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劍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營口市第六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遼寧 營口 115007)
系統性紅斑狼瘡致病因素較多,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可累及機體內重要器官,引發多種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臨床治療主要以激素類藥物及免疫抑制劑類藥物為主,但常規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應較多,極易復發。潑尼松是治療該病的常用藥物,能調節免疫功能;環磷酰胺屬于免疫抑制劑類藥物,能抑制免疫球蛋白,降低炎癥反應,但不良反應較多;人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預防病毒感染有一定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環磷酰胺聯合人免疫球蛋白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炎癥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8 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17例;年齡25~48歲,平均(36.52±6.35)歲;病程2~8年,平均(5.58±2.14)年。觀察組男26例,女13例;年齡26~49歲,平均(36.95±6.67)歲;病程2~7 年,平均(5.15±2.64)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3]中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口服潑尼松(黑龍江福和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0385)常規治療,每天0.5~1.0 mg/kg。
1.3.1 對照組 靜脈滴注200~400 mg/m2環磷酰胺(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3686)+50~100 mg 0.9%氯化鈉溶液,每2周1次,連續治療1個月。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四川遠大蜀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20043004)治療,每次0.5 g/kg,每周1次,連續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4]:痊愈,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指數評分<4分,24 h尿蛋白含量<0.15 g;顯效,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指數評分、24 h 尿蛋白含量下降>50%;有效,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指數評分、24 h 尿蛋白含量下降30%~50%;無效,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指數評分、24 h 尿蛋白含量下降<30%。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于治療前、1 個月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清液,儲存于-80 ℃冰箱內保存備測。炎癥因子: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單核細胞趨化蛋白-4(MCP-4)及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免疫功能: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補體C3 和補體C4 水平。不良反應:比較兩組高血壓、骨質疏松、膀胱炎等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MCP-4、IL-4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治療后,兩組MCP-4、IL-4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g/mL)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pg/mL)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g/mL)
注:MCP-4,單核細胞趨化蛋白-4;IL-4,白細胞介素-4。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IL-4 7.89±2.14 7.68±2.54 0.395 0.694 3.24±1.05a 4.28±0.92a 4.652 0.00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值P值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值P值MCP-4 214.36±13.24 214.87±13.16 0.171 0.865 136.69±12.25a 155.25±12.65a 6.582 0.000
2.3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IgA、IgG、C3 及C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IgA、IgG 水平低于治療前,C3、C4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g/L)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g/L)

表3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g/L)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g/L)
注: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C3,補體第3成分;C4,補體第4成分。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C4 10.58±4.65 10.95±4.28 0.366 0.716 22.36±5.14a 18.68±4.86a 3.249 0.002組別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值P值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值P值IgA 3.85±0.86 3.72±0.84 0.675 0.502 1.59±0.58a 2.14±0.63a 4.011 0.000 IgG 18.85±3.57 18.56±3.69 0.353 0.725 10.25±1.81a 13.24±1.59a 7.751 0.000 C3 62.36±15.29 62.58±15.48 0.063 0.950 102.89±11.65a 93.25±11.84a 3.624 0.001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發生高血壓2例,骨質疏松3 例,膀胱炎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38%(6/39);對照組發生高血壓4 例,骨質疏松4 例,膀胱炎3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21%(11/39);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880,P=0.170)。
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與環境、遺傳、內分泌紊亂及病毒感染密切相關[5]。盡早控制病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因此,及時治療對控制病情,快速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有研究[6-7]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生與機體免疫功能異常密切相關,主要表現為IgA、IgG 水平顯著上升,C3、C4水平明顯下降,可能與患者機體免疫T 細胞異常活躍,產生大量抗體有關。IL-4 能促進T 細胞向Th2 分化,進而產生Th2型免疫應答反應,是Th2細胞亞群中標志性細胞因子,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生腎臟及腦損傷有一定關聯;趨化因子中MCP-4對該病自身免疫組織損傷具有重要作用,而免疫組織損傷極易導致神經系統與腎臟系統損傷[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C3、C4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MCP-4、IL-4、IgA、IgG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表明環磷酰胺聯合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免疫功能,減輕炎癥反應,且不良反應少,療效顯著。分析原因為,環磷酰胺是一種氮芥類烷化劑,同時可作為免疫抑制劑和廣譜抗腫瘤類藥物使用,可有效減少T 細胞,抑制抗原的抗體反應,從而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與潑尼松聯合使用可調節免疫應答反應,抑制炎性細胞[9]。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屬于被動免疫療法,能為機體提供免疫球蛋白,使機體處于暫時性免疫狀態,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較好的保護作用[10]。兩種藥物聯合使用,能抑制炎性因子,恢復Th1和Th2細胞免疫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從而有效控制病情,達到治療的目的。此外,兩種藥物聯用并不會對機體產生其他不良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環磷酰胺聯合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免疫功能,減輕炎癥反應,且不良反應少,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