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源遠流芳

2021-08-31 16:50:35陳偉
廣西文學 2021年7期

最美的人間四月天,站在鳳山縣長洲鎮百樂村八龍山寨上遠眺,那嶺山、巴崗山、又里山、樂臘山層層疊疊,山勢高大雄偉,把百樂小盆地圍得嚴嚴實實,一年四季潺流不斷的小河彎彎曲曲穿越而過,岸邊花兒競相開放,田間歡響的鐵牛把春耕喜悅撒向四方,盆地邊的一個個村寨、一排排洋房給盆地鑲上金邊,偶爾雞鳴狗叫傳來,一片富足祥和景象。

山寨下就是素有鳳山“小井岡山”之稱的八龍屯,八龍是百樂村一個自然屯,村里有八股泉水噴流不息,相傳泉水由八條龍所造,因此名為“八龍”。八龍屯前,天峨至巴馬的高速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道路越來越寬闊,由三級路到二級路再到高速路,變化之快,好像轉眼一瞬間。土生土長的八龍屯人、鳳山革命先行者廖源芳,地下若有知,該含笑九泉了。民富國強,正是他們這些革命者所苦苦追求的,他們的理想已經實現,千千萬萬國民正享受他們的革命成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逐步夢想成真。

我也算個百樂人,長大、讀書、工作都與百樂相關,自小就聽到廖源芳的很多故事,也與他后代子孫中的一些人是朋友。

面對高山仰止的革命者,我能理解一個革命者的情懷,能把他寫出一二嗎?一句話,不能!只能再次老老實實到八龍屯,到他墓前,到他戰斗過的地方,到他辦學的地方,再次查閱資料,再度聽聽他的故事,用心感受,或許能寫出點皮毛。

據了解,2020年河池市共有五個行政村獲得第一批“紅軍村”稱號,其中鳳山縣長洲鎮百樂村和中亭鄉中亭村獲此殊榮。

多年來,鳳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旅游和革命教育基地的建設,當前,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抓好“紅軍村”建設管理工作,加大對革命老區支持力度,傳承紅色基因,讓老區精神代代相傳,把“紅軍村”打造成為培育紅色下一代的重要基地、展示鳳山縣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和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投資一千一百多萬元的八龍屯革命遺址建設、修復工作已經基本上完成,有八龍烈士公園翻修及八龍國民學堂舊址、蘇維埃舊址、八龍山寨、紅軍橋等建設。洋房古樹,鳥語花香,泉水叮咚,古道幽徑,八龍屯莊嚴肅穆與朝氣蓬勃并存。

八龍國民學堂舊址位于鳳山至長洲水泥路邊 ,八龍屯一個叫江鬧(壯話,熱鬧的意思)的平臺上。占地一畝多,幾棵差不多兩百歲卻依然綠意盎然的老香樟樹立于校門兩旁。樹下擺放著當時學員用來鍛煉的石鎖、舉重石器及石磨等。校門邊刻在石碑上的校訓、校歌,現在讀起來依然讓人激情澎湃。校訓:擁護共和我輩之責,興師起義誓滅國賊。地處中華落后邊陲、蠻荒之地,卻有如此鴻鵠之志,實在了不起,該校訓見證了當時熱血沸騰的革命者理想情懷。

校歌歌詞:莘莘學子 ,精誠團結,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革命英雄,是革命先鋒,再接再厲,繼續革命成功。同學同道,始終先死,勿忘今日本校。以血灑花,以校作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現在把校歌吟唱,革命者憂國憂民志向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很難理解我爺爺,放著殷實的家業不守,放著縣長不當,為革命付出一切,只能說是理想信念讓他義無反顧去革命。”廖源芳的孫子,鳳山縣水電公司原副經理、已退休的廖慶鵬先生說。廖慶鵬先生退休后致力研究八龍革命、爺爺廖源芳和父親廖熙英的革命故事,他現在是八龍革命史的主要解說員。

