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偉,李 銘,白子龍
(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0)
灑水車作為環境凈化的重要設備,廣泛應用于道路沖洗,綠化噴灑,降塵降溫,應急消防等工況,在城市以及貨運港口、工地、大型廠礦企業、隧道建設等區域隨處可見。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灑水車的銷量逐年增高,對智能化、多功能的灑水車產品需求也越來越多[1-2]。水路系統作為灑水車核心總成直接決定了產品的作業性能,因此,本文基于流體力學理論和拋物運動理論,結合試驗驗證,建立灑水作業性能計算方法,對灑水車水路系統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灑水車由載貨車底盤、水罐、水路系統、取力傳動機構、電氣控制系統、氣動控制系統和后操縱平臺等部分組成[3],如圖1 所示。

圖1 灑水車
灑水車水路系統主要包括水罐、水泵、管路、氣動切斷閥、球閥、前沖、后灑、側沖、水炮等,如圖2 所示。

圖2 灑水作業工作原理
水泵一般為自吸式離心水泵,動力源一般為發動機或電機,如圖3 所示。其工作原理為:水泵內部的葉輪快速轉動,促使水快速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從葉輪中飛出,輸出水流。

圖3 自吸式離心水泵
水路系統通過氣動切斷閥或球閥控制各個噴頭的開關,如圖4 所示。

圖4 氣動切斷閥
一般情況下,沖為鴨嘴噴頭,后灑為灑水陀、側沖為三彎沖槍,如圖5 所示。

圖5 灑水車常用噴頭
灑水車應能完成路面沖洗、灑水、水柱沖洗三個最基本的作業功能,作業性能基本參數包括:沖洗寬度、灑水寬度、灑水量、沖洗射程等。
沖洗寬度為灑水車水泵處于額定轉速進行路面行駛沖洗作業時,單次能達到的最大有效、連續作業面的寬度。
灑水寬度為灑水車水泵處于額定轉速進行路面灑水作業時,所噴出的均勻、連貫灑水面的最大寬度。
灑水量為灑水車水泵處于額定轉速進行路面灑水作業時,單位面積噴灑的水量。
沖洗射程為水柱沖洗(即水炮)水流達到的最遠水平距離。
《QC/T 54 灑水車》標準規范了灑水車灑水性能基本參數,如表1 所示。

表1 灑水作業性能基本參數
在水泵轉速固定不變的情況下,水泵揚程H與泵出流量Q的關系為H-Q特性曲線[4],即:

水泵通過試驗可得到H-Q特性的離散數據,并采用一元二次多項式或者一元三次多項式進行擬合就可得出H-Q特性曲線。如圖6 所示為某型號水泵在額定轉速n下的H-Q試驗數據及擬合后的曲線。

圖6 某水泵揚程H 流量Q 特性
從通過水泵H-Q特性曲線可以看出,在水泵轉速固定的情況下,水泵的實際輸出流量Q主要由水泵出口阻力揚程H決定。
水泵輸出的流量經過各類管道,閥門及噴頭后會產生壓力損失ΔP,即為水泵的阻力揚程H,其關系式為:

式中:
ρ——水的密度,1 000 kg/m3;
g——重力加速度,9.8 m/s2。
根據流體力學理論,管路中總的壓力損失ΔP為各段直段的沿程壓力損失ΔPf與各個接頭、閥門、噴頭等的局部壓力損失ΔPr之和[5],即:

沿程壓力損失計算公式:

式中:
λ——沿程阻力系數;
d——管道內徑,m;
l——管道長度,m;
v——管內液體平均流速,m/s。
沿程阻力系數λ與管道內部光滑程度,以及水在管道內的流動狀態有關。對于灑水車管路來說,一般取沿程阻力系數為:

其中Re為雷諾數,計算公式為:

式中:
v——水的運動粘度,20 ℃時取(1.006×10-6)m/s2。
局部壓力損失計算公式為:

式中:
ζ——局部阻力系數系數;
v——局部液體流速,m/s。
水泵輸出的實際流量Q經過管路后最終從噴頭射出時,噴頭出口處的水流流速v0為:

式中:
Q——水泵輸出的實際流量,L/min;
A——噴頭出口處的面積,m2。
忽略空氣阻力影響的前提下,噴頭噴射水本質上是水流束從噴頭出口處以v0的初速度做拋物運動,如圖7 所示。

圖7 拋物運動軌跡
根據拋物運動理論得噴頭射程計算公式為:

式中:
θ——噴頭出口與水平線夾角,°。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由于離心水泵具有H-Q特性,水泵出口處的阻力揚程的大小決定水泵實際輸出流量,因此計算灑水作業性能時應先計算水泵實際流量Q,再根據水泵實際流量計算灑水作業性能,即灑水作業性能計算流程如圖8 所示。

圖8 灑水作業性能計算流程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水泵輸出的流量經過管路(包括各類管道,閥門及噴頭)產生的壓力損失ΔP與水流流速v相關,因此,水泵實際流量計算步驟如下:
(1)預設水泵流量Q0;
(2)根據Q0計算管路中的壓力損失ΔP(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之和);
(3)將壓力損失ΔP根據公式(2)折算為水泵的阻力揚程H;
(4)將折算的水泵阻力揚程H根據水泵H-Q特性曲線,得出對應的水泵實際輸出流量Q;
(5)對比初設水泵流量Q0與水泵實際輸出流量Q。當Q0=Q時,水泵實際輸出流量為Q;當Q0≠Q時,返回第(1)步重新設置水泵流量Q0的數值,重新開始計算,直至Q0=Q為止。
水泵實際流量計算流程如圖9 所示。

圖9 水泵實際流量計算流程
局部阻力系數ζ是計算管路壓力損失中非常重要的參數。管路中的局部阻力系數與管路型式和類型相關。
計算灑水寬度時,先計算水流經過前沖與后灑管路后,水泵的實際輸出流量Q,然后代入公式(8)(9)中計算前沖噴頭射程Sq,后灑噴頭射程Sh。左、右前沖噴頭的距離為Lq,左、右后灑噴頭的距離為Lh,則前沖灑寬Bq,后灑灑寬Bh分別為:

灑水車整車灑寬為:

計算水炮射程時,先計算水流經過水炮管路后,水泵的實際輸出流量Q,然后代入式(8)(9)中計算,得出水炮射程Ss。計算時取噴頭出口與水平線夾角θ=45°。
灑水量與車速、灑寬B、水泵流量Q的關系為:

式中:
q——灑水量,L/m2;
ua——車輛行駛速度,km/h。
對某款灑水車進行灑水寬度、水炮射程、灑水量的理論計算,并進行相應的試驗。理論計算與試驗結果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理論計算與實測結果對比
通過理論計算與試驗對比分析,灑寬、水炮射程、灑水量的理論計算與實測數值誤差小于6%。
(1)灑水車自吸式離心水泵具有H-Q特性,即在水泵轉速恒定的情況下,水泵的實際輸出流量Q由水泵出口阻力揚程H決定;
(2)水泵實際輸出流量Q的計算需經過多輪次的反復計算,直至Q0=Q,或者|Q0-Q|≤ΔQ,ΔQ為可接受的最大誤差值;
(3)忽略空氣阻力影響的條件下,噴頭噴射水本質上是水流束從噴頭出口處以初速度v0,水平夾角θ做拋物運動;
(4)通過理論計算與試驗結果對比分析,所建立的灑水車作業性能計算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對實際工程應用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