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崢嶸 卜鳳娟

1927年春,重慶。
環抱重慶城的長江和嘉陵江上,大小船只往來頻繁。從朝天門沿嘉陵江以西,經臨江門、太安門后,便是通遠門。重慶城門九開八閉,大多面向長江和嘉陵江,唯有通遠門通陸路,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年的3月31日,古老的通遠門再次見證了一場慘劇的發生。
這天一早,中國共產黨四川早期組織的創建者和卓越領導人、中共重慶地委書記楊闇公正要出門時,接到劉湘軍部派人送來的信,信中說:“大會將有事故發生,恐對你不利,若能不去赴會,軍座定有好音。”
7天前,英帝國主義以護僑為借口,于當天用軍艦炮擊南京,造成中國軍民死傷2000余人。
南京慘案發生后,重慶各界人民無不義憤填膺,楊闇公等人議定,于3月31日在位于通遠門城墻西南面的打槍壩召開全市群眾大會,抗議英美帝國主義炮擊南京的暴行,進行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教育。
信中的“會”指的便是這場群眾大會。
看完來信,楊闇公冷笑道:“威脅和利誘,對我都無濟于事。我們是為了正義事業,不是為了個人利益,難道還有錯嗎?你們收買不了我,也阻止不了我。”
大會召開這天,軍閥劉湘派人堵住了會場各個出口通道,眾多反動士兵和團丁,混入了群眾隊伍中。當大會即將開始時,會場周圍突然傳來鞭炮聲,接著場內外槍聲四起,混在群眾中間的暴徒大打出手,他們掄起鐵條,見人就打;抽出砍刀,見人就殺。頓時,會場秩序大亂。
混亂中,暴徒們開始沖向主席臺上的大會主持人。正在臺前制止反動派暴行的《新蜀報》主筆漆樹榮首先被打倒并被拖出會場,慘死于兩路口的荒冢之中。主席臺上的其他負責人只得隨著四散奔逃的人群,由會場一角跳下高高的城墻。許多跳墻群眾在城外又遭敵人伏兵襲擊,有的被打死、打傷,跳墻時摔死跌傷的也不少。楊闇公跳墻后潛藏在通遠門外一戶農民家中,才得以脫險。
4月1日清晨,楊闇公毅然重返工作崗位,聯絡同志,布置工作。這時,反動派仍在實行白色恐怖。家人勸楊闇公暫避一下,他卻說:“敵人雖然十分殘酷,但我豈能顧及個人安危?”
4月4日凌晨,在起錨離港的“亞東”號輪船上,反動派抓獲了準備去武漢將慘案情形匯報給黨中央的楊闇公。楊闇公臨危不懼,神色自若,迅速將身邊隱藏的秘密文件吞咽下肚,后被敵人囚禁在監獄里。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楊闇公卻始終未透露一言。審訊時,敵人用亂棍猛擊楊闇公的雙腿,強迫他下跪,楊闇公寧死也不屈膝。
蔣介石派來的特務問他:“難道你不怕死嗎?”
楊闇公憤怒地說:“只有你們才怕死。你們也必然要死無葬身之地了。你們只能砍下我的頭,可絕不能絲毫動搖我的信仰。我的頭可斷,志不可奪!”
4月6日,重慶佛圖關刑場。“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中國共產黨萬歲”的聲音在夜空中回響。滅絕人性的劊子手為了讓即將行刑的楊闇公閉嘴,對其痛下殺手,割其舌、剜其眼、剁其掌,最后給了他3顆致命的子彈。
楊闇公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在29歲,他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
1937年,周恩來在延安稱贊楊闇公是“為第一次國共合作而犧牲的烈士”。
2009年,楊闇公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今,位于佛圖關公園的楊闇公烈士銅像,在青山綠水之間,在雄關漫道之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