廖源芳父親廖訓減一生勤儉持家,為人開明,頭腦靈光,小有家業,但吃過很多沒有文化的虧。因此,對自己孩子要求頗為嚴格,送他們外出求學,學文化、學本領。

廖源芳作為家中長子,自然被父親寄予厚望。作為家族最聰明的孩子,廖源芳不負眾望,先后在縣里私塾、南寧等學校學習了一身本領,也在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做小生意,接觸了不少外地風土人情,逐步傾向革命。1914年,他回到家鄉,開始組織農民武裝。1916年與韋拔群到貴州講武學堂學習,1918年學習畢業,拒絕貴州省宜北縣知事(縣長)職務,毅然決然回到家鄉鬧革命。革命者理想比天高比海深,放在當下都沒有多少人理解,在少有人識文斷字的時代,自然讓人驚愕不已,家人辱罵也免不了。

但廖源芳還是帶著一身本領回來了,鳳山黑壓壓的天空需要他來撥亮,八龍屯宗親需要他、鳳山貧苦農民需要他,引領他們走向一個美好未來。

1923年2月,廖源芳創建了八龍勞動學堂,培訓婦女骨干,開展革命宣傳,讓很多婦女認識到什么叫“男女平等”,要推翻男女不雜坐等封建陋習。1925年12月,根據革命形勢發展,勞動學堂改名為國民學堂。聘請韋秀明、王子雄、廖慶華、廖訓凱等擔任教師,廖源芳兼任校長。培訓全縣區、鄉農運骨干和積極分子二百八十多人。教授《“五四”運動》《俄國十月革命》《帝國主義侵略史》《農民協會章程》《社會發展史》《俄國革命史》《蘇俄概況》《經濟學常識》《婦女問題》和外地農民運動經驗等,大部分教材是韋拔群從廣州農講所帶回來的翻印資料,通俗易懂,針對性強。也有軍事操練,學唱《國民革命歌》《國際歌》,外出發動群眾等。

學員當中有廖源芳親弟廖源立、廖源洪、廖源琛,堂兄弟廖源富等八龍屯人。學校房子是廖源芳發動家人、宗族建起來的,教學使用教具、教師伙食與工資都由廖源芳想辦法解決,學員免費學習。家庭好點的學員帶來點米,貧困學員則不用帶,全家男女老少為學員舂米煮飯,一時間八龍屯熱鬧非凡。

小小學堂凝聚著希望、孕育著黎明,每個學員就是一把火、一把刺刀,點向全縣、刺向黑夜。在他們的發動下,農民協會在全縣各地猶如雨后春筍紛紛冒出,農民赤衛軍也紛紛成立,由此掀起了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土地革命高潮。

當年,都說:東蘭拔哥,鳳山源芳,兩人是親密戰友,是老庚,是東蘭、鳳山革命雙雄。了解他們得先看看他們的簡歷。

韋拔群(1894—1932),壯族,曾用名韋秉吉、韋秉乾、韋萃,廣西東蘭人。1926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卓越的農民運動領導人、百色起義領導人之一、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領導者之一。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韋拔群被叛徒殺害于廣西東蘭香刷洞,時年三十八歲。

廖源芳(1880—1931),字萱城(后改先行),壯族,廣西鳳山縣人,鳳山革命先行者,193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七軍第三縱隊副官長、紅七軍二十一師六十三團團長,1931年6月因叛徒告密,在鳳山縣隆維峒遭敵人伏擊犧牲,時年五十一歲。

廖源芳年長韋拔群十四歲。壯族打老庚的一般都是年紀相仿、志趣相投的人。與一個年長十四歲的人打老庚,當時韋拔群怎么想,年齡讓韋拔群可以稱叔的廖源芳怎么想?不得而知。

1915年2月,韋拔群慕廖源芳名望,過巴馬西山來鳳山會晤廖源芳。得知消息,廖源芳也激動不已,早早到鳳山縣城迎接韋拔群。

在郎里村廖月林的引路下,韋拔群如約而至。

返回八龍屯,路經鴛鴦湖時。韋拔群面對相隔三十多米一清一濁(水一樣清,因水草的色澤產生視覺差異)噴涌而出的兩股泉水,最終匯合成河,奔騰不息地流向遠方,便對身邊的廖源芳說,我們不是很像這兩股泉水嗎,為了革命,走到一起,革命不成功誓不休。廖源芳也若有所思。

