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者看視界:《功勛》的熱播,再次印證主旋律電視劇在用戶收看中全面主流化。今年是電視劇的一個轉折點:主旋律電視劇大放異彩,之前熱門的古裝、盜墓、偶像等劇相對平淡。這個切換,是國家氛圍、行業政策、內容制作等多種因素綜合共振的結果。
@四國工兵:電影化的長篇敘事,強情節下的人性裂變。這句話要送給所有劇集同行。這是當代——至少十年之內的“天條”。不理解必將落伍,跟你的費力裝修完全無關。
@孟大明白:為什么沒人做個《披荊斬棘的群演》?從海選開始,各展絕活,互飚演技,中國幾十萬群演,肯定有藏龍臥虎的,選手肯定也有感人的背后故事,特別正能量。
@故事人賈東巖:劇本創作的關鍵是思維密度。思維密度越高,情節細節就越豐厚,能在同樣的時長里,講幾倍的故事量。然而,這也帶來了相應的風險。你必須確保創作的每個環節,都把劇本里的每個小轉折、小期待、小懸念、小褶子捕捉到。因為這些都是在折射你的思考。先有思考,而后才有表達。
@新京報文娛:【許鞍華談改編張愛玲】“為什么要和她像,才能拍她?”許鞍華把這個問題拋給外界。在普羅大眾的定義里,她是敦厚、溫柔的阿鞍,為什么偏愛以犀利著稱的張愛玲?可許鞍華對自己的選擇無比確信:“你喜歡一個人,不一定要跟她很像,可能是欣賞她身上你沒有的東西,比如張愛玲對很多事情的觀點與反應,我感覺是對的,但我卻不敢說出來。我覺得欣賞一個跟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是很自然的事,為什么大家覺得奇怪呢?一定要很像張愛玲,才能拍張愛玲?”
@互聯網縱橫: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公司擁有的5G專利數量占比超過80%。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一半來自中國,按專利數量排名分別是華為、中興、大唐電信、OPPO、VIVO。由此可見,中國5G創新力水平已成為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