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順華
廣大退役軍人經過人民軍隊“大熔爐”的淬煉,在軍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柱石,回到地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我國有數千萬退役軍人。早在革命戰爭年代,就有一批又一批軍人到地方工作,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建功立業。新中國成立后,大批退役軍人到地方工作,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廣大退役軍人顧全大局、無私奉獻,成為改革開放的時代弄潮兒,取得了驕人業績。
在國有企業,有許許多多退役軍人,他們雖然離開了軍營、脫下了軍裝,但退役不褪色,在新的崗位上始終保持吃苦耐勞、奮勇拼搏、樂于奉獻的軍人本色,繼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
建功新時代,政治堅定。國有企業退役軍人軍魂承續、愛黨愛國,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問題、思考問題,面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在各種嚴峻考驗面前堅如磐石,守得住信仰,經得起風浪,任何時候都對黨忠誠、理想信念堅定,關鍵時刻不含糊、不動搖、不畏縮。他們堅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的創新理論、黨史國史軍史,爭做一名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起來的“鋼鐵戰士”,練就百毒不侵的“強健之身”,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彰顯了退役軍人堅定的政治原則性。
建功新時代,正能量足。國有企業退役軍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懷,在工作上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在崗位上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在名利上保持一顆平常心。中化興中的陳旭升從部隊轉業到企業,從生產一線崗位的維修電工做起,在業務技術上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在生活中熱心公益、樂于助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被授予“舟山市道德模范”稱號。在國有企業,許許多多像陳旭升一樣的退役軍人,他們緊緊圍繞在黨組織周圍,發揮正能量,信念堅定不移、行動始終如一,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彰顯了退役軍人滿滿的正能量。
建功新時代,戰斗力強。國有企業退役軍人懷揣軍人血性,在危險和困難面前,身先士卒、奮不顧身,以強烈的責任感和對企業的無限忠誠,完成了一次次急難險重艱巨任務。中國石油大慶煉化公司保衛武裝部的單春明傳承軍人品質、踐行鐵人精神,斗酷暑、戰嚴寒,20年如一日守護國有資產安全,獲得多項榮譽。中冶寶鋼的童家榮、邵可,重慶紅江的唐治君、肖揚碧等退役軍人,對企業赤膽忠心,在平凡崗位上埋頭苦干、奮力作為。退役軍人在工作中雷厲風行,果斷干練,敢于挑戰,以軍人的英勇頑強,戰勝困難、奪取勝利,彰顯了退役軍人強大的戰斗力。
建功新時代,無私奉獻。國有企業退役軍人有一種永不褪色的精神,更有一種銳意勃發的氣勢。他們無論身在何職何崗,始終不忘軍人本色,牢記使命擔當,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上海移動的余杰轉業到企業后與黨同心,不懈奮斗,工作出色,獲評“上海市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國海裝的趙小宏愛崗敬業、敢打敢拼、甘于奉獻,投身風電事業發光發熱。在國有企業,無數像余杰、趙小宏一樣的退役軍人,他們心系企業、履職盡責,舍“小家”顧“大家”,從不計個人得失,彰顯了退役軍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建功新時代,書寫華章。國有企業退役軍人以實干創佳績、以奮斗求卓越。他們不負黨的重托、不負人民厚望,干事創業、奮發有為。中國聯通的張挺博履職河北省沽源縣閃電河鄉石頭坑村第一書記,不畏艱辛,竭盡全力幫扶該村實現脫貧,被河北省委組織部表彰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中國華電新疆發電有限公司的高峰履職疏勒縣亞曼牙鄉喀勒塔皮拉勒村第一書記,無論身份和崗位如何變化,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國有企業退役軍人在不同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忘我工作,攻堅克難、敢啃“硬骨頭”,書寫了最美的人生華章。
大江東去,歲月無聲;脫下軍裝,奉獻地方。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退役軍人始終繼承軍隊的光榮傳統,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保持優良作風,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夢想打拼、為責任擔當,不斷以出色的成績回報這個偉大的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遺余力地貢獻智慧和力量,不斷詮釋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