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考生
1917年,毛主席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論及“體育之效”直指“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同時,此文還進一步闡釋了身體強弱的變化規律: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所以“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我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個人身體如此,國家的強弱難道不也是這樣嗎?在新時代,吾輩更要肩挑重擔,奮發自強。
毛主席一生熱愛登山、遠足和游泳,重視體育運動,并將自身體魄的鍛煉上升為人格意志的完善與磨礪,一生堅持冷水浴。袁隆平院士喜歡游泳、排球、廣播操等,年輕時甚至在不少游泳比賽中奪冠,身強體健。鐘南山院士從小就喜歡運動,如足球、籃球、跑步等,耄耋之年的他肌肉緊實,完全吊打一片年輕小伙。從他們身上,能看到體育鍛煉帶給人的深深影響。作為青年的我們更應拒絕“躺平”!我們還應看到,不僅是個人,于國家而言亦是如此,都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中。
強弱并非永恒不變,而可相互轉化。萬事萬物都在不斷運動變化中,蘇軾在《赤壁賦》中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如此看來,一切皆變,唯變化不變。秦王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卻也“一夫作難而七廟隳”,一代梟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后也湮沒在歷史的煙云中……回望百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偉大成就。從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真正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百年櫛風沐雨,朝乾夕惕,而今春華秋實,碩果累累,我們由弱到強,歷經苦難,百煉成鋼。
強者濫用其強,終可為弱。曾經的康乾盛世榮極一時,自恃其強,沉迷于“天朝上國”的美夢,蒙蔽了進步的雙眼,終被鴉片戰爭的炮響轟開了國門,走向滅亡。揆諸當下,美國恃強凌弱,不斷挑起國際紛爭。不負責任撤軍而使阿富汗民眾承受災難,通過拙劣把戲制造謠言抹黑中國,火上澆油致使巴以沖突難平……美國的濫用其強,也會轉為至弱。
相反,弱者不必自悲,堅定自強、砥礪修為,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每個人都恰逢其時,肩負使命。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要鐵肩挑重擔,吾輩當自強!那時,妍森必將果滿華夏也!
1.辯證思考,內容充實。本文采用辯證式思考,探討了“體育之效”的內涵,提出“強弱并非永恒不變,而可相互轉化”的觀點。本文作者知識積累深厚,典型事例信手拈來,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論證效果。
2.思路清晰,結構完整。文章論點鮮明,圍繞“勞動雕琢時代品質”的中心論點,思路按照“引——議——聯——結”的順序展開,思路清晰,結構完整,讓論述層層深入,富有說服力。
3.語言靈動,富有意蘊。文章善于運用長短句,語言靈動。文章融議論、抒情于一體,情辭懇切,啟人深思。多處引用,彰顯意蘊。語言功底過硬,表達流暢老練,整散句的使用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點評人: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