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龍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 安全督察大隊,山西 大同 037004)
小峪礦位于大同煤田中部的東南邊緣,地處山西省懷仁縣境內。礦井通風方法為抽出式,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全礦共有3 個進風井,分別為東山村進風井、平硐和排矸井,分別為301 盤區、402 盤區、303 盤區和404 盤區供風,1 個回風井為東山村回風井。2013 年經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綜合測試中心鑒定,礦井的自燃傾向等級為Ⅱ類,自燃傾向性為自燃,自然發火期為6~12 個月。隨著采礦深度和寬度的增加,殘存采盤區也在逐年增加,造成全礦井的管理戰線長,管理跨度大,給礦井通風帶來一定難度。為防治煤層自然發火,提高礦井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能力,小峪礦于2019年1 月安裝了束管火災監測系統,對煤礦易發自燃區域進行實時監控,現場效果良好。
JSG8 井下自燃火災束管色譜檢測系統是在微機分析與控制、色譜高精度分析、束管負壓運載氣體這3 項高新技術基礎上開發出來的高科技產品。系統工作時,先啟動抽氣泵,使井下氣體被吸入束管,到達井上的電磁閥前并處于等待檢測狀態。計算機通過選擇某一路束管的電磁閥,使該路束管內的氣體被送入色譜儀中進行分析。色譜儀的分析結果被送到計算機內的數據采樣接口板上,經過模數轉換,將模擬量變成數字量,再由分析軟件進行處理,形成譜圖和分析結果,完成某一路束管氣體的檢測分析過程。在需要多路檢測的時候,由技術人員根據煤礦的生產需要,設定的檢測順序進行檢測,無需人工干涉,可實現24 h 連續在線檢測與分析,所有分析數據均可存儲保留。
系統主要由井下束管部分、采樣控制部分、氣體預處理部分、氣體分析部分、數據采樣部分、數據分析部分、打印分析部分、打印輸出部分、抽氣泵部分等組成,如圖1 所示。

圖1 JSG8 煤礦自然發火束監測系統結構示意Fig.1 Structure of JSG8 coal mine spontaneous ignition beam monitoring system
該系統可以分析多種氣體成分,符合煤礦自燃火災綜合多參數標志氣體的選擇,滿足了《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要求。
(1) 實現24 h 不間斷監測,做到無人值守。
(2) 通過系統自動監測的氣體成分,形成自動報警。
(3) 每一路數據分析完成后,數據可自動發送至電腦,進行存儲,需要時可隨時打印。
(4) 系統自動將分析數據存入數據庫,并可用數據庫分析某一采樣點的氣體含量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趨勢,可用圖形方式表現,非常直觀。
(1) GC-7960 煤礦專用氣相色譜儀分析一次進 樣O2、N2,CO、CH4、C2H4、C2H6、C2H2、CO2等8 種氣體,最小檢測濃度0.1 ppm,量程:0 ~100%。
(2) 熱導檢測器靈敏度:S≥5 000 mv.ml/mg,氫焰檢測器檢出限M≤1.0×10~11 g/s。
(3) 系統監測路數。①控制束管監測路數:24 路;②束管傳輸流量自動顯示為24 路(對應監測的路數);③可實現無人職守長期運行,24 h 連續監測,也可根據需要進行人工設定;④實現較長距離地點(15 km) 的采樣,最遠可達30 km。
小峪礦煤層具有自燃的特點,需要有針對性地在采空區、密閉和采區回風巷的位置,布設束管監測設備,不間斷地對有可能發生火災的區域,進行監測。
根據井下特點和設計方案評估,將監測機房設在調度室,束管共有8 種,即:24 芯、13 芯、12芯、8 芯、7 芯、6 芯、4 芯和單芯,其中24 芯用于地面到進風井底一段,13 芯用于進風井底到203巷口,12 芯用于203 巷口到303 盤區口,6 芯用于303 盤區綜采工作面,6 芯用于404 盤區綜采工作面,7 芯用于402 盤區綜采工作面和密閉,301 盤區布置1 條4 芯束管(圖2)。經計算,束管監測最長距離為4.5 km。
在敷設束管時,需要避開高壓電纜。同時要考慮管道中積水,選擇在低洼處安裝分路箱,及時進行濾水。
束管監測系統安裝完畢后,每天對井下氣體進行化驗分析,對每項檢測數據進行對比篩查,并將檢測結果上報。
在8405 綜放工作面進、回風順槽分別各布置3 束帶有保護套的束管,2 個束管監測取樣點間距初步定為40 m,埋入采空區最遠取樣點距工作面為120 m,即當第一路束管埋入采空區120 m 后停止取樣,重新安設取樣頭(粉塵過濾器) 和護管,如此循環,直至工作面采完為止。
根據兩個多月的實測O2濃度結果和“三帶”劃分標準,得到8405 綜放工作面采空區“三帶”劃分,見表1。

表1 8405 綜放工作面采空區“三帶”劃分Table 1"Three zones"division of goaf in 8405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
(1) 對井下工作面采空區氣體實時分析,為工作面采空區注氮、注阻化劑等工作提供了依據,每年可節約材料成本10 萬元。
(2) 系統投入使用以前,礦井重點古塘密閉的取樣化驗工作需人工完成,每循環一次大約需要4 d,每天有2 個工人共同完成。同時取樣周期延長,會造成漏洞。另外,人工取樣時需采集裝置、救護設備等材料全年約需5 萬元。投入使用后,全年可節約人工及材料費用共計15 萬元,同時縮短了化驗周期還提高了化驗分析的準確性。
(1) 根據小峪礦采線長且具有自燃煤層的特點,井下環境復雜,該系統不受井下各種不安全因素及條件的干擾,可以有效地保證煤礦正常生產。
(2) 該系統工作效率高,可連續循環監測和自動采樣,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勞動強度。
(3) 通過束管監測系統的應用,提高煤礦生產安全系數,增加煤礦生產天數,為類似礦井提供了有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