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提高農產品交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本文以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為研究對象,并針對該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同時,從提高農村網絡覆蓋率、統一農副產品標準、完善售后服務機制、加快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進程四個方面入手,為實現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科學建設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希望通過本次研究,為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地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評價;建議
本文索引:宋毅.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J].中國商論,2021(14):-030.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7(b)--03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逐漸加大了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旨在提高農產品交易的效率和效果,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從而最大限度提高電商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為了保證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能夠可靠、穩定、安全地運行,如何科學評價和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途徑是相關部門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 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同類產品規格不一,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認可度低
目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在具體的運用中,出現平臺發布農產品信息與實物信息不符的現象,同時,供應產品質量良莠不齊[1],降低了消費者的認可度。此外,農產品種類多樣,無法建立系統、完善的質量統一標準。當地政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對瓜果、蔬菜市場進行科學管控,導致消費者很少網購農產品,從而降低了農產品銷售量,嚴重影響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
1.2 產品附加值低,物流成本高
與服裝、高科技電子產品相比,農產品附加值較低,運輸成本相對較高,這就導致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速度異常緩慢。盡管我國物流行業取得了迅猛發展,但是由于受貨物配送效率低、配送成本高、配送安全性差、蔬菜保質期短等因素的影響,嚴重影響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穩定發展。此外,當地政府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管控不到位,出現隨意停車、隨意收費等現象,導致農產品運輸效率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在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重視對這一問題的解決。
1.3 農業電商人才相對缺乏
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漸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大量的消費者選擇利用網絡購物,這就導致開網店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與服裝、高科技電子產品網店相比,經營農產品的網店少之又少,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農業電商人才。要想實現農業電商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高水平、高素質和高能力信息化人才的支持。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缺乏對農業專業人才信息化素養的培養,導致我國農業電商人才極度匱乏,嚴重影響了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創新、長遠發展。
2 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建議
為了充分發揮和利用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應用價值,提高平臺功能模塊的利用率,現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建設策略。為保證農產品交易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圖1所示。
2.1 以政策為導向,提高農村網絡覆蓋率,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
為了促進農業向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方向不斷發展,農業相關部門要響應黨中央號召,將農村發展工作落實到位[2],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不斷提高農村網絡覆蓋率,以達到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將《“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作為主要政策指導方針,確保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能夠正常、穩定、有序地開展。同時,還要鼓勵和引導縣級市級地區加強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力度,以促進電子商務向創新化、長遠化發展;其次,還要將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發展充分結合,進一步提升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此外,還要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背景下,分析和挖掘農業相關信息數據,促進農業向大數據方向不斷發展;最后,還要重視對農業物聯網試驗工程的建設,以促進農業電商行業迅猛發展[3]。同時,還要通過利用農業信息技術,實現對農業的轉型和升級,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水平的全面提高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2.2 建立品牌,統一農副產品標準
與服裝、高科技電子產品相比,農產品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在產地地貌特征、季節變化、氣候變化、農戶人為作用等內外因素的影響下,農產品品質經常出現良莠不齊現象,無法制定健全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因此,難以實現對農產品質量的統一管控。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對網上瓜果蔬菜質量缺乏信心,即使購買了即將過期、或者破損的農產品也不會退款,而是自認倒霉,從而大大降低了消費者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信任度,最終造成電商企業出現大量客戶流失的現象[4]。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在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從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售賣、農產品售后服務等環節出發,加強對農產品統一標準的制定和完善,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從而提高農產品銷量的目的。此外,還要利用品牌效應思想,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對農產品的品牌打造:(1)利用特色地區的典型農產品種類,完成對產地品牌的創建和打造。(2)感覺農產品的特殊屬性,完成對農產品品種品牌的構建和打造。(3)將某一特定的農產品與企業品牌進行充分結合,以實現對農產品品牌的科學打造。農產品品牌模式分類表,如表1所示。
