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江陰是我國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000億元大關的縣域之一。任職江蘇省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剛滿一年的許峰對這片熱土充滿感情和希望。
“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勇做“排頭兵”,在許峰看來,要義在提升目標追求、探索發展新路,“底氣”則源于在新征程上體現江陰速度、展現江陰效率、呈現江陰成就、展現江陰作為。
“江陰給我最大的感受便是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正義的精神始終在激蕩著。”從無錫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到無錫市監察局局長、市紀委副書記,再到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作為土生土長的江蘇人,許峰不僅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對江陰更是有著滿腔的愛與熱忱。
任職一年,讓許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江陰正在致力于轉型升級工作。他告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實事求是地講,江陰的城市建設和城市地位不太相稱。江陰產業結構較重,要持續進行轉型升級,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在生態環保方面,江陰也面臨著較大壓力。”
在轉型升級和生態環保雙向結合上,作為江陰市的排頭兵企業,以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產業為核心,集清潔能源集中供熱產業、水環境治理產業、碳基生物有機肥產業、化工新材料產業于一體的雙良集團表現可圈可點。去年9月在對雙良集團進行考察時,許峰就曾指出,江陰未來的產業布局一定是和整個產業基礎、人才基礎、平臺基礎和高校資源優勢相結合。“雙良在深耕主業的同時,圍繞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進行拓展,產業方向走得很對,希望新時代雙良能繼續高舉創新驅動大旗,不斷提升發展質效,為江陰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談及未來發展戰略規劃,許峰思路明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速推進,江陰將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
從去年在江陰舉辦的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大會,到今年6月的首屆長三角(江陰)現代中藥大健康產業創新峰會,江陰主動融入長三角的行動不斷。幾經革新升級后,江陰一處老紡織廠也終于蛻變為長三角(江陰)數字創新港,并在不久前被確立為工信部、江蘇省重點項目,?2個工信部平臺、1個省級重大創新載體、2個國際創新巨頭……短短幾個月時間,已有18個國家級平臺和一流科創項目在此落地。
“當好區域一體化發展領跑者,樹起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江陰樣板。”據許峰介紹,江陰正全面實施“南征北戰、東西互搏”戰略,奮力實現新一輪創新發展的“千鳳還巢”“花開滿園”。
如今的江陰,已然成為全國縣域經濟的一面旗幟。面對好成績,許峰坦言,江陰的發展關鍵靠兩支隊伍,一支是干部隊伍,另一支是企業家隊伍。“干部隊伍是‘領頭羊,企業家隊伍是‘壓艙石,兩者缺一不可。由此,在即將展開、加強的工作中,做好、抓好兩支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
對于企業家隊伍,許峰表示,去年8月江陰市委市政府曾號召全市黨政企外出學習考察,就是想傳遞一個信號——江陰將全力以赴支持企業開拓視野、創新發展。在他看來,江陰能有今天的殷實家底、縣域地位,廣大企業家居功至偉,不僅創造了無比豐厚的物質財富,更為“江陰精神”賦予了蕩氣回腸的新注解。
對于干部隊伍建設,他同樣高度重視。自去年11月起,江陰開展了“三轉一提”學習活動,目的就是要讓機關干部通過培訓,轉變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
在此過程中,許峰感受頗深。他分析稱,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要用“三轉一提”來聚力應對,把“產業更高端、創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的美好愿景加快鋪展成江陰大地上的現實圖景。
許峰指出,要順勢而動,促進“三轉一提”再深化,要堅定不移轉思路,不為成績所累,堅決從盲目樂觀自信中轉出來,縱向比不足、橫向比差距,始終保持爭先進位的“空杯心態”;不守僵化教條,堅決從條條框框束縛中轉出來,敢闖敢試、敢作敢為,少說“不能辦”,多想“怎么辦”;不做井底之蛙,堅決從狹隘地域局限中轉出來,堅持“一盤棋”思想,確保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在第一時間得到堅決貫徹落實。
同時他表示,要多措并舉轉方法,善用自身優勢、政策紅利、改革辦法和市場手段,謀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功,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要馳而不息轉作風,永葆“舍我其誰”的擔當情懷、“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奮斗情懷、“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情懷、“只留清白在人間”的廉潔情懷,不負韶華、不負江陰,用實打實的服務指數,贏得企業的發展指數、群眾的幸福指數和社會的點贊指數。
如何讓兩支隊伍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江陰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許峰認為,這不僅需要企業勇挑重擔,更需要全市各級干部奮勇爭先,積極做好招商引資、項目推進、產業提升、園區建設等各項工作。同時,江陰市企業家協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當好全市企業家的娘家人、守護人、代言人。
對于被評選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許峰心潮澎湃,“這是至高的榮譽。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時刻,我能有幸獲評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接見,心中分外激動。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干部,到江陰所做的工作還剛剛開始,這份榮譽是屬于‘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的全體江陰人民的。”
同時,許峰表示,“這是全新的開始,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江陰是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成績屬于過去。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團結帶領178萬江陰人民,依托長江經濟帶,面向太湖科創灣,深度融入長三角,聚焦奮進‘十四五,努力使未來的江陰產業更高端、創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繼續加強對金融風險的把控,加快轉型發展的步伐,推進城市的有機更新,推動華西村進一步深化改革……一項又一項工作被提上了江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日程。許峰表示,“我相信假以時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江陰定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