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富 白明躍

武陵蒼蒼,峻峭而深邃。
大婁山余脈和武陵山支脈一路延伸,在素有“渝東南門戶”之稱的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牢牢地打了一個結,千年古鎮龍潭就是這個結上的耀眼明珠。
1901年4月13日,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杰出的工人運動領袖、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趙世炎就出生在這里。
趙世炎畢生追求真理、追求進步,他早年投身五四運動,經受了革命斗爭的考驗和洗禮。
14歲時,趙世炎考入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附屬中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18歲的趙世炎被師大附中學生推選為學生會干事長,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游行示威,大聲疾呼:“我們為了救國,必須起來反對,不能再埋頭讀書了?!北藭r的趙世炎已經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意識和出色的組織領導能力。
1920年,趙世炎如同國內一大批思想進步的愛國青年一樣,開始了赴法勤工儉學之旅。
在法期間,他一邊工作,一邊聯絡同志,并堅持每天學習3個小時。每到黃昏,趙世炎便獨自跑到工廠頂樓平臺,借助夕陽余暉讀書,希望“竊取”更多的光陰學習,并自喻“黃昏之賊”。他始終堅守救國理想,時刻提醒自己要抓緊時間,刻苦學習。在此過程中,趙世炎的思想日漸成熟。
1922年6月,趙世炎與周恩來等人在巴黎發起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為了共產主義不惜犧牲一切,成為趙世炎畢生的追求和信念。
1924年,趙世炎結束在國外的學習生活,回到國內,開始了新的戰斗。他被任命為中共北京地委書記,協助李大釗負責北方地區黨的工作。
1926年5月,趙世炎由廣州轉到上海,組織并領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趙世炎在工人運動中不僅顯示出領導才能和組織才能,也展現出高超的理論水平,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建黨初期黨的建設等作出很大理論貢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趙世炎當選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6月代理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在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繼續堅持斗爭。
1927年7月2日,國民黨警探根據叛徒供詞,闖進趙世炎位于上海北四川路志安坊190號的住所,將他當場抓捕。
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趙世炎堅貞不屈。他把監獄當講壇,歷數中國共產黨的種種功績,大罵國民黨的無恥行徑。
“共產黨就是戰斗的黨,沒有戰斗就沒有了黨。黨存在一天就必須戰斗一天。”在趙世炎的鼓勵下,獄中戰友們堅持真理、堅守救國理想的心更加堅定。
1927年7月19日早晨,上海龍華楓林橋畔,年僅26歲的趙世炎被國民黨反動派處以死刑。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趙世炎仍在高呼:“工農兵聯合起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趙世炎犧牲后,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第1期發表悼詞說:趙世炎同志和陳延年同志的犧牲,是中國革命最大的損失之一,使中國無產階級從此失去了兩個勇敢而有力的領袖,中國共產黨從此失去了兩個忠實而努力的戰士。“龍華授首見丹心,浩氣如虹鑠古今。千樹桃花凝赤血,工人萬代仰施英?!崩弦惠厽o產階級革命家吳玉章緬懷趙世炎烈士時這樣說。
如今,在酉陽縣檔案館第198號全宗18號案卷里,仍珍藏著一組十分珍貴的照片,它記錄了作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趙世炎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先輩對我們的影響就是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理想?!壁w世炎之孫趙新炎說。
英烈雖逝,但信仰之火永不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