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瑾華/本刊記者
顧豫蓉 陳興偉/江蘇省蘇州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蘇州市緊緊圍繞2022年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任務,以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口,精心篩選項目,創新金融服務,強化財政統籌,嚴格資金監管,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增強鄉村振興發展后勁,為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2021年,蘇州市建立了“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項目庫”,年度重大項目數達253個,計劃總投資520.2億元,年度投資212.7億元,涉及穩產保供、要害工程、綠色發展、產業融合、鄉村建設五大領域。
緊扣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任務,蘇州市編制了項目投資規劃,明確產業布局、發展目標、投資方向,建立儲備招商項目庫、特色優勢產業清單、支持政策清單,著力打造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美麗宜居鄉村、特色優勢品牌,夯實筑牢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基礎。
聚焦優環境,增亮鄉村宜居底色。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蘇州市大力促進空間規劃提標、基礎設施提檔、環境面貌提質、住房改造提速,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0年3月,常熟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實施“千村美居”工程的工作意見(2020-2022)》,明確用三年時間實施全域美麗宜居村莊提升工程,同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批村莊在“千村美居”工程精心養護下充滿生機,美得讓人羨慕。沙家浜鎮“千村美居”工程覆蓋行政村12個,完成入庫自然村莊73個,獲得“千村美居”專項補貼5354.5萬元,全鎮已建成三星級康居鄉村43個,各村在創建過程中依托人文歷史、區域優勢不斷創新。蘆蕩村挖掘紅色文化、水鄉文化,與美麗鄉村建設深度結合,阿慶茶館、新四軍養傷處、時光長廊、小游園等配套設施完善,構成了集紅色主題教育、螃蟹養殖文化、傳統水鄉風貌為一體的美麗鄉村典范,蘆蕩村章基成為網紅打卡點。虞山鎮小義村通盤考慮歸城區域用地布局、生態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等,把挖掘原生態村居風貌和引入現代元素結合起來。隨著“千村美居”工程全面鋪開,常熟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局面正在形成。
聚焦優產業,提高農業發展質效。蘇州在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招引中聚力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產業,努力招吸一批規模體量大、發展前景好、示范帶動強的重大項目。在2021年3月集中開工的43個項目中,有穩產保供類項目10個、總投資12.9億元,要害工程類項目7個、總投資6.7億元,綠色發展類項目2個、總投資1.3億元,產業融合類項目13個、總投資76.5億元。2020年當年設計、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產出的蘇州市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昆山市姜杭基地生豬養殖場建成投產后,以“安全、綠色、高效、融合”為原則,配備國內外先進的環控系統、自動喂料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有機肥發酵系統和除臭系統,在實現高效養殖的同時,保障尾水、廢氣等優于環保標準排放,通過養殖廢水收集處理、有機肥還田,真正做到了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總投資6200萬元的2021年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常熟市現代種業工程項目建成后,年可生產儲存雜交水稻及常規稻麥種子1000萬公斤以上,不僅能滿足本地生產所需,還能為周邊省市提供稻麥良種,顯著擴大自主育成水稻品種的推廣面,大大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聚焦優特色,打造江南文化品牌。蘇州市充分利用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人文優勢、產業優勢,圍繞制度創新度、項目顯示度、百姓感受度,注重特色發展、高效發展、融合發展,把農文旅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加大優質項目招引。吳江區先后舉辦網絡直播推介會、深圳招商會、北京招商會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動,持續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成功引進總投資200億元的桃源吳越融創鄉村客廳項目、“曲水善灣”鄉村振興美麗吳江樣板區項目兩個高顯示度重大項目。目前兩個項目進度均按預期正常推進,融創鄉村客廳項目167畝鄉村民宿集群和600畝田園示范區已開建,計劃在2021年底前實現試營業。
蘇州市在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中,聚焦項目建設高位謀劃,聚集各方力量合力推進,不斷完善項目建設協調管理機制、激勵考核機制,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提升建設質效,切實增強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后勁。
加強組織保障,推動項目落地。蘇州市級及各區縣高度重視重大項目工作,建立各級領導掛鉤聯系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項目建設責任清單,將項目責任全部落實到責任單位、責任人。同時成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設立重大項目建設專班,統籌各涉農條線力量,形成合力,有力有效保障農業農村重大項目落地推進。
