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滿倉

“自主學習”日益成為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筆者對這一領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在十八年的校長生涯中,從未停止過觀察。學校里總少不了兩類學生,一類沒有更多的表達機會,常常被不如意的成績搞得郁郁寡歡,久而久之,因缺乏信心與學習絕緣;一類因學習成績優異輕而易舉得到表現機會,于是滿足于現狀停止前行,與深入探究總有一墻之隔。
這一現象引發筆者不斷思考,玩是孩子的天性,那我們就要遵循這一天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因此,筆者提出了德馨課堂“353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讓講堂變學堂,由學堂變殿堂。這樣,教師就能越教越輕松,越教越幸福,幸福地做老師,做幸福的老師。學生每天都生活在希望中,沉浸在克服困難的喜悅里,學習也成了一種享受和幸福。
筆者所在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紡織苑小學,始終把學生當作學校真正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生命的成長。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裝上“發動機”,讓一臺臺“發動機”驅動學校幸福動車快樂前行。
德馨課堂“353教學模式”的豐富內涵
德馨課堂“353 教學模式”即:三階段、五環節、三載體。
“三階段”包括課前準備階段、課堂教學階段、課后鞏固階段。
課前準備階段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課前準備工作主要指集體備課:各課組要提前確定好單元或章節的主備教師,主備教師結合課程標準和對教材的把握程度對教材進行合理科學的整合,形成符合學情的教學方案初稿,教師手中的教學方案包含課前預習和課堂導學一體化學案、達標檢測學案、課后鞏固學案;其他教師要對主備教師制定的教學方案進行研讀,在集體備課時,結合個人見解討論交流,從而形成個性化、特色化的“同課異策”教學方案,備課組教師結合“同課異策”教學方案再分別復備,避免“同課同策”,突顯每位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學生課前準備工作主要指結合教材和可利用資源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堂導學一體化導學案”,要求將學案提前下發到學生手中。學生學習預習案編寫要求為:明確給出課堂學習的三維目標,目標要簡潔明了,緊扣課程標準,突出重點、難點,結合學生實際給出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供學生選擇;有學法指導,有難點突破、重點提示,以及前后知識聯結的提醒;增設“課外好資料收藏站”,此處留白讓學生自己查找;學習評價欄,語文重點在預習后評價,數學放到整節課后;預習題目確保全體學生通過有效學習途徑都能夠輕松完成。
課堂教學階段依據“五環節”來實施高效課堂教學。
第一,激趣導入,目標導學。教師結合上一節課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集中講評,既能彌補上一節未能全部達標的內容,又形成了知識的循環課堂;結合舊知和新知的銜接點(即單元“知識樹”或章節“知識樹”)導入課題或創設有效、有趣的問題情境導入課題,結合“課前預習學案”重申課堂學習的三維目標;教師制定的學習目標有助于確定學生的學習方向,當學生將這些目標“據為己有”后,就會產生“我的學習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識。教學目標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在課堂教學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學習目標要清晰,做到優、中、困三類學生的目標分層。
第二,組內交流,師友互助。針對課前安排的前置性小研究,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學生要及時幫助同學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求小組長課前認真檢查完成情況,并做出客觀評價。課上,小組對出現的共性問題、個別問題、疑難問題進行歸納匯總,形成小組意見在組間或全班交流。
第三,合作展示,質疑提升。各小組先匯報和展示小組課前預習成果,然后針對組間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質疑、釋疑、提升。
第四,當堂檢測,人人達標。結合授課類型、學科特點,課上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來檢測本節課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和應該掌握的核心知識,力求做到“人人達標”。對于未達標的學生,幫扶對子和老師要對其進行幫助,直至達標為止。
第五,用心梳理,梳理內化。給學生3~5分鐘進行梳理知識,對照學習目標,總結這一節課學會的知識和疑惑的問題。如果存在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在過關檢測中老師要重點輔導。
課后鞏固階段是高效課堂的有效延伸,通過“三載體”(前置性小研究、小組合作探究、評價)加以實現。
前置性小研究是德馨課堂“先學”的基礎,“先學”的好壞,決定著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高效。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是研究者,學生的自學對生本教學至關重要,每個學生自學的程度和效果是不同的,這種超前性和差異性正是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寶貴資源,使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具備了“對學”和“群學”的資本,做到“作業倒置,學在講前”。老師是前置學習的精心設計者,前置學習設計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轉化為學,前置設計時分基礎題、研究題、自出題三大塊,做到簡單(讓學生易學、能學)、根本(觸及問題的核心)、開放(能啟迪學生思維)。
小組合作探究,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是合作者,主要形式為小組對學,針對前置作業中已經批改過的錯題,學生能自己訂正先訂正,對于不會訂正的錯題和自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充分的小組討論,小組長要嚴防假討論,克服浮躁,講究實效,保證全員積極參與。老師是巡視員,在小組對學中要通過巡視指導或小組匯報等形式把握學情和討論進程,并依此調整自己的課前預習教學方案,剔除無效教學內容,減少不必要的教學環節。老師少教,是為了讓學生多討論、多學習。
評價則特指“喚醒內驅力、激發學習力”的價值評價體系。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評價引導,使其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另一方面,巧妙運用語言進行評價引導,比如:不要怕錯,錯著錯著就對了,學著學著就會了;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德馨課堂“353”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本著發現、喚醒、點燃、激發每一個生命體,積極從學生自身去挖掘形成優良品質的因子。一是通過“夢想翼之牌”進行激勵,“夢想翼之牌”包括:我要追上班里的某個同學、我的理想、我最崇拜的名人(我的愿望)。二是通過“節節記—日標榜—周獎勵—月慶典—期表彰(期中、期末)”進行儀式激勵,以全員、全程、全方位、連續、穩定、無縫的全員育人模式,規范學生的言行,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各種良好習慣。三是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通過自己的勤學進取掙得百花星,用百花星換取德馨印,再以德馨印換取德馨幣,德馨幣一半存入夢想儲蓄卡用于理財,一半當作自己的零用錢,可以到學校“德馨能量加油站”兌換所需的學習用具或益智玩具。這樣,學生的學習結果就不再只是一個分數,而變得立體、系統、生動。同時,培養了學生友好親和、勇于承擔、善待他人、幫助給予、懂得感恩、勤學不輟、值得信賴的優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