為了迎接韋拔群,前一天,廖源芳的叔叔廖訓安領著眾人上山,發揮火藥槍的威力,獵取了兩頭野豬。

當晚,兩人在八龍屯促膝長談、徹夜未眠。翌日,在父老鄉親的見證下,在高大的香樟樹下,兩雙大手緊緊握到一起,倆人互拜為兄弟結為至交,攜手一起融入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

能者為大。廖源芳放開年齡上的那點尊嚴,心甘情愿跟隨著韋拔群,支持著韋拔群,從一同參加討袁護國戰爭,進貴州講武堂學習軍事,參加“改造東蘭同志會”,率隊與韋拔群領導的隊伍清算了土豪地主韋龍甫,三次攻打東蘭縣城,趕走了縣知事蒙元良和大土豪韋龍甫,到支持韋拔群在東蘭武篆巴學村的北帝巖(后改稱列寧巖)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再到一起參加鄧小平、張云逸等領導的百色起義,韋拔群任紅七軍第三縱隊隊長、廖源芳任縱隊副官處處長等,兩人都形影不離,一起學習、工作、戰斗。

值得一提的是,在創辦列寧巖農民運動講習所時,廖源芳拋開山頭主義思想,不顧鳳山革命也需要很多資金來維持運轉,回家賣牛賣田,傾其所有,籌措一百塊光洋投入講習所建設。也許有人說一百塊光洋值幾個錢呢,放到現在,換作人民幣也沒有多少錢。當時,最值錢的一頭母牛就值三塊光洋,在那個時局混亂、匪患橫行、苛捐雜稅繁重的社會,農民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家里養有一兩頭牛,但很多家庭連一頭牛都沒有,勞動都靠雙手,一百塊光洋就是三四十頭牛的價值,在當時價值之大、作用之大可想而知。

后來,兩人都為革命犧牲了,都因叛徒出賣而犧牲。

“我太祖廖源芳兄弟四人,還有他堂兄弟四人都為革命犧牲了。”現為鳳山縣鄧廖(鄧廖一家)氏宗親會長廖克群說,末了他補了一句:“我最恨叛徒、漢奸。”

是啊,偉人毛澤東為了新中國成立,包括愛人楊開慧在內的十多位親人犧牲了;韋拔群也有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十多位親人為革命而光榮獻身,放眼全國,革命者誰不為了推翻三座大山、為了打鬼子,付出巨大奉獻、巨大犧牲?!

蘇維埃舊址位于八龍屯坡斜(壯話,土地神住的地方)的地方,是一個平臺土坡,四周高大的自力木樹、楓樹等古樹圍繞,視野開闊,四處景色盡收眼底。前兩年,政府在舊址上建了一幢兩層紀念館和一個名叫“聚賢亭”的涼亭,占地三畝多。紀念館前,從左至右立有龍顯達、廖訓安、廖源富、廖源芳、廖熙英、廖源秋、廖訓德等革命志士的半身塑像。當年,這里是鳳山縣蘇維埃辦公地點和聯絡處,在這里,廖源芳與他的戰友們指揮了一次又一次戰斗,以八龍屯為根據地,四處出擊敵人。

