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娜,王彥喆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神經內科是醫院重要的科室,神經內科患者一般病情危重復雜、自理能力差、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較高,護士護理工作量大。入職前的臨床護理實踐教學可提高實習護生相關專業知識水平,強化其綜合能力、溝通能力,以有效保障工作效率及質量,對于護生步入臨床護理崗位至關重要[1-2]。傳統的臨床護理實踐教學是帶教教師起主導作用,帶教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講解、示教相關知識和操作,學生積極性差,且護生動手機會較少,教學效果不理想。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3-6],現已在各大院校中開展,取得較為不錯的教學效果。情景模擬教學是通過模擬仿真臨床案例發生、進展過程,護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各種護理技能操作,以獲取知識,提高職業技能,增加情感體驗[7]。本研究將PBL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引入神經內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現介紹如下。
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神經內科實習的104名在校護理本科生為研究對象,按數字表法隨機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男生13人、女生91人,年齡20~22歲,平均年齡(21.3±0.6)歲。對照組52人,男生8人、女生44人,平均年齡(21.5±0.5)歲;實驗組52人,男生5人,女生47人,平均年齡(21.6±0.7)歲。兩組基礎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方法,具體步驟:首先根據教學大綱進行集中授課,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包括教學課件PPT演示、圖片以及視頻播放等)為學生講解神經內科相關知識,著重講解重難點,并布置課后任務。選擇合適的病例由帶教教師進行教學查房,對每一項進行練習,以熟知授課中的知識點。
實驗組采用PBL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方法,4人一組,分為13組。(1)PBL教學法問題啟發:課前引導學生預習授課內容,并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導,由帶教教師選擇典型病例,精心設計問題,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檢索、查閱相關資料并制作PPT,由組內成員結合教學資料按照臨床思維進行討論,然后由各組推出的代表發言,其他組成員補充;最后帶教教師補充、總結,匯總學生提出的疑問,并逐一解答,形成較為統一的答案。(2)情景模擬教學:引導學生置身于情景,學生自由選擇角色進行合作演習,例如:執行醫囑,解讀輔助檢查各項指標,據此推斷可能的護理診斷;迅速分析與判斷臨床表現的動態變化,發現新問題并進行精細加工,制定護理目標,實施護理措施。全程由帶教教師負責監控。演習結束后帶教教師以手繪推理草圖方式引導反饋演習整個過程,集中糾正演習中出現的問題,并根據教學過程的錄像優化護理措施。
1.3.1 考試成績測試 對兩組實習護生的神經內科護理學基礎理論知識、臨床實踐能力及學習興趣進行評價、對比。(1)理論知識測試由非帶教教師就相關基礎知識出題并采用閉卷測定方式,實習結束后進行測試,滿分100分。(2)實踐技能測試內容為神經內科實踐操作內容,滿分100分。(3)臨床病例護理能力評定,根據神經內科實際臨床病例設計30個操作案例,采用抽簽方式每人隨機抽取3個案例,分數取3次平均值,每案例均為100分。
1.3.2 綜合能力考核測試 采用護理人員綜合能力考核量表[8]對護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該量表由護理操作熟練、工作配合默契、應急能力提升、溝通交流4個維度組成,每個維度25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護生綜合能力越好。
1.3.3 教學效果滿意度評價 采用中文版教學效果滿意度評價量表[9]對教學效果滿意度進行評價。該量表由樹立護理的整體觀念、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溝通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職業認同感、明確角色職責、熟練掌握護理實踐技能操作7個條目組成。
實驗組實習護生的理論成績、臨床病例護理能力以及實踐技能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n實驗組對照組組別 理論成績9 3.5 9±1.7 2 8 1.7 1±2.3 1 9.1 8 1<0.0 0 1 5 2 5 2 t值P實踐技能成績9 1.4 8±2.6 5 7 9.8 3±3.0 4 8.7 4 6<0.0 0 1臨床病例護理能力9 1.3 7±3.2 8 8 0.3 1±2.6 4 7.5 1 8<0.0 0 1
實驗組實習護生的護理操作熟練、應急能力提升、溝通交流、工作配合默契維度得分以及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綜合能力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綜合能力得分比較(±s,分)
n實驗組對照組5 2 5 2 t值P組別 溝通交流2 2.8 1±1.0 4 1 9.9 3±0.9 2 7.7 4 6<0.0 1護理操作熟練2 2.4 9±1.0 2 2 0.1 7±0.9 4 7.8 3 2<0.0 1應急能力提升2 3.2 9±1.0 7 2 0.3 1±0.8 3 8.2 6 1<0.0 1工作配合默契2 2.6 2±0.9 7 1 9.9 7±0.7 8 7.9 8 3<0.0 1總分9 1.2 4±1.3 2 8 0.3 8±1.1 4 9.0 1 2<0.0 1
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教學效果滿意度比較[n(%)]
傳統教學多為帶教教師講授,學生動手實踐機會較少,主動性較差,且記憶知識點單一,難以將課堂所學的基礎醫學知識與實際臨床護理工作融會貫通[10]。PBL教學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可將課堂所學內容與臨床實際問題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查閱和分析問題能力。情景模擬教學可給實習護生創設情景,結合具體案例與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和對比,主動判斷問題與所學知識的相似度及差異度,并進行及時修正[11]。情景案例可使實習護生邏輯性地整合基本理論知識、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提高診療能力,凸顯教學反思的特點。演習結束后的推理演示圖,可鍛煉解決與護理治療相關的臨床問題的能力,并可使實習護生形成臨床推理學習意識和思維習慣[12]。在本研究中,實驗組實習護生理論成績、實踐技能成績以及臨床病例護理能力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實習護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效果較好,究其原因可能與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并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平臺,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合理解決問題有關[13]。
PBL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帶著問題以自主合作方式進行小組討論的形式解決問題。PBL教學法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14],并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在理論結束后進行動手操作,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選擇角色扮演,模擬現實的醫療場景相互合作完成護理操作,這樣學生對授課內容理解更深刻,對各項操作更熟練。操作過程中遇到突發問題,實習護生間相互溝通、交流,主動查閱文獻,進而解決問題,可提高實習護生的溝通交流和應變能力[15]。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的護理操作熟練、應急能力提升、溝通交流、工作配合默契維度得分以及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PBL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實習護生的綜合能力。
傳統教學方法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授課內容,易使學生厭煩,產生抵觸情緒,降低教學質量。而PBL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模擬現實的醫療場景,在熟練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可激發其創新與思考意識,增加學習興趣,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通過本研究發現,學生對于此教學方法較為滿意。
綜上所述,在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實施PBL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可明顯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理論成績、實踐技能成績以及臨床病例護理能力和教學滿意度,強化綜合能力,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