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龍
(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本次試驗檢測所用熱拌瀝青混合料使用的是改性瀝青,其試驗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瀝青試驗檢測結果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該瀝青60 ℃溫度條件下的黏度較大,且軟化點很高,這說明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該瀝青與集料之間的粘附性很強,不會由于溫度較高導致集料產生位移,混合料自身抗高溫性能、抗重載交通性能均較強;另外,5 ℃條件下的延度與彈性恢復均較大,這說明混合料在低溫條件下較為柔軟,抗溫縮裂縫與抗疲勞裂縫性能均較強;由于韌性很大,所以在常溫條件下對石料有良好裹附能力,能防止石料剝離,避免水損害現象的發生;經薄膜加熱老化試驗,混合料質量變化很小,且針入度比與5 ℃溫度條件下的延度均很大,這說明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勞及抗老化性能。本次研究的是一種創新型瀝青混合料,對其進行試驗檢測具有能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指導的重要作用,其性能試驗檢測和常規混合料的試驗檢測存在一定的差別,需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
集料以石灰石碎石為主。為對混合料級配進行有效控制,按照五個等級進行備料,分別為13.2~19 mm粒徑、9.5~13.2 mm粒徑、4.75~9.5 mm粒徑、2.36~4.75 mm粒徑和0~2.36 mm粒徑,同時配備除塵設備。為對集料的針片狀顆粒含量進行控制,按三級破碎,第一級破碎主要使用顎式破碎機,第二級與第三級破碎均使用反擊式破碎機。粗集料試驗檢測結果見表2,細集料試驗檢測結果見表3。

表2 粗集料試驗檢測結果

表3 細集料試驗檢測結果
填料以新鮮礦粉為主,主要由石灰石研磨而成。為保證礦粉的質量,施工單位應自行對礦粉進行生產,使用粒徑不小于4.75 mm的石灰石通過研磨制備。礦粉的試驗檢測項目及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礦粉試驗檢測結果
對瀝青路面而言,車轍為主要病害類型之一,按照相關經驗,集料級配是影響混合料抗車轍性能的關鍵指標,貢獻率為80%左右,通過適宜的級配設計,使混合料形成密實結構,粒徑大于4.75 mm的粗骨料作為骨架,瀝青、細集料和填料分別填充空隙,確保混合料表現出一定抗流動變形及抗車轍能力,并避免滲水與開裂。另外,所設計的混合料級配還應有良好抗離析性能,避免在施工中產生變異,最大限度發揮出混合料自身性能。具體的集料級配設計可按照如表5所示的要求進行。

表5 集料級配設計
采用馬歇爾法實施配合比設計的過程中,應適當提高混合料的拌和與成型溫度,混合料性能的試驗檢測項目及結果見表6。
從上述試驗檢測項目及結果可以看出。
(1)該混合料有較高的動穩定度,可有效增強抗變形與抗車轍產生的能力。(2)該混合料凍融劈裂殘留強度及浸水殘留穩定度均較好,能提升抗水損害發生的能力。(3)該混合料有較高的低溫彎曲試驗破壞應變,可提高路面施工后的抗裂能力。
可見,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采用這種創新型混合料,能夠提高成型后路面的各項技術性能,但這以做好混合料的試驗檢測為前提條件。

表6 混合料性能的試驗檢測項目及結果
綜上所述,可以在公路工程建設中使用的瀝青混合料類型越來越多,尤其是創新型混合料的應用,能顯著提高路面各項技術性能,但這也對試驗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進行適當的創新。以上提出的創新型混合料試驗檢測已經完成,經試驗檢測確定該混合料各項技術性能都能達到相關規范提出的要求,可以為實際工程的建設施工提供可靠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