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人

“古有梧桐,鳳凰來棲”,桐鄉因古時滿城遍栽梧桐樹寓意“梧桐之鄉”而得名。
2014年,桐鄉迎來了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跨越千年的古鎮文化與引領未來的網絡文明,在這里融會貫通、交相輝映。2020年,桐鄉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3億元,成功邁進“千億俱樂部”,數字經濟也成為桐鄉騰飛發展的核心驅動。
今年3月,桐鄉召開全市經濟工作大會,將產業發展格局優化為“1+3+1+X”。打頭的“1”即數字經濟。會上,中共桐鄉市委書記齊力明確提出:“將數字經濟放在桐鄉經濟建設中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引領地位、核心地位,將數字經濟確立為桐鄉的地標產業,舉全市之力進行打造。”
這一表態奠定了數字經濟在桐鄉經濟工作中的“C位”。
“梧桐鄉是鳳凰家”。圍繞數字產業鏈,企業紛至沓來。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20年,數字經濟企業數由355家增加至2443家;規上數字制造業產值從49億元增長到164.12億元;規上數字服務業營收從1.98億元增長到9.16億元……幾年間,桐鄉交出了一份數字經濟的“高分答卷”。
“梧桐鄉”為何能成為“鳳凰家”?機制體制、交通區位、數字基建等工作必不可少。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后,桐鄉市成立了互聯網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高地,釋放烏鎮峰會紅利效應。2018年底,桐鄉市第十四屆黨代會三次會議以全會文件形式通過了《關于加快“數字桐鄉”建設的決定》,將“數字桐鄉”建設作為“四個桐鄉”之首,同時成立“數字桐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數字經濟發展局,數字經濟推進職能得以進一步強化。
為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桐鄉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互聯網經濟實施意見》《桐鄉市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工業互聯網、未來工廠、機器換人、企業上云等數字經濟類項目。此外,聚焦智慧安防、智能計算、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等產業,桐鄉還先后建設投用了數字經濟小鎮、“直通烏鎮”世界互聯網產業園總部、智能計算產業基地、智慧視覺物聯小鎮等一批數字經濟園中園項目。
再加上桐鄉位居滬蘇杭的地理中心,通過打造杭州、上海、蘇州1小時交通圈,深度吸引長三角地區的資金、人才、技術入駐桐鄉。
湖州南潯古鎮向東、蘇州吳江桃源鎮向南,走過太師橋就是桐鄉烏鎮。作為嘉興、湖州與蘇州三地交界處,烏鎮核心區的承載能力尤為重要。2017年,桐鄉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將烏鎮的區域面積從68平方公里擴大到110平方公里,從而擴大其對周邊區域的影響力。
浙江首個大型超算中心“烏鎮之光”超算中心、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二級節點……桐鄉推進的三大“新基建”,每一個都在縣域層面具有開創性意義,為各項數字經濟項目提供支撐。
招商干部十張嘴,不如客商一句話。如今,客商在選擇投資時,愈來愈注重政府的工作效率、服務水準以及當地的人文環境,而對他們來說,以“數字經濟”為金名片的桐鄉,正是一片充滿發展機遇的沃土。
“回想之前我們的三次會面,那天晚上大家一起吃的一碗羊肉面印象特別深刻。我們選擇落戶桐鄉,不僅是因為這里是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主辦地,更是出于營商環境好,政府很務實。”鑫柔科技董事長江建國回憶起與烏鎮的接觸過程,心生感慨。
鑫柔科技是一家研發、制造和銷售新一代柔性金屬網格觸控傳感器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的研發位于美國硅谷,擁有上百個金屬網格技術的發明專利;其柔性觸控器件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工控和車載等領域,目前全球僅有4家企業生產。當時,江建國正為這一項目落地失敗而苦惱。
原來,這個項目此前已經在長三角一個城市簽約落戶,但出于一些原因,對方城市承諾的一些條件沒有及時兌現,導致其項目不能盡快建設。
作為江建國的朋友,烏鎮智庫創始人張曉東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向他推薦了烏鎮。2019年1月,江建國第一次來到烏鎮考察。
“和很多城市接待客商不同,烏鎮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招商人員沒有任何客套和寒暄,直接帶我去看了三個烏鎮已經收回的閑置廠房。在我提出要求和想法后,烏鎮方現場就給出了可以兌現的條件。”江建國說。
當天中午,雙方甚至沒有坐下來吃一頓飯,江建國就離開了烏鎮。臨走時,江建國提出想要一份廠房的圖紙。當天晚上,烏鎮的招商人員連夜加班把圖紙發給了他。
同年2月下旬,在桐鄉的邀請下,江建國再次來到桐鄉。當天,桐鄉全市召開對接會,商務、經信、金融辦等相關部門一把手與他直接交流,對項目落地的相關事宜進行溝通。江建國提出第二天上午10時再與烏鎮方面進行會談。
第二天早上8時,烏鎮的招商人員提前與相關部門圍繞客商可能提出的問題進行內部協調,利用2個小時時間,打通了該項目落地的相關技術問題,上午10時,他們準時與江建國見面交流。
這次見面,雙方談了10個半小時。晚上8時30分,基本把相關問題全部敲定,此時,大家才想起沒有吃飯。在烏鎮招商人員的邀請下,江建國和招商人員在路邊一家面館吃了一碗羊肉面,結束了一天的談判。
一周后,江建國帶著團隊再次來到烏鎮,進行第三次深入洽談后,最終這一總投資過百億的項目確定落戶。
而今,兩年過去了,其投資5億元建成的第一條生產線,每年產能為100萬平米,可以做成2000萬片10英寸屏,每片10美元,大概價值2億美元。根據規劃,該項目未來將在桐鄉共建6條這樣的生產線,產能有望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