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愛奇藝自制劇《隱秘的角落》,在今年9月入圍了2021年首爾國際電視節迷你劇集單元,導演辛爽也憑借該劇提名最佳導演。這部劇去年在國內火爆熱播后,迅速登陸愛奇藝國際版,使海外觀眾也能輕松宅家追劇。
在Netflix、Disney+等流媒體巨頭加緊全球布局的大背景下,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及互聯網電視平臺未來電視,紛紛推出海外版,通過自建海外平臺,助力國產影視內容“出海”。優酷則在YouTube建立官方矩陣賬號,將《這!就是街舞》等國產綜藝傳播到全球各地。
當前,國產影視“出海”不再局限于海外發行這一維度,更多公司開始以自建海外平臺為載體,向海外用戶提供立體化服務。這不僅豐富了傳播渠道,更成功實現了國產影視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蛻變,增強了國產影視IP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流媒體異軍突起 平臺自建海外渠道
為了持續向海外用戶提供華語內容,讓海外觀眾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騰訊視頻在2019年推出了海外版WeTV(以下簡稱WeTV)。“和國內版相比,WeTV更加簡潔,它打破了華語內容只給華人觀看的壁壘,通過翻譯字幕、本地化配音的方式,將優秀的中國文化、中國故事第一時間原汁原味地傳播到海外地區。”騰訊在線視頻海外業務中心副總監張小雨告訴《綜藝報》記者。
海外建站之初,WeTV首選落地與中國文化共性強、文化壁壘低的泰國,隨后陸續在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落地。至此,騰訊視頻從零散單點內容“出海”,升級到系統平臺“出海”。劇集《慶余年》《三生三世枕上書》《傳聞中的陳芊芊》,自制紀錄片《風味人間》,自制動漫《斗羅大陸》等一大批精品內容,借由WeTV走向海外,滿足海外觀眾對中國文化的好奇。
騰訊視頻還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建立傳播矩陣,“目前粉絲數量已超過4000萬,可以有效觸達海外年輕用戶。”張小雨透露,截至目前,騰訊視頻已通過各地區主流影視及新媒體平臺,向海外輸出了上百部影視劇、近50部綜藝節目,以及多部紀錄片與國漫動畫,覆蓋海外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
同樣是在2019年,愛奇藝也啟動海外市場布局,推出國際版App。值得一提的是,愛奇藝“挖”來了Netflix前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郭又銓擔任副總裁,由他主要負責愛奇藝在國際市場的戰略規劃、市場拓展及公共事務等工作。愛奇藝海外團隊還吸引了來自BBC、索尼等眾多國際娛樂和內容公司的人才加入。
在內容“走出去”的過程中,本土化改造是關鍵一環。為此,愛奇藝已在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辦公室開展業務,并以北京總部與新加坡海外總部為海外團隊雙中臺,建立了內容、技術研發、產品、會員、廣告、市場等團隊。愛奇藝方面表示,當前海外業務團隊在本地團隊建設、海外內容開發及渠道多元合作等方面,已經進入穩步推進階段。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愛奇藝海外會員數超過100萬。
優酷海外運營及發行負責人周鵬向《綜藝報》透露,優酷已通過全球播放、全球發行等方式,完成了上千部劇集、綜藝、電影、紀實文化、動漫、少兒節目的“出海”,覆蓋全世界193個國家及地區的用戶。其中,既包括立意深刻的《功勛》,也有連通中國與世界潮流的《這!就是街舞》。“它們不僅輸出了中國文化,也積累了大量海外用戶的偏好數據,可以反饋給內容制作端,助力中國影視成為更受全球觀眾喜愛的品類。”周鵬表示。