從表1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在對農產品品牌進行構建的過程中,首先,相關部門要根據某地區農產品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科學選擇適合本地區農業特色的農產品,然后,對其品牌進行科學構建和打造,為進一步提高當地農產品市場核心競爭力;其次,還要在結合當地農產品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不斷突出農產品的特色性,以實現對農產品品牌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打造。如信陽毛尖,這一農產品品牌就是利用這一方式打造的。另外,為了避免產地品牌對市場需求產生一定的沖擊而導致消費者無法準確、有效地區分產品細節問題[5],相關部門要采用注冊農產品品牌的方式,完成對農產品品牌的合理打造。例如紅富士蘋果,這一農產品品牌就是采用以上方式進行打造的。當電商企業銷售的農產品種類不斷增多時,相關部門可以利用企業特色文化,將企業品牌與農產品品牌進行充分結合,以實現對農產品品牌的全方位打造。例如海南春光,這一農產品品牌就是利用這種方式打造的。為了進一步保證電商企業的生產力和市場核心競爭力,促進電商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全面提高,相關部門可以采用退出特色單品的方式,打開農產品的銷售市場,而這種單品又叫作產品品牌。例如西王玉米胚芽油,這一單品就是利用這種方式打造的。總之,通過科學打造農產品品牌,可以更好地推廣和普及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促進農業向網絡化、信息化、產業化方向不斷發展。
2.3 建立高效的倉儲、運輸和配送的物流體系
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本質是提高農產品交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促進貿易和流通的協調發展,一旦農產品流通出現滯后問題,將會降低貿易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為了提高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利用率,保證該平臺運行性能,相關部門要從農產品存儲、農產品運輸和農產品配送三個環節出發[6],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物流配送體系。首先,相關部門要在產業化經營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加強對城鄉批發市場的構建和打造,并在綜合運用新媒體平臺和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加強對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購買,以達到提高農產品銷售業績的目的。其次,為了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規模,相關部門還要進一步擴大銷售網絡覆蓋范圍,并在物流配送體系的應用背景下,促使農產品配送與農產品生產協調發展。最后,當地政府要出臺網絡物流配送相關政策[7],鼓勵物流企業積極投入到農產品物流鏈的構建和應用中,以降低農產品配送成本,為進一步提高物流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
2.4 立足現狀,加快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進程
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要想取得迅猛發展,離不開對地區網絡化基礎設施的科學建設。一旦地區網絡化基礎設施過于落后,將會嚴重影響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水平。農業從業者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電商的發展水平。農業從業者主要包含兩類:一類是農民;另一類是經銷商。某蔬菜種植基地農戶參與電子商務情況統計表,如表2所示。
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要想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水平,需要家家戶戶能夠引入和使用網絡;同時,還要向農戶宣傳和普及網絡相關知識,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還要引導其學習和應用農產品培育技術[8],使他們成為一個懂經營、會電商的復合型人才。為了實現以上目標,當地政府要加大對農民信息素養的培訓力度,將信息技術與農村教育計劃進行充分融合,為培養符合信息時代發展需求的農民人才創造良好的條件。首先,要以村鎮為主要培訓對象,定期加強對農戶的網絡以及電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讓農戶學會利用網絡技術推廣和宣傳自己的農產品,并熟練利用淘寶平臺完成對農產品交易的銷售。同時,還要采用降低上網費用的方式,為農戶提供良好、穩定的網絡,讓他們利用網絡銷售自己的農產品,以達到提高農戶信息素養的目的。其次,邀請信息化專業人才到農村宣傳和推廣網絡知識,促進農產品向電商化、網絡化、信息化方向不斷發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科學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還能實現對穩定、和諧社會的構建,為提高農業發展的監管力度,促進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出重要作用。為此,電商企業要與時俱進,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學習計算機網絡相關新知識和新技術,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降低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風險,提高網絡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崔雅博,趙耀.農村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J].現代農業研究,2019(12):13-14+24.
周明.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J].營銷界,2019(28):75+77.
黃毅英.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掌上農廚”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構建[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4):118-119.
孟烈鋼.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J].普洱學院學報,2018,33(02):19-20.
陳曦,張燾.試論政府在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和流通體系融合中的介入[J].商業經濟研究,2019(06):166-167.
郭夢菲,游鴿,田龍珂.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中心的分析與建設——以中國農谷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27(13):98-101.
吳道華.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研究[J].時代金融,2020(08):4528.
黃大喜.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20,33(05):12-13.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Platform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Zhongshan College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SONG Yi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et +" era and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nsactions, this article takes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platfor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latform's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four aspects: improving rural network coverage, unifying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 standards, improving after-sales service mechanism, and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in rural areas,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s on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e-commerce platform.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will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platform.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