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桃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跆拳道項目自2000年進入奧運會至今已有21年歷史。奧運會賽場是跆拳道比賽的最高級別,而競爭對手幾乎可以代表其國家跆拳道競技的最高級別。通過對2008、2012、2016三屆奧運會跆拳道獎牌分布情況進行統計,剖析世界跆拳道競爭格局,并根據競爭格局特點分析未來跆拳道運動走勢,旨在為我國跆拳道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表1是2008、2012、2016三屆奧運會跆拳道獎牌分布情況,結果顯示,韓國作為跆拳道運動項目的發源地,三屆奧運會共獲得了7枚金牌,總計11枚獎牌的好成績,無論是在金牌榜還是獎牌榜都獨占鰲頭,這與韓國濃厚的跆拳道文化密切相關。中國作為亞洲跆拳道運動的強國,以7枚獎牌(其中4枚金牌)緊隨其后,取得這一好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我國跆拳道運動的推廣措施。

表1 近三屆奧運會跆拳道獎牌分布情況
表2是近三屆奧運會跆拳道金牌五大洲分布情況表。統計顯示,亞洲以36塊金牌拔得頭籌,而歐洲以34枚金牌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后。美洲與非洲以17枚和9枚金牌的成績也顯露出強勁實力。而出于政治、環境和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大洋洲國家在整體跆拳道地區中,與其他地區的水平尚有差距。
在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和奧運會賽場上,有些地區因選手超常發揮或者技戰術發揮出色而出現過曇花一現的現象。例如,大洋洲國家澳大利亞在悉尼奧運會上獲得了1塊金牌和1塊銀牌,但在隨后的兩次奧運會中因發揮失常而與獎牌失之交臂。不僅如此,日本等國的競技水平發揮起伏不定,大起大落的比賽結果常出,因此,其競技水平也呈現出“W”往復徘徊狀態。在第19屆世界跆拳道錦標賽上,美國、荷蘭、中國臺北、伊朗、西班牙、厄瓜多爾、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都獲得了獎牌。當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施跆拳道的追趕式發展,例如西班牙、伊朗、土耳其、墨西哥等國家,通過之前積累的大量成績,擁有一批比賽經驗豐富,競技能力突出的運動員或者教練員,其在未來的實力依舊十分強勁[1]。當然,傳統的跆拳道強國實力依舊強勁。
從表2可知,亞洲國家在跆拳道項目上不管是金牌數抑或是獎牌數都遙遙領先,說明亞洲的跆拳道項目發展很成熟。就競爭水平而言,亞洲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擁有的后備競技人才使亞洲在未來仍將繼續領先世界平均水平。從表中發現,歐洲國家已經在跆拳道項目上呈現水平下滑態勢,直接反映為金牌和獎牌總數的減少。美洲國家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2金3銀5銅,與另外兩屆奧運會取得成績相比,已取得小幅度的進步。非洲在三屆奧運會上只獲得2枚銅牌,受困于經濟、文化的發展遲緩,其跆拳道運動項目還處于起步階段。而大洋洲在三屆奧運會比賽中均未獲得獎牌,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的觀念和外出學習的機會較少,導致參賽國整體實力偏弱。因此,從地域劃分來看其跆拳道競技水平,亞洲依然一馬當先,而歐洲與美洲因成績旗鼓相當緊隨其后,處于末端的非洲和大洋洲,因訓練水平等多方面原因還需要國家重視該項目。因此,當今五大洲對跆拳道運動的發展已顯示出百花齊放的局面,但由于各洲區域體育水平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當今五大洲跆拳道發展水平呈現參差不齊的局面。

表2 近三屆奧運會跆拳道金牌五大洲分布
