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婷



在小學網球運動的教學中,應將基本技術結合簡單戰術進行教學,一方面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比賽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此外,還應關注體能的分配,將體能融入簡單的技術練習,既可以提升技術動作和身體素質,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和提升戰術意識,豐富擊球線路,提高實戰運用能力。
一、輔助性練習
1.你拋我接
練習目的:幫助初學者練習正反手擊球動作,掌握正確的擊球點、擊球時機。
練習方法:2名學生站立于網前同一側,教師在練習者側前方進行手拋球。可以先讓練習者原地手接球,關注人與球的距離;熟練后讓練習者做好后引擊球的準備姿勢,教師拋球至擊球點附近,讓練習者擊球(圖1-1)。正反手各擊球10次/組,練習3~4組。完成前兩項練習的學生,可進行移動擊球練習。學生做好準備姿勢,教師或技術好的學生喂球,通過改變落點增加擊球的難度。
注意事項:組與組之間保持3m距離,避免相互干擾。初學者可不用關注球是否過網,而要關注技術動作是否正確。
2.隔網喂球
練習目的:幫助學生定型技術動作,提高球感,調整基本步法。
練習方法:教師與學生隔網站立,教師站于對面場地的網前,學生以準備姿勢站立于發球線與中線的交點處。學生通過基本步法進行右手接球1次后迅速返回起點,做好反方向的接球準備,依此練習。可以要求球的落點在左半場或右半場,也可以要求球的落點在前場或后場,熟練后根據口令控制球的落點。每個動作連續成功6次,晉級下一關(圖1-2)。1名學生闖關時,其他學生對著場地周圍的護網進行原地擊球練習。教師也可挑選能力強的學生喂球,增加練習密度。
注意事項:控制好喂球時的準確性和節奏,保持學生間的安全距離。
3.網前截擊球
練習目的:鞏固網前截擊技術動作的同時提高對球的控制力。
練習方法:教師和學生隔網相對站立于各自的發球線與中線的交界處,教師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網前,學生根據來球的方向、力度、旋轉、落點進行截擊練習。可以先讓學生截擊過網,再截擊時放小球,之后截擊時打中后場,體驗方向、力量的控制。每個練習連續成功4次,可進行下一個練習內容(圖1-3)。其他學生在空場地2人1組面對面相距3~4m,進行擊不落地球練習。
注意事項:注意擊球時的力度,避免砸傷對方。
二、控球落點練習
1.比比誰最準
練習目的:提升控制球落點的能力,強化揮拍技術動作。
練習方法:以右手擊球為例,在學生站立的對面場地內角、近身、外角3個區域放置球筐,學生準備姿勢站立于端線處,教師站立于左側發球邊線的中點處喂球,學生進行定點擊球,要求擊球后球落入球筐,每人接20個球,擊中個數多者為勝。當學生人數多時,可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小組擊中個數相加最多的為勝。如果學生能力較強,可以改為在跑動中接不定點的球,擊球后球落在任意球筐內或者指定的球筐內。
注意事項:控制喂球和擊球的力度與方向,避免砸中學生。不可急于求成而降低技術動作質量。
2.挑戰“ACE球”
練習目的:提升控制球的落點的能力,提高發球技術。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在對面的發球區域內任意放置10個標志盤,2人站在同一側進行發球,在各自發球區域內發5個球,隨后交換位置再各發5個球。比一比誰擊中的標志盤數量多。可按照發球的順序擊中指定的標志盤。
注意事項:此練習需學生在掌握一定發球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練習前充分熱身,避免拉傷。組與組之間盡量拉開間距,減少干擾。
三、體能練習
1.“大力士”
練習目的:提高學生的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俯臥撐開始姿勢準備,球拍放于雙手之間。練習開始后,左手支撐,右手觸碰球拍1次并還原俯撐,接著左手觸碰球拍并還原俯撐,以此重復練習,30s/組,共練習3組,觸碰球拍總數多者為勝(圖2-1)。也可加大難度如,在一只手觸碰球拍時,抬起異側腿。
圖2-1
注意事項:充分進行熱身活動,根據自身能力調整練習次數。
2.“永動機”
練習目的: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熟悉步法。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手持球拍同時出發,繞網球場地跑圈,每到邊線與端線交界處進行正反手快速揮拍動作。先圍繞場地勻速小碎步慢跑5圈;接著在邊線進行沖刺跑,在端線進行小步跑,循環3圈后,再在邊線側身交叉步跑,在端線滑步跑,循環3圈,最后繞場地沖刺跑1圈(圖2-2)。
注意事項:強度要循序漸進,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身體反應,隨時調整強度。強調揮拍動作的準確性。
掃二維碼觀看相關練習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