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合

2021年5月7日,為“分析和研究2020年度重慶市自然災害救災資金績效評價”這一課題,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陳治和老師廖呈錢、王婷婷,帶領5名碩士研究生,開始了為期6天的基層調研。
短短幾天時間,這個調研團隊的足跡遍布永川、江津、武隆、開州、忠縣等多個區縣。他們不僅要在崎嶇的山路間不停奔波,還要走進因災致使房屋主體錯位的危房。調研過程雖艱辛,但他們卻收獲了大量一手的準確數據與材料。
“學術研究應當立足‘中國問題,而‘中國問題的挖掘則在于觀察中國實踐,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基層調研。”陳治說。
為國家培養什么樣的法律人才?如何培養法律人才?一直是經濟法學院黨委工作中的重要議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無論我們走多遠,都不能忘記自己‘引路人的身份,都不能丟了‘教書育人的這顆初心。”曾擔任國家級重點學科——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科學術帶頭人的李昌麒說。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受疫情影響,傳統的線下授課已無法實現,轉戰線上陣地保證教學進度,成為經濟法學院乃至西南政法大學的當務之急。
但是,線上教學如何保證教學質量?如何才能提高任課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的積極性?一個個疑問縈繞在經濟法學院黨委班子成員的心頭。
“學院第一時間召開線上黨政聯席會議和全院黨員大會,深入推進‘凝聚力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疫情期間學院各項工作。”經濟法學院黨委書記張良慶說。
為此,經濟法學院黨委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訂教學方案,最終開設了120個本科網上教學班、21門碩士研究生網上課程,確保了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
其中,經濟法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盧代富帶領的“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采取“黨支部+教研室、黨支部+學科、黨支部+團隊”的工作方式,以黨風帶動師風,與學院副教授譚貴華一道,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行線上雙師同堂、“云端”傳幫帶等教學活動。黨員教師馬勇臨危受命,迅速協助學科推出慕課課程(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做到知識共享。
“我們始終認為,黨建工作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中心工作相輔相成,這是加強學院黨建工作、推動中心工作的重要遵循。”盧代富說。
經濟法學院黨委堅持做到學生需求在哪里,黨團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學生在哪里,輔導員工作陣地就在哪里。同時,經濟法學院黨委統籌推進多個一對一“同心聯結”工程——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聯系少數民族學生、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聯系本科班級、教工黨支部一對一聯系學生寢室。
“‘以生為本、愛生如子、潛心育人一直是學院的良好傳統,在關系學生大事、難事、急事的就業、心理、助困工作中,學院黨政班子凝聚全院教師力量全情投入、全心付出。”張良慶說,學院為此實施了“黨建四力工程”,形成了全院老師全員參與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