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鵬
企業的數字化是一個完整閉環,從制造到生產再到產品銷售,最后到消費者手里。但是這其中有兩個環節的數字化顯得尤其關鍵,一個是有關產品創新的環節,另一個是營銷的環節。“前者決定了企業是否能生產出市場中的爆品,后者幫助企業能更高效觸達到消費者。”李海嵐表示。
事實上,產品創新就是解決行業同質化的問題,如何通過產品創新跳脫出來,進入新的市場藍海。每年中國的消費品牌就突然增加幾萬個,甚至十幾萬個新品牌,想要被消費者注意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而營銷就更為關鍵,在整個數字化推進下的中國,消費者在網上或者是在不同場景體驗的機會變得更多,對于品牌來說,就要梳理怎樣能夠讓產品有效觸達消費者,進而做到更精準和自動化的營銷計劃。
在李海嵐看來,當下企業數字化有兩種路徑推進:一次性投入的數字化轉型,另一種是一點一點演進的數字化轉型。“我更看好后者,”李海嵐表示,一次性投入做數字化轉型的難度非常大,因為它需要企業在同一個時間點打通企業的不同部門,對企業不同部門高度契合的要求很高;反觀那些從一個點切入的企業數字化更容易成功,比如從營銷切入或者從用戶體驗切入,然后慢慢拓展開,讓數字化變成企業企業文化的變革的進程核心。

“在企業數字化的道路上,益普索扮演賦能者的角色。”李海嵐坦言,從早期用傳統的方式做分析,到現在用數字化的手段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益普索最大的優勢就是洞察消費者,益普索能夠幫助企業識別產品創新的每一個機會。“我們幫助企業把營銷路徑的每個步驟進行梳理,然后用數字化的手段幫助他們有效觸達他們的用戶。”不僅如此,益普索還能夠提供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問題的一些工具,一步一步支撐起整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閉環。
“益普索能夠扮演賦能者的角色與其不斷學習有關。”李海嵐告訴《數字商業時代》記者,“益普索的每個人都要有好奇心,這樣才能不斷創造價值。前幾年小紅書火的時候,益普索就積極的學習市場上可能出現的更多的數字化營銷模式,并不斷地優化研究模型,到今天,我們可以用這些模型和算法幫助企業搭建完整的全域營銷平臺。”
在全球,益普索有近20條服務線,我們每一天都在仔細觀察市場和消費者的變化,以及社會與時代的變遷,這是讓我們能夠自信地站在客戶面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