據記載,1919年,廖源芳率領長里區八龍鄉青壯年五十多人參加鳳山縣巴旁村拉威屯瑤民首領鄧卜才(又名鄧仁善)組織的“瑤黨起義”,廖源芳親任瑤黨軍師,出謀獻策,攻破了鳳山縣城。1921年秋,廖源芳到東蘭參加韋拔群發起的革命同盟,加入“改造東蘭同盟會”。會后,在長里區八達鄉舉行鳳山首次革命同盟會,提出“支持改造東蘭同盟會,實行社會革命”的主張。1922年10月28日,廖源芳秘密組織鳳山的陳天經等十多名進步青年,到東蘭武篆銀海州參加韋拔群組織的“九九同盟”大會。會上,與會者殺雞飲血,宣示同盟,提出“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等口號,決定建立“農民自衛軍”,以保護民眾,打擊民團、劣紳等反動勢力。1923年春,廖源芳以八龍為據點,在鳳山各地發動農民群眾購買槍支彈藥,建立有五百多人的農民自衛軍,親任總指揮。同年10月20日,廖源芳率領該隊伍到東蘭參加第三次攻打東蘭縣城的戰斗。

1925年,韋拔群派農講所學員廖源芳和東蘭縣黃大權等人回鳳山,發動農民革命,建立農民協會,組織農民自衛軍。1926年12月,鳳山縣在央峒鄉建立鳳山縣農民協會辦事處,廖源芳任主任。1927年2月,鳳山縣農民協會正式成立,廖源芳任鳳山縣農民協會主席。據民國《鳳山縣志》記載,1925年全縣人口為62364人,全縣多數人都參加農民協會。農民協會組織能力之強、動員能力之強,可謂少有,鳳山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在縣農民協會領導下全縣人民進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一時間,貧苦大眾喜氣洋洋,地主惡霸則如喪考妣。廖源芳還以八龍鄉為共耕社試點,為土地革命的實踐進行探索。

當時,八龍屯青、少、壯年踴躍參加革命,最小的僅有十五歲。以賣田賣地、賣耕牛和油茶林地等換取銀票,再購買七十多支槍三千多發子彈,有七十多人加入縣農民自衛軍,成為韋拔群領導的右江農民自衛軍第一路軍第三團骨干。

1927年8月15日,廖源芳率領農軍第三團與桂系軍閥黃明遠部戰于久加,擊斃敵軍連副一名、士兵數人,農軍傷亡五人,迫使黃明遠部退回鳳山縣城,不敢侵犯蘇區,保護了蘇區人民。為了對付敵人的搜捕,廖源芳帶領部分暗殺隊,在鳳山天峨等地,鎮壓土豪劣紳,襲擊小股敵人。1928年11月,在牙蘇民、黃大權率領的東蘭農軍配合下,廖源芳率鳳山農軍兵分三路圍攻盤踞泗務巖、拉托巖、隆恩巖的龍顯才民團武裝,農軍英勇奮戰,攻破匪巖洞,擊斃龍達宏、龍顯和、龍達元等民團首領數人。1929年12月11日,廖源芳率領鳳山農民赤衛軍六百二十四人參加鄧小平、張云逸領導的百色起義,其中八龍青年四十七人,鳳山五百多名優秀青年編入紅七軍第三縱隊,廖源芳任第三縱隊副官。1930年1月,中共參里黨支部及參里區八龍鄉蘇維埃政府在八龍屯成立。紅七軍主力北上后,師長韋拔群、副師長黃松堅回鳳山與廖源芳組建二十一師六十三團,廖源芳任團長,八龍赤衛軍成為該團骨干。此間,廖源芳率部轉戰滇、黔、桂邊,堅持斗爭,指揮軍民反擊黔桂軍閥及地方反動民團“圍剿”東鳳革命根據地上百次大小戰斗,先后兩次攻破鳳山縣城。1930年8月,經韋拔群、陳洪濤介紹,廖源芳在那地(今南丹縣)加入中國共產黨。也是那年,八龍有廖源富、廖源川、廖鳳姑、韋水梅(廖源芳兒媳)四人同一天被岜暮(天峨縣)黨小組批準也光榮入黨,韋拔群胞弟韋菁親自出面主持入黨儀式,在那個黑暗時代,一個屯有四人同一天入黨,絕對少有。

