鄉村振興這一戰略。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鄉村建設經歷了鄉村建設的初步階段、人文環境的整治階段與鄉村振興建設階段,我國大部分的村莊風貌與環境已經得到了改善。然而,在鄉村改造建設的大環境下,很多鄉村沒有遵循改造政策的引導,違背了鄉村改造的初心,失去了本身的特色。所以在鄉村改造的大環境下,怎樣讓鄉村具有特色性,并能為當地的居民帶來經濟效益,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1 和鳳鎮景觀發展現狀
和鳳鎮是南京溧水區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改造型鄉村,其地理位置優越,處于南京溧水區無想山南端,交通便利,歷史文化深厚,遠離喧囂,具有良好的人文環境,鄉風也十分淳樸。和鳳鎮人口共5.3萬,面積達到98平方千米,有11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2017年,和鳳鎮在溧水區政府的支持下,本著原真性的原則,開始加強對傳統村莊風貌的保護,弘揚特有的文化傳統,并促進鄉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1]。筆者在和鳳鎮實地考察后發現村莊內的改造情況存在一些問題。
1.1 忽視文化性與精神性的營造
和鳳鎮的改造措施較為籠統和單一,缺乏整體規劃。部分道路綠化十分單調,植物景觀也缺乏特色。受城市快速發展的影響,和鳳鎮內的建筑與小品建設大量套用了城市公園中的水池、大硬質廣場或是異型雕塑等,這些景觀元素不能與和鳳鎮良好融合,顯得非常突兀。村莊內許多小型的休閑廣場只是粗略地提取了一些傳統性的元素,脫離了和鳳鎮的歷史背景,只是在形式上簡單體現出文化性,并未融入當下的時代精神和創新理念。和鳳鎮在改造上選了幾個重要的村落進行粉刷,讓村莊整體的色調相對統一,然而這并沒有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
1.2 景觀小品的隨意堆砌
村莊內集散廣場的景觀小品布置不合理,綠地環境無法與整體相融合,雕塑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復古化設計,座椅、長廊、樹池隨意擺放,并沒有考慮停留性與休憩性。與村民不能產生互動,得不到村民認同的景觀小品沒有任何的意義,只是在形式上進行堆砌[2]。和鳳鎮的景觀整體布局沒有主次之分,無法突出重點。
1.3 產品類型單一
和鳳鎮提供的農產品較為單一,目前只有水稻銷售情況尚好,其他的農作物較為匱乏。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食品健康問題,對食品的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會有選擇性地挑選綠色純天然的農副產品。在這個契機下,除了為村民提供舒適的環境,還可以提供勞作物交換與售賣的渠道,為村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帶動整個村莊的產業發展[3]。
2 開發策略
2.1 基本服務設施規劃
要想帶動村莊內部發展,應先從公共資源著手。目前和鳳鎮基礎設施建設與城鎮間的差距較大,尤其是公共醫療衛生設施方面。和鳳鎮交通條件存在較大的不便,鄉村雖然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但還存在一些四級公路,存在坡陡、彎大、單行道等交通隱患。有些路口沒有設置消防通道,安全問題十分嚴峻,并且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勞動力成本較高,農村還有較多的山垅田、望天田和爛泥田。
2.1.1 加強村民活動中心建設
和鳳鎮的許多村民活動中心較為簡陋,設施不完善,大多數已經破損或老化,不能滿足當地村民的休息、娛樂與運動需求,只是停留在提供簡單的健身器械層面。和鳳鎮可以將建設目光放長遠一些,建設集文體娛樂、活動健身、科技培訓為一體的鄉村社區活動室,同時建設自助圖書閱覽室、村民娛樂棋牌室等娛樂活動場所。這不僅能夠為村民強身健體提供良好條件,豐富村民的生活,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水平與綜合素質,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做到真正的城鄉一體化。
2.1.2 加強醫療設施服務點建設
