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艷霞
墨茉點心局,這個創辦僅一年的中式烘焙品牌,其爆紅的速度和能量甚至超越了茶顏悅色等前輩。在歷經窄門集團和零拾的種子輪,源來資本和番茄資本的天使輪,清流資本和元璟資本、源來資本、日初資本的Pre-A輪之后,于2021年6月迎來了一年內的第四輪投資——徐新領銜的今日資本。據相關報道,此輪墨茉估值超過10億元,彼時其店面僅14家,這意味著一家6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價值近1億元!

消費者用嘴巴和排隊、投資者用調研和資金、社交賬號用自拍和點評——他們以各自的方式為墨茉點心局“投票”,在短時間內已被捧得老高,那么,墨茉點心局到底做對了什么?
作為日常消費品的烘焙,行業規模已經較為龐大,但行業集中度和品牌的成熟度仍有很大空間。從行業集中度層面看,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烘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趨勢報告》,中國烘焙行業的集中度CR5僅為10.6%,而與我國飲食文化接近的日本,行業集中度為43%。從品牌成熟度層面看,年銷售額在1億元及以上的品牌,市場占有率不足10%,其余90%的份額被中小品牌占據。
當然,傳統中式烘焙行業是有名牌的,如稻香村、廣州酒家、杏花樓、榮華等,但它們更多是包裝產品,以商超為主渠道,主打傳統節日送禮場景。
與傳統中式烘焙不同的是,近年出現了一批這樣的店面:它們前店后廠,現烤現售,產品既有蛋黃酥、綠豆糕、核桃酥等中點,也有泡芙、麻薯、蛋撻等西點,強調更好的口感和時尚形象,主打年輕消費者,對此類可暫且稱之為新中式烘焙。墨茉點心局就屬于此類。
時代浪潮滾滾向前,新形態、新模式、新領域層出不窮。不過,在發展中,有些新領域大局已定,比如在茶飲市場,高、中、低端均有強手,喜茶、茶顏悅色、奈雪の茶、蜜雪冰城等品牌在店面數、消費認知度、單店營收等指標上,已達到一定高度,后來者成為主流的難度巨大。
和茶飲市場不同,在新中式烘焙領域,入局者不少,但尚未形成領先優勢明顯的代表品牌。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中國烘焙業的體量,《2020年烘焙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烘焙行業市場規模為2358億元。預計未來5年,中國烘焙市場將維持在7%左右的增長速度。大蛋糕等待分割,占領消費者心智的戰斗已經開始,誰能成為新中式烘焙的“喜茶”和“茶顏悅色”?這是擺在墨茉點心局面前的機會。
墨茉點心局誕生在長沙,這個有點神奇的地方,而長沙的神奇從湖南衛視開始。長沙不靠海、不靠邊、不是任何所謂的中心,經濟規模和人口數量在同類城市中都是中等水平,沒有任何特殊照顧的政策,卻創造了連續20年省級衛視第一、號稱中國娛樂大本營的湖南衛視。
湖南衛視在年輕人群中的收視率和影響力持續高位,隨之長沙的社會風情、自然風貌和特色美食也有了更高的曝光率,成為網紅城市的代表之一。全國的游客源源不斷地涌向長沙,文和友、茶顏悅色等品牌在這一過程中迅速成長,成了不亞于岳麓山、愛晚亭、橘子洲的打卡地。因為來了長沙才去文和友、茶顏悅色,還是為了它們才來長沙?問題的答案在游客的心里,在微信朋友圈里,也在超過一小時的排隊中。