八龍屯后山是一道一千多米長的山梁,山梁南端有一個凸起來的山峰,這就是有名的八龍山寨,現在已從烈士公園、國民學堂舊址、蘇維埃舊址到八龍山寨山腳都修起旅游步道,從山腳修二百多級臺階到峰頂,又沿著山梁修步道到北端,北端建起一座連接迎客松山頂名為“紅軍橋”的鐵索橋,沿山而下,又到烈士公園,讓游客轉了個三百六十度,不再走回頭路。這些建設,離不開年已九十、八龍屯人、鳳山縣原縣長鄧成老先生的努力。

無村不寨,無山不寨。當年,在廖源芳帶領下,全縣各個村屯或利用山頂,或利用險要地形,或利用山洞,建起山寨。長洲鎮百樂村一帶遺留有大大小小十幾個抗擊兵匪圍剿的山寨遺址,每個山寨都是血淚故事,其中,經過戰火洗禮的八龍山寨和砦久山寨較為有名。

1931年3月上旬,地方民團及貴州軍閥兩千多人,配有迫擊炮一門和機槍五挺對該山寨進行圍攻,紅七軍六十三團約兩百名戰士、赤衛軍一百二十人及一百五十多名八龍群眾在廖源芳的帶領下奮起反擊,結果,民團死傷一百多人,我方犧牲紅軍排長廖訓安一人。

砦久山寨離八龍屯大約一公里,位于百樂河下游河邊的石峰上,三面是十幾丈高的懸崖峭壁,崖底是百樂河沖刷而成的深潭,唯有西面崖壁較矮,架著梯子就可以上去。1931年4月,在桂軍及地方民團一千多兵力的“圍剿”下,一百多名八龍群眾及十三名紅軍戰士在紅七軍第六十三團一營副營長廖熙英(廖源芳長子)率領下退守該山寨,紅軍、赤衛軍以及百余群眾在砦久山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與敵激戰七晝夜,因無水無糧,被迫突圍。此戰,打死打傷敵人四十余人,我軍民犧牲十二人,涌現出廖熙合、廖訓德、班述妹、羅三妹等至死不降,舍身跳崖的英雄人物,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贊歌。

現在,正修建一條從八龍屯到砦久山寨的旅游道路,到時游客就不用繞道過那烘村了。

風兒乍起 ,沙沙作響,落葉、花瓣四處飛舞,恍若遠去的刀光劍影迎面撲來,讓人驚心。閉上眼睛,建設高速路機器的轟鳴聲,猶如當年的槍炮聲隱隱約約傳來。草長鶯飛,青紅相間的野楊梅掛滿枝頭,野草莓漫山遍野地紅,各種山花爭奇斗艷,蹦跳的松鼠溫柔得讓你忍不住想要帶回一只,撲棱的山雞也讓你尖叫莫名,不知名的鳥兒動聽放歌。山頂俯瞰,山腳一片新農村氣象,水泥路接東屯到西寨,排排洋房掩映林間,層層梯田層層綠,遠處的八龍水庫和穴追水庫猶如仙人墜落人間的兩塊玉佩熠熠生輝,潤佑生靈,好一幅氣勢磅礴意境幽遠的山村水墨畫。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七軍主力部隊北上,鳳山許多優秀男兒一路向北,北上有廖源芳親弟廖源立等八龍子弟多人,很多人在北上中犧牲、失蹤。鳳山縣鳳凰區巴追村(今屬大化瑤族自治縣)的黃冕昌,1925年開始從事農民運動,同年11月,與廖源芳一起進入東蘭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回到家鄉鳳凰后,積極發動群眾組織農民協會,建立農民自衛隊,并任自衛隊大隊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與廖源芳一起參加百色起義,任紅七軍第三縱隊第一營第二連連長。1930年11月,隨紅七軍主力北上,先后任紅二十師五十八團連長、營長、團長。1934年11月,為保證主力順利北上,紅軍經歷了長征途中傷亡慘重的湘江之戰,有一百三十多名鳳山籍紅軍戰士參加湘江戰役,負責殿后阻擊敵人的鳳山籍紅五師十四團團長黃冕昌和一百零三名鳳山籍戰士壯烈犧牲。為了革命的勝利,鳳山子弟血灑疆場。

