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讀西興,就是讀木門、木窗、木船
木質內的每一條暗紋與隱喻
讀渡口、讀渡口依然未了的風情
讀扁舟、讀搖櫓人的白布衫、藍汗巾
讀船頭、船尾幾把分分合合的折扇
讀到后來,錢塘在讀
夕陽在讀、鳥在讀、風在讀
聆聽的人,挑著長長的江水與兩岸
幾盞漁火被江風
吹進夢里
再往下讀
就是讀一個陌生的自己
你已生出了水、煙、云、霧
生出清亮亮的詞、碧綠的心情
讀到你從所未有的朦朧
讀到詩詞與你的距離、山水與你的生疏
你已不知道,靠近浙東詩路的這一頁
許多手指,指著群山蒼然
指著一只歸鳥的尾音
后來,你停止了閱讀
西興搬到你的身體里,做了碼頭
讀到曹娥江時,略有停頓
多好的名字,被詩詞擦亮的部分
越來越嫵媚生動
他們都在這條江上,低下身體、昂起眉頭
一點點進入浙東的婉約
浸到他們的水滴,再回江里
生成了千年詩句、千年繁華
岸上,依然是生活的原板
你的人間煙火,被舉得高高的
那里,有詩人的晨鐘、暮鼓
有小橋、流水、古樹、昏鴉
有你一千種交錯、寫到詩詞以外的苦樂人生
途經天臺山,你認識了真正的石頭
并給了它們起奇怪的名字
認識了樹下獨處的老人
他的手,放在天臺山的最深處
可你看不清他摸到了什么
用什么樣的彎曲,行走在蔥郁里
他寫的詩句,是天臺山的原始句
有一些是你吟過的,另一些
被山嵐籠罩著,不肯示人
想必這才是一座山的靈魂
你用聲音讀,他用樸素讀
紹興,站在鏡子里
給你斟酒
第一盞,敬它的古樸印象
第二盞,敬那些站在鏡子外的布施人
第三盞,敬一滴滴清澈
從它們散開的漣漪里,你學會了藏
學會了隱
學會了讓一首山水、一座古城
沉到黑白底部,再用一枚青葉子
輕輕托起來
學會了,把頭埋進燈火
聽聽鏡子里一片忐忑的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