當前,伴隨著美洲對跆拳道項目的不斷投入和參與人數增加,美洲國家跆拳道實力正逐漸增強。同時,受“地球村”的影響,韓國優秀的跆拳道文化正被全球借鑒。中國跆拳道的競技能力在“金牌至上”的奧運爭光計劃下,近10年涌現出大批優秀的競技人才和優秀的教練員,幫助中國體育呈現追趕式增長。當前伴隨科學訓練方法的不斷更新,預示未來金牌的含金量將越發凸顯,而中國與韓國在該項目上取得的世界性豪強的排名,也將繼續并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霸占著跆拳道運動的頂端。與此同時,我國在聘請專業教練團方面,也是不惜成本請來韓國知名教練團,通過不同文化的技戰術風格、實戰經驗的交流,從而更快一步地提高我國運動員的技術能力。在中韓雄厚的實力之下能更快地提高我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發展,保障運動員取經驗之精華,棄項目不足之糟粕,進而有效地提高運動員在跆拳道得分方面的優勢。高強度訓練不僅使中國運動員在技術和戰術方面取得了飛速進步,而且還幫助中國跆拳道獲得了進步,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與韓國的差距將逐漸縮小[2]。
盡管美洲國家和歐洲國家的綜合實力將逐漸增強,但仍難以撼動亞洲的地位,亞洲國家將在未來的世界跆拳道比賽中繼續領跑世界。究其原因,一方面除了跆拳道的超級大國韓國之外,還有中國、伊朗、泰國、中國臺北等實力強勁的亞洲國家和地區。由于亞洲比賽交流較多,進而運動員也具有扎實的基本功、穩定的動作、綜合的腿部技巧、較強的心理穩定性及整體成熟的技術能力。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亞洲國家將對世界跆拳道比賽的技法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系統的學習,同時結合亞洲傳統搏擊技術,實現批判性的繼承和創新。最后,各國在發展跆拳道的過程中,會引進國外教練進行訓練,其帶來的訓練風格和強度將為各國運動員的技術和思想帶來洗滌,以此來促進運動員不同方面的提升。
縱觀歷屆奧運會比賽的技戰術風格,由于競賽規則的改善使技術特點發生巨大變化。亞洲國家中的韓國、中國等國家,通過扎實的基本功結合靈活的身材,其戰術水平以小、快、靈為主,然而追求速度的同時拋棄了力量,因此難以承受重擊;而亞洲中以伊朗為代表的國家,其通過拳拳到肉,快、狠、準的技術風格,在實戰中打法十分明確,因此其技術風格十分強硬[3]。當今,隨著對跆拳道認知水平的理解提高、訓練方式的科學及規則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跆拳道運動項目必須結合自身國情融合發展,形成國家特色。因此,未來跆拳道世界格局將出現風格異化的情況,這既與跆拳道運動項目的發展緊密結合,也體現了世界體育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局勢中,更展示了競技運動員追求勝利的心態。
跆拳道比賽最大爭議是裁判公平問題,2008年奧運會跆拳道比賽、2012年奧運會跆拳道比賽和2016年奧運會跆拳道比賽都發生裁判評判不公問題,選手和攻擊裁判的教練都被世界跆拳道聯合會施以終身禁賽處罰[1]。跆拳道是否值得成為奧運項目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正值奧運會瘦身計劃,加以跆拳道比賽裁判問題,對跆拳道在奧運會中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關鍵的影響。首先,跆拳道發展方向是改進裁判規則,提高奧運會比賽的普及性與觀賞性,吸引更多觀眾,提高奧運會的商業價值[4]。其次,降低項目本身的運行成本,在各大洲均衡發展。為了能更好地讓跆拳道在奧運會中長期存在,必須提高項目本身競爭力,使其能更有力地去與奧運會其他項目競爭,這不僅僅需要韓國一個國家去努力,而應該是各個相關國家一起去爭取。
從宏觀層面看,提高跆拳道裁判員業務水平應建立跆拳道裁判員培訓體系。首先,應提高準入機制,嚴格控制裁判員的考級標準,以此讓跆拳道在奧運會中長期存在。其次,加強裁判員的業務培訓,因為在提高項目本身競爭力以能更有力地去與奧運會其他項目競爭的過程中裁判員是很重要的一環。最后,多國合作培養國際型裁判[5]。
跆拳道未來的發展中建立裁判員調用制度是重要保障。首先,加強監督機制,利用高科技技術手段減少人為主觀因素影響。其次,脫離政治影響因素制定對運動隊與裁判員的獎罰制度,杜絕運動隊與裁判員之間的聯系[6]。最后,加深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提高技術水平,減少技術水平差距,形成良性競爭環境,促進跆拳道的發展能有效提高其在奧運會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