和騰訊視頻、愛奇藝自建海外平臺不同,優酷選擇在YouTube上建立官方矩陣賬號。周鵬以優酷王牌節目《這!就是街舞》為例,“第四季節目在優酷YouTube官方頻道上的總播放量已破億。”為實現“全球寵粉”的目標,優酷還同步上線10種外語字幕,并在決賽時推出了同聲傳譯服務。談及國產內容“出海”路徑,周鵬總結,“一般從華語地區開始,先到東南亞地區及日韓,接下來是中東地區,最后是本就有壁壘的歐美市場。”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旗下的唯一互聯網電視運營機構,未來電視也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讓更多央視內容資源“揚帆出海”。未來電視有限公司國際業務中心總監崔峰告訴《綜藝報》記者,未來電視的出海渠道主要包括自建海外版客戶端“Sinow TV”、海外新媒體平臺,以及和當地運營商合作的智能大屏端。
崔峰介紹,“Sinow TV”以央視內容為主,既包括《朗讀者》《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國》等央視頭部內容,也囊括了《炫舞未來》《貝塔未來星》《足球道路》等未來電視垂直類節目獨家IP及短視頻等內容,目前已落地印尼和柬埔寨,泰國、越南、澳洲等也在積極推進中。
戰略合作加速“出海”步伐
2020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中國與東南亞間影視傳播機制與引導策略研究》顯示,半數的調查對象會選擇在移動設備上收看中國電視劇。58.4%的東南亞受眾表示,自己經常通過流媒體平臺獲取中國電視劇的相關資訊。
在國劇“出海”早已不是新鮮事的當下,互聯網平臺正在成為國產影視出海背后的重要推手。一來,平臺把握精品自制內容,向內運籌帷幄;二來,平臺與海外機構建立廣泛合作,向外合縱連橫。
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曾透露,與海外媒體品牌、本地運營商合作,借助他們的網絡和基礎設施,是平臺獲取用戶的渠道之一。2019年,愛奇藝與馬來西亞第一媒體品牌Astro合作,在當地建立了愛奇藝高清電視頻道,愛奇藝的多部劇集、綜藝、紀錄片等,通過該頻道在馬來西亞實現全面輸出。此外,馬來西亞用戶既可以直接使用Astro賬戶登錄愛奇藝國際版;也可以通過郵箱或Facebook、Google賬戶,注冊新賬號,享受愛奇藝娛樂服務。
通過對外合作,愛奇藝助推國產影視內容快速觸達海外用戶。據當時統計,已有超200萬馬來西亞用戶收看過愛奇藝品牌頻道,《破冰行動》《烈火軍校》《無主之城》《我的莫格利男孩》《獨家記憶》《熱血少年》《中國新說唱》《奇葩說》等眾多優質國產內容成為馬來西亞的收視熱點。
2020年年初,WeTV也與泰國CH3電視頻道運營商BEC World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首個獲得泰國CH3電視頻道同步轉播和獨家重播精選電視劇節目的合作伙伴;同年10月,WeTV宣布與日本NBC環球娛樂合作,推動20余部國產劇進入日本主流市場,讓中國內容在日本規模性、持續性地落地播出。
在新媒體平臺成為宣推中國電視劇的重要窗口后,崔峰介紹,未來電視也與北美、東南亞的viki、italkBB、ODC、Viu、MonoMax等海外新媒體平臺建立了合作。
多元服務助力國產內容“出海”
國際市場文化多元,意味著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受眾偏好、消費習慣等會使未來的海外傳播走向分眾化。《中國與東南亞間影視傳播機制與引導策略研究》顯示,東南亞地區,古裝武打、古裝玄幻、古代宮廷這三類題材的受歡迎程度在所有劇集題材中排名前三,分別是47.4%、38.5%、37.5%。但隨著近幾年國產影視內容制作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劇特別是愛情劇,也越來越受到海外觀眾認可。
“大家都知道古裝劇是中國的名片,其實青春偶像題材在亞洲女性觀眾群體中擁有很高的人氣。當下,各國年輕人有著相似的生活壓力,國產‘爽劇市場空間很大。東方玄幻、怪獸、神秘元素等圈層向內容,也受到一些國家男性觀眾的歡迎。”周鵬總結,優酷向海外推出的作品,需具備東方特色、國際化視聽語言、跨文化討論度三大特點。除此之外,優酷還會考慮演員卡司和海外影響力。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平臺的出海策略也會因地制宜。崔峰介紹,貼近生活的國產主旋律劇開始被海外觀眾接受,“今年,未來電視在海外播出的《山海情》就很受歡迎。”
