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成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尤其是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更是如此;而對土地的重視和眷戀,也是深深鐫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不變情結。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今年的國慶期間,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出品、致敬建黨百年的總臺重點紀錄片《土地 我們的故事》在CCTV-17農業農村頻道播出。該片是一部全部以農民為主人公的口述歷史紀錄片,第一季共7集,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地域特色鮮明的7個村莊,通過個體口述,呈現了一部關于土地的百年家國史,展現中國農民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深厚情感,歌頌黨帶領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節目播出后,相關話題閱讀量累計超 2.6億,先后2次登上熱搜榜單,迅速引發廣泛關注和共鳴。
為什么是“土地”
慶祝建黨百年是今年紀錄片創作的主流主線,《土地 我們的故事》也不例外。只是和其他許多同題材作品相比,《土地 我們的故事》并未直接講述黨的百年光輝歷史,而是選擇從“土地”這一別樣視角出發。
選擇從“土地”這一視角切入,一方面是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間內,農民問題主要就是土地問題。在大革命失敗后,黨在農村建立根據地并深入開展土地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力和積極性,創造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勝利經驗。而“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號角,也最先從土地吹響,繼而化作陣陣春風吹向了神州大地的千山萬水。
另一方面,選擇以“土地”破題,也是農業農村頻道的使命必然。作為我國首個面向“三農”的國家級全媒體頻道,農業農村頻道天然就有關注土地故事的傾向。細數改革開放以來的多份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多年聚焦“三農”問題,其中既有針對“三農”工作全局的,也有專門針對農業科技、農田水利、新農村建設等專項工作的,凸顯了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重視。
此外,節目從“土地”這一視角出發,也是希望以此重建當代年輕人與土地的情感聯結。對于許多已經習慣現代都市生活節奏的年輕人來說,父輩、祖輩與土地之間的血肉聯結,以及聯結背后的歷史印記和家國情懷,已經隨著遠離鄉土而有了一層隔膜。節目組期待通過這樣一部作品,加強年輕群體與土地、父輩間的對話與情感聯系。
怎么講“我們的故事”
發生在土地上的“我們的故事”要怎么講述,才能更真實動人?節目選擇了個人史、家族史、村莊史的小切口,以大量的口述和人物面部特寫鏡頭為表現手段,通過一系列人物個體記憶的書寫記錄、相互印證,讓“我們的故事”細碎而樸實、平靜且深沉地娓娓道來。
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他們直面鏡頭,口述百年間中國典型的農村家庭發生的故事。“肖像式”拍攝方式頗有電影質感,一張張布滿皺紋的臉龐,在特寫鏡頭下展現了真實的力量。他們說著各種各樣的方言,就像家中長輩講述著過去的故事。考慮到一個人的口述存在局限性,本片采用嚴謹的群體口述,每集的受訪村民數量都在兩位數,年齡跨度從20多歲到90多歲不等,最大程度地保證了內容的真實與豐富。
《土地 我們的故事》還巧妙運用老照片、舊視頻等歷史資料,與人物的口述相互印證,再輔以當地民間小調和動畫的適當穿插,使得節目內容豐富扎實、情感濃烈隱忍。
“以面孔表達語言無法表達的東西。”一張張生動質樸的面孔,既承載著滄海桑田,也記錄著人生百味。他們講述的不僅是個人和家族的奮斗史,更是從切身獲得感和幸福感出發,展現了中國農民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深厚情感。
如何讓更多的人看到
融媒時代,《土地 我們的故事》從創作伊始就融入融媒傳播思維。節目依托總臺平臺優勢與資源優勢,實現大屏、小屏互動,線上、線下融通,打造融媒體傳播矩陣,探索主流價值傳播新模式。
在節目開播之前,數十個節目相關短視頻就陸續在央視頻App上線,借助互聯網廣泛傳播,為節目預熱;并在節目播出后,與節目內容形成別具意味的生動對話。這些短視頻,有的著重描摹自然風光,展現大好河山;有的注重挖掘人文意蘊,展現文化、民俗之美;有的用精練的鏡頭記錄人們勞作的過程,呈現人與土地、與山水的相生相依;有的用抒情的調子歌詠生活,生動展現當代中國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此外,節目組在北京、上海、廣東中山、福建寧德、西藏拉薩五地同時舉行看片會,與會專家學者和主創團隊進行交流,獲得大批媒體的關注報道,也讓節目走進大眾視野。
在節目播出期間,《土地 我們的故事》邀請總臺主持人康輝、海霞、王世林、張騰岳、李思思、尼格買提、龍洋等,接力朗誦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既宣推了紀錄片,又在國慶期間點燃了大眾熱愛腳下土地、祝福祖國的熱情。
節目還在網絡社交平臺發起#我愛這片土地#等話題,吸引大批網友積極參與。網友紛紛推薦自己的家鄉,講述自己與土地的故事,展現在黨的領導下,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字里行間涌動的情感與節目異曲同工、一脈相承。
此外,節目還在北京、昆明、石家莊、濟南等地的戶外大屏和地鐵公交電視上投放精彩片段,將節目影響力延展至城市線下日常生活場景,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大屏小屏共振的融媒傳播效果。未來,節目還將發力線下,與博物館合作舉辦主題展覽,讓節目余韻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