主力部隊北上后,廖源芳服從安排,留在后方,廖源芳在紅二十一師副師長黃松堅的領導下,日夜在鳳山、凌云等地進行組建六十三團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組建工作順利完成,全團轄一、二、三營和一個獨立營。他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再一次得到韋拔群的肯定。1931年1月中旬,廖源芳率六十三團第一、二營趕赴東蘭龍峒圍攻當地土匪頭目韋肇科,擊斃韋肇科,匪眾紛紛投降,為民除了一大禍害,當地群眾無比歡欣。

虎父無犬子。廖源芳育有四女一男,孩子們在父親的影響下,都加入革命隊伍。特別是長子廖熙英,自小受到父親的影響,早早參加革命,參加大大小小戰斗,戰功赫赫,鳳山幾個有名戰斗都離不開他的指揮。有八龍屯人、鳳山縣民委原主任、退休老干部鄧品的詩《緬廖熙英兄》,高度評價他英勇善戰的一生。

悍勇熙英善武裝,一生戰斗展鋒芒。

迂回萬里驅熊豹,鏖戰千山斬虎狼。

夜襲邏樓驚敵膽,晨潛坳上奪機槍。

東征西討傳捷報,赫赫威名震四方。

1947年10月,廖雪翹接任國民黨鳳山縣縣長。上任伊始,廣西省政府批準送給鳳山一批槍械充實縣警裝備。12月18日,廖雪翹派鄧世亨率二十名縣警、十三名民夫前往柳州領運槍彈。鳳山游擊大隊通過內線獲得情報后決定在久隆村果布坳(后稱久隆坳)上設伏,截奪這批武器彈藥,充實游擊大隊裝備。12月27日拂曉,縣游擊大隊大隊長廖熙英率直屬排二十八人槍在果布坳口設伏。下午,縣警運槍隊進入伏擊圈,廖熙英一聲令下,游擊隊開槍射擊,當場打死縣警一人,其余縣警倉皇逃命。不到十分鐘,戰斗結束,游擊隊共奪得馬克沁重機槍一挺、七九步槍九支、子彈十擔(一萬發)、其他軍用物品三擔。這一仗,震驚了整個黔桂邊區,此后,機槍一響,縣警就心驚肉跳,龜縮不敢出城門。從此,久隆坳奪槍寫入右江革命史冊。

1948年在北山(“北山”亦“北區”)保衛戰中,在廖熙英、黃景墀組織領導指揮下與敵軍激戰了三天三夜,打到彈盡糧絕,打死敵軍二十五人,傷三十多人。同年在巴樓阻擊戰中,廖熙英率領鳳山主力大隊三個中隊和巴馬西山部隊共二百多人,與百色保安副司令陳樹森率領的保安隊及縣冬防隊五百多人戰斗,激戰兩天兩夜,敵人傷亡二十多人,此戰勝利,大振了主力大隊的聲威,鼓舞了民心。也是同年,在板均反“圍剿”戰斗中,廖熙英率領游擊隊一百六十多人武裝配合板均民兵組織三個分隊,分別占領坡王那兵、那哎、內外板羊各個制高點,與國民黨省保安隊何剛營長及縣民團一千多人激戰四天,打死敵軍連長一人、士兵二十多人。

在解放鳳山縣城、霞里攻堅戰等戰斗中,廖熙英都充分發揮一個指揮者的作用,為鳳山解放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

