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峰
企業內刊是企業自己編輯、出版,以文化傳播、品牌塑造為主要目的,以員工為主要閱讀對象的連續發行的刊物。近年來,中國企業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內部輿論導向和企業文化傳播,企業自辦期刊蔚然成風。企業內刊與社會期刊有所不同,有自己的本質屬性和特點。在現有情況下,如何辦好一本企業內刊是一個值得探討思考的命題。筆者從事中國石油測井公司自辦期刊《測井文化》采編工作13年,對創辦企業內刊總結歸納了幾點經驗體會。
企業內刊的功能
記錄企業成長的載體。每期內刊都記錄著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業績及精神文化風采等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奠定企業文化的精神基礎,培養員工心目中企業的神圣地位,從而進一步上升為一種共同遵循的理念與信仰。
信息上通下達的平臺。對內公關是內刊的基本屬性。由于信息的衰減,企業越大,高層對基層的控制力就越弱。因此,如何把高層的聲音傳達給每位員工,就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企業內刊在其中可以扮演中間橋梁和紐帶的角色,促進內部各個層面人員在工作、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企業文化傳播的載體。企業內刊肩負著對企業文化理念的采集、提煉與傳播的使命,實時動態展示著最新企業文化創新成果。以各種方式使員工耳濡目染、入腦入心,積極倡導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 同時,企業內刊也具有培訓員工的功能。如:通過適當的技術介紹或典型工作案例交流,可以達到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的目的。
企業品牌營銷的窗口。企業內刊是對外展示企業品牌形象的窗口和名片,這一特點在服務營銷行業所辦的內刊上尤為突出。例如:萬科地產業務員在商務應酬來往時,習慣帶上一本《萬科》雜志,將其作為企業的文化名片,饋贈嘉賓。同時,內刊也是員工精神情感的歸宿。打開一本好的企業內刊,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的員工精神家園,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品質和魅力,員工愿意看、喜歡看、主動看、盼著看。
如何辦好企業內刊
找準定位,明確功能。即解決好“為誰服務” “提供何種服務”的問題。筆者認為,圍繞企業中心工作營造輿論氛圍和傳播企業文化是企業內刊核心任務。《測井文化》創刊之時,就旗幟鮮明地明確了功能定位,形成了自己的目標和宗旨,即“追求卓越品質,爭創一流內刊”的辦刊目標,“企業視野,人文關懷”的辦刊宗旨。所謂“企業視野,人文關懷”,是指要以企業家的戰略思維,準確理解把握企業家的意圖,要說企業家想說的話,要說企業家沒有說完整的話,要把企業戰略、方針、理念、發展思路以及工作部署及時完整地傳達出來,使其為受眾所熟知、理解。
把握導向,站穩立場。即解決好“站在什么立場”的問題。只要是媒體就會有觀點、就會有“態度”。導向問題所涉甚多,除了政治導向、思想導向、價值導向,還包括生活導向、學習導向、審美導向等各個層面。筆者認為,堅持黨性原則是辦刊的政治前提和保障。企業內刊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的方針,講好企業故事、傳遞正能量,自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堅決抵制各種消極頹廢或錯誤思想觀念。
策劃話題,引導輿論。即解決好“拿什么吸引人”的問題。有深度才有內涵。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當下,紙質的雜志靠什么吸引讀者?筆者認為,外界越是光怪陸離,越是要保持自己的定力,要篤定立足于以思想取悅讀者的思路,引領讀者進行深度閱讀、價值閱讀,這是一本雜志最終贏得讀者的根本。一是每期策劃一個話題。內刊的出彩點一定是要把主題策劃和造勢關聯起來的。尤其對企業重大課題、重大典型、重大會議、重大舉措從深度和廣度上進行聚焦解讀,是內刊吸引人的關鍵所在。二是設置好固定欄目。期刊的欄目須在較長時間內堅持,具有風向標導航作用,因此它的設置必須結合自身定位,經過深思熟慮,統籌兼顧各方面需求,加強頂層設計。
注重品質,提升顏值。經常有人問,報紙與雜志有什么區別?其實從內容上相比,前者是“快餐”,后者是“盛宴”。從版面上相比,前者是素顏簡約,后者是華服盛裝。某種意義上,雜志更是一種視覺的平面藝術。通俗地說,雜志與報紙相比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玩”視覺。與報紙相對簡單的版面設計相比,雜志可以把版面設計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