除了提供細分的國產影視內容,怎樣服務好廣泛的海外用戶群體?張小雨向記者介紹了WeTV的經驗——海外觀眾觀看國產劇無須字幕組,WeTV為每部“出海”劇目都配上當地語言官方字幕,支持中文、英文、泰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等語言,甚至部分作品的海外版本還在增加字幕的基礎上配音,讓海外用戶得到更好的觀看體驗,讓國產內容深入海外觀眾之心。
影視劇“出海”過程中,精準的翻譯是降低文化差異的關鍵所在。在周鵬看來,翻譯的重要性不亞于“二次創作”。“翻譯首先要做到‘信和‘達。比如,古裝劇里有很多文言,隨著鏡頭一閃而過,為了不影響用戶觀看,只能采用最簡明的譯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則要追求‘雅,可以借用當地的典故,加深文化親近感。”
崔峰也認為,“語言的本地化工作一直是國際傳播的重要環節,影視作品的翻譯涉及情節、語氣、文化的不同,相較于其他行業,要求更加嚴格。”因此,未來電視專門組建了語言本地化服務團隊,已為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觀眾,提供印尼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10余種語言的譯制、字幕和配音服務。
科技創新帶來更多機會
“通過‘出海平臺對中國內容的推廣,大家對中國內容的認知有了明顯變化。”張小雨介紹,2018年以前,海外觀眾接觸國產影視內容的渠道,基本是通過本地電視臺采買,內容集中于年代古裝大劇。“對于能夠代表中國年輕人偏好,展現中國年輕人生活的新興內容,傳播不是很廣。”而縱觀近兩年,《錦心似玉》《以家人之名》《我的小確幸》《斗羅大陸》等多元類型,均在海外市場引起熱烈的關注和討論,“這說明我們的影視國際傳播進入了新階段。”張小雨如是說。
崔峰透露,隨著“出海”作品增多,中國演員的受歡迎程度也越來越高。比如,未來電視發行的電視劇《青春須早為》的男主角胡一天,就憑借《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在海外積聚了大量人氣。“國產影視劇讓海外觀眾看到中國年輕人的青春正能量,成為他們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他還表示,國際傳播是未來電視肩負的責任之一,未來電視將在維護現有渠道之外,積極探索北非、中東、俄羅斯等新區域。
科技創新也給國產影視“出海”帶來了更多機會。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愛奇藝CEO龔宇將近年來愛奇藝在探索內容“出海”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為:“帶著嫁妝”輸出中國文化產品與服務。“以往中國內容發行到海外需要尋找當地的渠道,例如電影發行到海外電影院,可能面臨著人群覆蓋面窄、人群分散、上座率低等問題;電視劇發行到當地電視臺,可能面臨著政策、經濟、技術的影響。互聯網技術普及之后,世界是連通的。但是互聯網軟件技術與服務具有定制性,需要強大的研發能力、數據存儲與運算能力等,這對于中小型國家、媒體來說,具有很高的門檻。因此,中國企業可以將技術與內容進行整體輸出。”龔宇表示,互聯網無線技術、存儲技術、大數據運算技術等,助力內容交流與傳播變得更加便捷,基于互聯網技術創新的人工智能機器翻譯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語言翻譯的時間與人力成本,解決影視出海中的語言障礙。
如今,網絡視聽已經成為國際傳播主力軍。流媒體平臺的向外突破,一方面用工業化及接軌國際制作標準的影視產品,形成自身內容競爭力;另一方面,以技術為手段,用多樣化的分發模式擴大優質內容的輻射范圍,打通中國影視產業邊界,讓中國文化“出海”的步伐,走得更加扎實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