和鳳鎮的整體醫療水平不足,不僅缺少必要的藥品和醫療設備,還缺少專業的醫護人員。目前,和鳳鎮存在幾個村共用一個衛生室的情況,衛生室在布局上不合理,村民對村衛生室的評價普遍不是很高,醫療設施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基礎設施上,和鳳鎮要按照衛生資源實際需求進行配置,添置并更新一些必要性的診斷和醫療器械,在醫療人員的分配上也要明確職能、合理分工、科學分類,為臨床診斷基礎疾病創造良好條件。
2.1.3 加強廁所等公共設施建設
和鳳鎮目前缺乏公共衛生設施,已有的設施附近交通不便、農業耕作條件較差。和鳳鎮的鄉村存在一些路邊茅廁,不僅會給環境造成污染,也非常不美觀。公廁是景觀基礎建設必不可少的設施之一,它不僅能為人們提供方便,也具有衛生整理與審美等功能,更能體現一個村莊的環境衛生情況、文明程度與村民的綜合素質[4]。公共衛生設施在外觀上要簡潔,而在內部改造上要滿足衛生、節水、適用、防臭等原則,公廁內要有放置衛生潔具的使用空間,并提供無障礙設施。
2.2 田園規劃設計
2.2.1 村落布局分析
根據“石臼漁歌,三葉花開”的策劃定位,結合和鳳鎮八千畝水稻、三千畝茶園、兩千畝梅園等豐富的農業資源,對和鳳鎮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設置“一環、兩片、四核”的結構,同時根據每個村莊擁有的不同農作物設計產業鏈與旅游環線。在土地的規劃上,一部分以農作物和村莊建設為主,一部分以游覽式的景觀環線為主,打造“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的新型旅游目的地[5]。
2.2.2 農園特色景觀
不同村莊的地形地貌以及氣候條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產業區域。平原區域適合發展種植業,丘陵地區可改造成梯田。因此,若要營造并優化田園風貌,須根據該地區的特色,合理劃分種植區域,發揮產業優勢。和風村水稻種植面積大,又位于石臼湖東面,可以營造出以水稻為主、以茶葉梅花為輔的田園風貌,體現出獨有的田園文化和漁家風情。例如郭興村莊以種植大量的粉黛草而聞名,村內便以“山間花海、田中粉黛”為主題,不僅種植了粉黛草,還種植了月季、蘆葦等,將田園打造成一片花海。和鳳鎮目前以水稻聞名,初步可以打造稻田景觀,并在稻田內用稻草做出牛拉犁、人耕田或挑擔等形象的景觀小品,增加趣味性。
2.2.3 濱湖農漁景觀
根據和鳳鎮在石臼湖東側的地理優勢,可以省道S123為界,東西分別呈現漁家風情和田園果園風光,實行資源分布格局。可開發觀賞、游釣、娛樂、采風、文創、商洽等相關產業,吸引附近城鎮的居民或外來游客在此休閑度假,享受原生態的自然風光[6];也可以與一些高校進行合作,將這里發展成寫生基地,或者建立一個文化民宿展覽館,延續當地風俗文化,讓外來游客能夠更好地體驗到當地的民俗風情,從而推動和鳳鎮社會、經濟、生態全面發展。
2.3 道路景觀規劃設計
2.3.1 道路景觀設計原則
和鳳鎮當地的植物景觀缺乏觀賞性和趣味性,難以引人停留,此外其與民俗文化也沒有形成呼應。入口景觀和街道景觀作為和鳳鎮最為重要的道路風貌,由于缺乏專業性的設計,景觀效果不佳,無法成為具有展示性作用的街道景觀,不能吸引外來游客。所以和鳳鎮的道路景觀不僅要具備統一性與整體性,也要將歷史文化融入其中。來往的道路是為人所服務的,因此還要考慮到人的多樣性,處理好色彩搭配。
2.3.2 三葉花開大道
和鳳鎮有不同的花卉和苗木,其中以香樟、櫸樹、玉蘭、海棠等鄉土樹木為主,可以沿道路兩邊設置各色花木。為了給人們在農業用地間提供慢行體驗,要移除行道樹,裝飾大喬木[7],增加現場可視化裝置,如在水田放置豐富的景觀小品,增加趣味性。人們在慢行體驗中可以參觀米架工藝,拍照或是親自體驗,真正意義上親近自然,體驗到最原始的、最樸素的鄉村景觀。
2.3.3 三葉園林大道
三葉園林以展示和服務功能為主,園區面積為500畝,主要包含夢蝶湖、玉蘭湖、玫瑰園、櫻花園等等,其中有一些休閑娛樂設施,可打造成拍照打卡地,也為后期宣傳做準備。為了盡量減少對場地的破壞,同時可以讓游客通過森林,可以在場地內增設林道。林下提供可用來休息的木板小徑和長凳,并設置特色樹種科普培訓標志,為兒童科教活動奠定基礎,充分體現鄉村旅游的特色。
2.4 品牌旅游文化設計
村莊建設中,注重景觀營造固然重要,但若思維受到局限、缺乏活躍性,就會使得鄉村難以實現長遠發展。和鳳鎮的諸家村坐落在鳳棲山下,是一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老漁村,有南京最古老的媽祖廟。而這樣一座村莊卻因缺少適合的宣傳方式,只停留在報紙、當地電臺或是當地的電視新聞上,這些宣傳方式較為傳統,效果也并不顯著。如果和鳳鎮合理使用微博、小紅書、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當下流行的傳播平臺,通過營銷或與博主合作進行宣傳,或是采取線上銷售的方式,就能更快提高和鳳鎮的知名度,打造良好的文化旅游品牌,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2.4.1 特色集市