細化項目管理,提升建設質效。實行一套制度、一個項目庫、一張進度表的管理模式,做到“入庫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形成有進有出、精打細算、精益求精的重大項目管理機制。加強項目跟蹤,每月底準確填報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分析項目建設進度、有效做法、存在問題等,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定期開展項目調度和現場督導,組織重大項目投資領域的相關業務條線經常性開展檢查督查,確保項目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同時,完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優化管理模式。
強化考核激勵,營造建設氛圍。進一步壓實責任,把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實施情況納入鄉鎮年度綜合考核和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各地黨委、政府認真落實項目推進主體責任,扎實有效做好項目扶持、跟蹤服務、要素保障等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常熟市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納入鎮(街道)高質量發展考核和龍虎榜排名,形成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鮮明導向,營造比學趕超大抓項目、競進提質趕超發展的濃厚氛圍。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實人才招引政策、農業保險政策、財政支持政策、金融服務政策等各項舉措,使“無難事、悉心辦”在農業農村項目建設上得到充分體現。
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在項目招引過程中,優化人才服務,讓本地人才愿意干、發展好,外來人才愿意來、留得住。蘇州市相城區制定并宣傳落實《相城區關于優化人才政策體系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提高各類人才待遇和安居保障、貢獻獎勵、子女入學等綜合服務力度。聚焦創業周相城分會場、校園引才活動、陽澄湖創客大賽、國家級人才項目路演對接等重大招才引智平臺,持續優化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發放“相城英才卡”,提供涵蓋健康體檢、景區游覽、酒店折扣等的多方面服務,推進人才公寓建設,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安居保障。推進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創新移動端辦事體驗,持續推進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檔案應用。
政策支撐與財政支持相結合。2021年初,蘇州所轄區縣分別出臺相關政策助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走向深入。常熟市制定了《關于實施“千村美居”工程的工作意見》《關于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2021—2022年)》《關于深入推進高標準農田(池塘)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昆山市出臺了《昆山市昆農貸資金池實施細則(試行)》等,有力保障了農業農村重大項目的實施。張家港市發布新一輪《張家港市現代農業財政扶持辦法》,將支農資金進一步向高、精、尖項目傾斜。蘇州市財政支農總量資金只增不減,按“增加增量、統籌存量”的原則整合涉農資金,加快“陽光惠農”監管系統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能。2021年常熟市農林水支出年初預算13.04億元(不含上級轉移支付),比2020年同期預算12.8億元高2%,同時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聚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試行)》,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有效提升財政資金統籌能力。
金融助農與保險服務相結合。在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強化金融服務對接,提升項目建設保障。落實銀行支持鄉村振興示范工作,推廣針對性產品,多家金融機構推出戰役貸、金農貸、富村貸、興農貸、宜居貸、特色田園鄉村貸等產品,支持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張家港市農業農村局與金融監管局密切合作,排摸三農融資需求113億元,制作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發展融資需求發布短片,在全市金融創新發展大會上發布;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簽定金融合作協議,大力建設農村金融便民服務站,通過15名駐經濟一般村第一書記走村入戶,向農業企業、農戶定向宣傳,聯系銀行幫助融資,幫助小微農企做大做強,為重大項目孵化積蓄動能。在金融服務到家的同時落實好農業保險政策。常熟市將原聯辦共保模式轉變為保險機構自主經營的市場化模式,確定了2021-2023年新一輪農業保險重點工作目標,并做好種植業、養殖業、高效設施農業等各類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保障工作,切實發揮農業保險的支持保障力度。
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強勁引擎。為加快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蘇州市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運用工業化的思路、市場化的辦法,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好招商選資“先手棋”,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著力擦亮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蘇州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