網紅城市和網紅品牌攜手共進,共同享用流量帶來的價值。墨茉點心局深諳其中的邏輯,從一開始就與“長沙”這一母體緊密關聯。“墨茉點心,長沙心意”,這個在店面、包裝和宣傳中隨處可見的表達,正是墨茉點心局的核心戰略——成為繼文和友、茶顏悅色之后的另一長沙標簽,成為在長沙的必選打卡地,甚至就是來長沙的理由之一。
和文和友、茶顏悅色相比,墨茉點心局期待自己的這個長沙標簽更加濃墨重彩。“回去帶點什么”幾乎是每個游客的想法,已有網紅地標品牌文和友、茶顏悅色等只能是游客本人在長沙消費,很難帶回去和親友分享。墨茉點心局則不同,現買現吃當然更好,但大部分產品打包帶走影響也不大,麻薯、蛋黃酥和榴蓮酥等常溫下可保存3天,桃酥、餅干、芝士脆等保存期更長達7~30天,保存期長為成為標志性的“長沙伴手禮”提供了條件,也為銷售帶來了更多可能。事實上,在長沙的游人集中區域,一人提三五個墨茉包裝袋的景象已不少見,而這恰恰是文和友和茶顏悅色難以實現的。

要贏得長沙,成為長沙的地標品牌,首先要贏得五一廣場。五一廣場是長沙第一大商圈,是外地游客的最大聚集地。據滴滴平臺出行大數據,在2021年五一假期,五一廣場位居全國第二大熱門目的地。2013年12月開業的第一家茶顏悅色和2018年開業的超級文和友均位居此區域。
2020年8月1日,墨茉點心局也是在五一廣場開出第一家店面,隨后的第二、三、四家也均在五一廣場。截至2021年7月20日,一年時間內墨茉開出的20家店中,有15家店位于五一廣場商圈,幾十米就有一家,其中距離最近者僅一墻之隔。這和傳統的均衡布局思路完全不同,而是集中火力搶占制高點,在這個城市中心、游客中心和潮流中心高頻設點,短時間形成“火、紅、爆”的形象,這不僅是迎合用戶從眾心理和銷售的需要,也是品牌傳播和吸引投資者的需要。事實上,這一策略收效甚好,給消費者“主流”“地標”和“必買”之感,大大縮短了品牌的發育周期。參與孵化墨茉點心局的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曾透露:“10個月的時間估值翻了500倍,營業額大概六七十個平方米能做200萬元。”
任何消費和消耗都是在特定場合和環境下實現的。場景越多,消費的可能就越多;場景越合宜,消費的頻率就越高;場景越對味,消費的概率就越大。墨茉點心局對消費場景的營造有自己的心得。

前面提到的墨茉打造“長沙伴手禮”概念,本質上就是拓展消費場景。除此之外,還有兩處場景的應用為品牌帶來直接的積極影響。
一是改變產品形態,契合食用行為場景。傳統點心游走于主食和零食之間,相對更接近主食,也就是飽腹功能強于解饞功能。在這樣的功能下,長期以來,傳統點心的形體較大,需要拿在手里多口才能吃完,這一過程中會把一只手甚至雙手占用起來。以前沒有問題,但現在矛盾出現了,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抖音——生活中手機占一只手或一雙手成為常態。
如何協調吃點心和玩手機對手的占用?墨茉的做法是改變產品形態,把產品做小。墨茉的第一主打是麻薯,一般的麻薯多為拳頭大小,而墨茉的麻薯僅比圍棋子大一圈,可以輕松的一口一個,就像吃葡萄和嗑瓜子,更偏近零食,這一改變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雙手,使消費者食用時更為自在和舒服,無形中會增加消耗量。“嘴巴無聊就吃了幾個,回過神來發現竟然吃光了”是不少消費者的感受。
二是設置霓虹燈墻,提供打卡自拍場景。打卡的“卡”既是簽到的卡片,也是相機的“咔嚓”聲,Z世代的打卡不僅僅是“來過”,更重要的是記錄。年輕的消費者們有這樣的需求,墨茉就為他們提供具有特色的打卡自拍環境。墨茉點心局的創始人王丹,曾是湖南廣電的導演,既了解年輕用戶的心理與行為,更是懂得場景營造之道。