鄉村振興的核心是服務村民。作為魚米之鄉的和鳳鎮,市集除了售賣稻米、茶葉外,還可以在特定的季節售賣相應的魚類產品,如螃蟹、青魚、蝦等;或是定期舉辦農副產品交換活動,讓游客能夠在和鳳鎮旅游的時候親自挑選原生態的農產品,體驗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的完美盛宴,如在觀看茶葉制作時,能夠現場購買[8]。在交易的過程中游客還能感受到質樸的鄉村人文情懷與特色。
2.4.2 特色民居民宿
和鳳鎮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風俗習慣、自然地理等條件,讓村莊的整體樣貌保持和諧統一。在原有村鎮建筑的基礎上,利用和鳳鎮本地的建材如夯土、竹材等,對建筑進行改造,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打造古色古香的民宿。此外,和鳳鎮還要在裝修裝飾風格、精神文化內涵、衛生與安全、員工培訓等方面開展好工作,提升服務質量,讓旅客在這里時有較好的居住體驗[9]。在民宿的周圍可提供垂釣、溫泉、采摘等服務設施,讓游客在休閑娛樂的同時,獲得良好的體驗感,打造專屬和鳳鎮的特色民宿。
3 結語
鄉村振興建設戰略的提出對于鄉村的改造設計與文化結合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鄉村要在保護鄉村景觀環境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景觀設計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延續自身承載的文化特色。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景觀設計需要結合生態、文化、資源、經濟等因素進行。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不盡相同,所以在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前提下,要推動鄉村獨有的歷史文化發展,做到文化延續、資源再生。景觀與文化的完美結合可以進一步推進鄉村建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呂游.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南京溧水和鳳鎮鄉村旅游景觀發展路徑研究[J].農家參謀,2020(21):35-36.
[2] 吳鵬軍,鄭紹江.基于傳統復興的鄉村景觀概念設計——以溧陽鄉村概念設計為例[J].現代園藝,2021,44(09):119-123.
[3] 沈璐.全域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品牌建設研究——以南京溧水區為例[J].旅游縱覽(下),2020(06):28-29.
[4] 金霏霏,魏琳,陳紅巖.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的村莊基礎設施規劃策略探析[J].安徽建筑,2021,28(04):37-38.
[5] 牛艷玲,張婭.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視閾下的特色田園鄉村規劃設計——以南京江寧湖熟錢家渡為例[J].江西建材,2020(05):80-81.
[6] 杜璐,劉嚴杰.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鄉村振興景觀設計重構——以漁村為例[J].現代園藝,2021,44(08):50-51.
[7] 楊晨,楊天舒.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建構鄉村品牌形象與設計研究[J].旅游縱覽,2021(09):120-122.
[8] 戴麗麗.基于全域旅游視角下鄉村旅游產品體系構建方法研究[J].產業科技創新,2021,3(02):4-6.
[9] 孫亞芳.文旅融合背景下山西鄉村民宿的品牌建設研究——以臨縣李家山村民宿為例[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1,34(02):62-64.
作者簡介:傅君儀(1998—),女,江蘇南京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城市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