1931年夏,環境變得更加險惡,六十三團雖有三個營的編制,但已不滿員。廖源芳帶領部分人員從鳳山轉戰到東蘭的巴奧、砦浪一帶山區打游擊。同年6月,廖源芳在鳳山縣隆維峒開展工作。他與警衛員廖熙文、號兵小何及兩名戰士到隆維峒的一座大山腳下三戶人家走訪,可是屋里空無一人。當走出門口時,廖源芳抬頭看見山坳上聚集著一百多人。他便向人們喊道:“我是廖源芳,父老兄弟們別害怕,我們是除暴安良、為民除害的。請大家趕快下來……”話音未落,對面溪邊樹林里突然響起槍聲,廖源芳應聲倒下,右大腿動脈中彈出血不止,傷勢很重。原來,曾參加過紅軍的鄧鵬和韋榜科已叛變,當他們得知廖源芳行蹤后,便通知敵人派兩名土匪到樹林埋伏。槍響后,山坳上的土匪蜂擁而下。廖熙文抱著廖源芳走出三十多米的竹叢,廖源芳流血過多難以開口說話,只解下彈袋和手槍交給廖熙文。廖熙文匍匐在田坎邊還擊。敵人狂喊著“不用開槍,活捉廖源芳”沖過來。廖熙文開槍,把一個匪徒打死,另一個被打成重傷。敵人見勢不妙,不敢前進。廖熙文趁機背起廖源芳迅速滑下河溝,一口氣跑了十四五里路,才與營救隊伍相遇。當到砦桂屯時,廖源芳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戰友們懷著悲慟心情在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為廖源芳舉行追悼會,后把廖源芳埋在廖氏家族的墳山上。

2008年7月24日,鳳山縣人民政府在其出生地八龍屯修建“廖源芳烈士陵園”。陵園占地半畝,位于“八龍革命烈士公園”右上方的一個小山丘上,由紀念墓、紀念亭、園門、圍墻等設施構成。還建有八龍其他烈士的墓。

為紀念廖源芳,為紀念百樂村和八龍屯眾多犧牲的革命者。2007年3月,鳳山縣人民政府通過多方籌資等方式,興建了頗具規模的“八龍革命烈士公園”。八龍革命烈士公園總面積三千六百多平方米,建有高達十三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紀念亭、休閑亭、陳列室、文化長廊、石圍欄、景觀燈塔等設施。

“八龍革命烈士公園”位于八龍屯迎客松山腳下,山頂上的松樹,據說是廖源芳從貴州帶回的松樹苗種下的(當時鳳山沒有松樹),一共四棵,長得高大挺拔,郁郁蔥蔥,可惜的是由于遭受雷劈,只剩下一棵了,雖是獨樹,卻也傲然山頭,頂天立地,就像烽火連天的歲月,堅持到最后都是最堅定的革命者。

作為鳳山革命發祥地的八龍屯,在廖源芳的帶領下,有五十人參加紅軍,一百三十多人參加赤衛軍,全屯五十二戶四百二十五人,為革命犧牲一百七十七人。

此后,公園得到不斷修繕。2014年6月,建成八龍革命詩詞碑林文化長廊。加拿大華人詩聯、中華詩詞學會、廣西詩詞學會、廣西十四市詩詞學會及京、津、冀、閩、黔、桂等地詩人贈詩二百五十多首,精選一百一十二首詩詞刻入碑林,革命詩詞碑林長廊有一百多米長。

2015年11月27日,鳳山縣在八龍屯舉行廖源芳烈士誕辰一百三十五周年座談會暨八龍革命碑林詩詞文化交流會活動,來自區內外書法家、詩人、作家、攝影家等各界人士參加活動。通過舉辦廖源芳同志誕辰一百三十五周年座談會,旨在號召全縣干部群眾深切緬懷廖源芳的生平業績,追思和學習他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不懈奮斗的崇高品質和始終不渝的革命精神。

拾級而上,瀏覽石碑上詩文、革命者詩詞話語和紀念碑一個個名字,讓人心靈又一次震動,又一次受到洗禮。

有廖源芳革命誓言:一定要堅持革命,團結各族抵制外邦,要奮起戰斗,不怕犧牲。

有韋拔群的詩《號召青年當紅軍》:

勞動群眾快快醒,參加革命當紅軍。

八龍青年的同志,應將重擔挑在肩。

個個練成鐵石堅,就等來個南霸天。

紅軍不怕苦和難,定把反動都肅清。

這些振奮人心、慷慨激昂的話語依然振聾發聵。當年八龍兒女就是在這些話語號召下拿起鐮刀、斧頭、土槍干革命的。

也許收集不全,烈士紀念碑上只刻有一百〇四個烈士的名字,其中犧牲連、營、團級干部七人,班、排級干部十九人。他們有的埋在山野,有的尸骨無存,有的北上失蹤,有的連名字都沒留下。但他們都融入祖國的大好河山里,依然為祖國添綠增枝。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戰火早已漸行漸遠,追憶廖源芳等革命前輩的輝煌業績時,無不使人感到可歌可泣,正是他們用生命燃起了農民革命運動的烈火,用鮮血染紅了右江這片熱土,用忠骨增添了鳳山幾分榮光,他們用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抒寫了一首蕩氣回腸、感天動地、震驚歷史的英雄史詩!

在八龍,人民可以觸摸到中國革命艱辛、曲折的風雨歷程,可以觸摸到一個個為勞苦大眾翻身解放而奮不顧身的英雄生命,可以觸摸到那個時代跳動的脈搏,感受到精神的力量,看到這些精神所折射出的偉大光芒。

新中國建立以后,八龍屯從十六戶人家發展到現在四十八戶三百多人。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八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如今全村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整潔、美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安居樂業,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村民物質生活不斷改善,家家戶戶入住樓房,人均住房面積三十平方米。網絡電視走進每家每戶,大部分家庭已經裝上網線,進入網絡時代。人們出入不再步行,全屯有摩托車四十五輛,小車、貨車二十多輛,人均年收入六千元以上,已步入小康生活。

八龍子女人人奮發向上,帶著紅色基因,很多孩子從八龍走出大山,功成名就,有學者,有官員,有致富帶頭人……

據八龍隊長介紹,全屯具有高中文化三十五人、中專文化二十人、大學文化三十三人、研究生五人、博士生一人、留學生一人。

紅色八龍,已成為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革命精神洗禮的基地。如今,節假日,各級黨組織、群眾紛紛來到這里,緬懷革命先輩,回顧黨的光輝歷程,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鳳山有名的景點巴崗古寨(廣西境內規模比較大、保存比較完整的宋代古建筑遺址)、百樂坳霧海(被稱為鳳山的“小黃山”)等景點就在百樂。而巴臘猴山景點與百樂近在咫尺。相信旅游業將成為百樂村一條致富產業,八龍屯人民也將更加富裕。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我們對英雄的每一次凝望,都是一次初心的叩問;我們對歷史的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靈魂的洗禮。精神所在,就是血脈所在,就是力量所在。讓我們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奮發向上,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注:此文參閱了《鳳山縣志》《韋拔群傳》《丹霞影山》《八龍詩歌集》等文獻,得到廖源芳后人廖慶鵬、廖克群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謝過。不妥之處,也敬請海涵。

【陳偉,曾用名陳醉,壯族,廣西鳳山縣長洲鎮人。有文章在《廣西文學》《當代廣西》《三月三》《微型小說選刊》《雜文選刊》《小小說選刊》等上百家報紙雜志上發表。系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員。】

責任編輯 ? 韋 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天天综合网色| 日本不卡在线|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婷婷亚洲视频| 婷婷伊人久久|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成人免费看|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导航|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69精品在线观看|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毛片网站|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广东一级毛片|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999国产精品| 婷婷午夜影院| 亚洲天堂777|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99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99这里只有精品6|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全黄毛片|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www.日韩三级|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国产你懂得| 99re视频在线|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91青青在线视频| 无码内射在线|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手机在线| 2021国产在线视频|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亚洲| 婷婷伊人久久|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色图|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