每個墨茉點心局的店面,都有兩處霓虹燈設計,一處是碩大的“長沙”字樣,一處是墨茉的獅子頭Logo。這是兩面背景墻,也可以看作是兩個微舞臺,為用戶的打卡自拍而生,讓用戶在墨茉的體驗更加立體。
隨之,在墨茉打卡的漂亮照片會出現在朋友圈、微博、抖音和小紅書,吸引更多人的好奇、點贊和留言,創造新的流量預備團。這樣的結果是,用戶在社交平臺的自創內容已成為墨茉品牌傳播的主渠道。
產品品質直接關系使用體驗,任何環境下都是影響品牌美譽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食品、餐飲等,檢驗它們的是消費者挑剔的嘴巴,容不下任何的虛假。在產品層面,第一,墨茉以高品質的原料為產品提供保障,比如牛奶選用安佳、雀巢,奶油選用鐵塔,均為行業一線品牌。第二,將麻薯作為品牌爆款,“現烤麻薯,就吃墨茉”是其產品推廣的主線。墨茉提供了五款口味不同、形態各異的麻薯,其中又以前文提到的圍棋子狀的“鮮乳咖啡麻薯”和“鮮乳提子麻薯”為主打,既形成口碑產品,也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節省時間。第三,產品創新,提供獨家產品。比如一款名為“剁椒小方吐司”的產品,在吐司中加入湖南剁椒,兼具咸甜辣,別具風味。第四,產品每月末尾淘汰制,剔除銷售最差的兩款產品,推出補充新品,常吃常新。第五,堅持直營,不加盟無授權,為產品品質提供根本保證。

作為主打年輕用戶的品牌,除了品質,顏值也很重要。墨茉點心局以新國潮風為外在識別定位,既符合中式烘焙的產品屬性,也迎合了用戶的審美需要。品牌名“墨茉點心局”中的“墨”是水墨的“墨”,“茉”是茉莉的“茉”,都是典型的中國元素;品牌Logo的主形象獅子是傳統文化中的瑞獸之一;“選材管理司”“手工烘焙行”“芬芳出品處”等指示牌在別具一格中營造出年代感;店面裝潢中紅藍搭配的霓虹燈設計,在國潮中融入港風;海報、招貼、包裝等設計與Logo、店面形象配合到位,和諧統一……系統的視覺識別營造出純粹、出挑的個性特征,濃烈的“國風”撲面而來,吸引用戶注意的同時也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
好看的皮囊和好吃的產品是塑造形象的常規動作,除此之外,墨茉點心局還做了更多。在現有的20家店面中,有兩家被稱為“無聲店”。無聲店的服務員大多是聽障人士,他們胸前的藍色提示牌上寫著“聽障伙伴,請多關照”,在服務時他們通過手勢、眼神、寫字等方式與顧客交流。邀請殘障人士入職,既是商業也是公益,體現出的社會責任,很容易被大眾感知,并投以好感。
墨茉給消費者好感的,還有無處不在的細節:夏日排隊,送上小扇子;購買或不購買,都可以領取免費瓶裝水;老人、孕婦優先點單,無須排隊;對產品有任何的不滿意,都可無理由換新;建議、意見或投訴可通過手機的方式直接聯系相關負責人。
越是真理,越是簡易,就如用天時地利人和來概括成功的條件,墨茉點心局的成色初現就是如此。中式糕點復興,中式烘焙強勢品牌空缺,此為天時;和長沙深度捆綁,深耕五一商圈,借勢慣性流量,此為地利;高品質的創新產品契合消費新場景,優化細節贏得好感,此為人和。
但也必須看到,年輕用戶的熱情和味蕾是善變的,行業新的有力競爭者也在涌現,剛過周歲的墨茉點心局能否成長為另一個茶顏悅色,還要看其是否具備持續的創新力和執行力。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