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鵬
沈南鵬??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攜程網創始人
我在做創業者的時候,有兩個心得: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商業模式是正確的,是能走出來的。如果創業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根本沒有機會去說服站在桌子另外一邊的投資人。其次,要做盡可能的每一分努力,也許坐在桌子另外一邊的人只有3%的概率會給出投資,創業者也要用“有100%的機會對方會投資我們”的心態來說服對方,每一分努力都不能放棄。
投資這個行業里有一點非常重要,叫做合伙人文化。在投資決策里面,是沒有老板的,也不應該有老板,不管是合伙人還是剛加入公司一周的經理,他們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都可以同時被選擇,只有這樣一種文化,才能在一個投資里面做出最好的決策。
紅杉中國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只有兩三位合伙人,團隊成員也只有十幾個。那個時候我們強調兩點:第一個是專業化;第二個是給創業者賦能,當時主要聚焦在風險投資領域。
16年間,我們演變了很多,比如從投資階段來講,是一個全站式的投資。我們有種子基金,有風投基金,有成長期投資,有并購投資,一直到一級半、二級市場。全站式打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協同效應。
最早的時候,我們十幾個成員,一半以上是投資團隊。現在我們有將近兩百個員工,大部分屬于職能部門,即為被投企業提供賦能的團隊,從人力資源、IT到媒體公關等等。如果沒有這樣一些職能部門,所謂的賦能就流于空談。只有真正地投入,才能給被投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紅杉資本16年來沒有改變投資對象的篩選標準。說起來很簡單,只有三個方面,但具體做起來的時候,會發現每一點都很難下判斷。
第一,是對創業者的判斷。成功的、偉大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一個鮮活的優秀創業者的面孔。當一家公司已經成為行業巨頭的時候,給出判斷容易。但如何能夠在早期比如說在種子期和A輪階段,就判斷出這位創業者是不是下一位王興或者張一鳴,這永遠是一門藝術,很難拿數字去量化。
第二,是行業的規模有多大。成功的企業都非常有“企圖心”,但關鍵是,它得在一個“好”的行業里,只有天空才是它的限制。我們投資時應該關注那些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十幾年以前,我們開始研究中國的電商,那時候就意識到,這將會是一個超大行業。但有些行業可能我們在早期未必有這個直覺。另外,還有些行業處在快速演變的過程中,所以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超前思維。
第三,是商業模式。有些商業模式天然地容易形成競爭壁壘,很快就能把一些后來者擋在外面,從而成功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有些則容易同質化,比如傳統的制造業,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技術壁壘比較低,你能起量我也能起量,最后就變成價格的競爭。
長期主義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難。我個人有這么兩點心得:第一,長期主義的另一面是抵御短期的誘惑,而人性往往讓我們更傾向于尋找短期的利益。今天很多行業很熱門,不加選擇進行投資的話,短期內也能夠賺錢,那我們做不做?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對投資人和企業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選擇。
第二,理智誠實很重要,但首先要做到“誠實”,要誠實地去面對自己投資的成敗。很多人對已經投資的企業往往會有一種偏愛,會自動忽視一些負面的信息,而且往往這些信息和我們投資人的感性認知是不一樣的。
因此,作為投資人來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事求是,不要忽悠創業者。當忽悠的動作成為一種習慣,到后來就是在忽悠自己。另外,投資決策如果能夠按照事實和數據說話,就能夠得出一個更優的分析,這樣的理性分析能夠讓投資人堅持長期主義。
什么是好的創業方向?“創業公司要做什么”確實是很重要的事情,這是第一選擇。最理想情況下,有兩個思考的方向,第一,創業者本身喜歡這件事,這是最重要的;第二,是這件喜歡的事情,本身有足夠大的空間。
我認識張一鳴的時候,對他即將要做的事情也心存疑慮。因為他要做的事情具有巨大的風險,沒有人做過,他想通過互聯網把新聞、故事、圖片聚集在一起,根據每個人的不同喜好推送給用戶,張一鳴認為這樣的產品有它的發展空間。
當時我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在他第一次融資的時候,我沒進行投資。我們做了很多審慎的調查工作,作為投資人我很理性,我們去拜訪了很多他的競爭對手,發現所有的大公司都要做這個產品,新浪、搜狐、小米、騰訊等等都要做,所以我們合伙人討論以后,感覺這個市場競爭太激烈了,張一鳴這么一家小公司,沒有機會。
作為投資人,我們有時候太聰明了,做了太多理性的思考。所以在他進行A輪融資的時候,我放棄了,而在后來的九個月里,他證明了我們當時的決定是錯的。
世界上偉大的思想、能夠影響到人類的思想,無一不是深入思考的結果。
我認為王興、張一鳴、黃崢等新生代企業家,有很多共通性。第一,他們極其專注市場化驅動,都是從某一個產品開始聚焦,然后在這個產品里面做到極致完美。可能他們到一定規模會延展,但顯然首先是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然后擁有一個非常市場化的團隊。
第二,他們是長期主義的實踐者,而且非常有進取心、企圖心。創業者有多大的心,有多大的抱負,就能夠成就一個多大的事業。
第三,他們尊重商業規則,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又重塑了很多行業的規則。這是非常令人欽佩的。
此外,盡管有些公司今天還沒有走出國門,生意還在國內市場范圍以內,但我們認為,今天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都具有國際視野,這種國際視野和思維會為他們在很多商業決策上提供了最后的決策判斷依據。
彼得·德魯克曾經闡述過“創造性模仿”的企業戰略。回頭看,我們會發現攜程、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和同時期的一批企業,都是這一戰略的受益者。這其中隱藏著最根本的企業家精神:洞察以及創新。
2005年,我們創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時候,就非常看好中國的長期發展潛力。我們投資的許多企業,如美團點評、今日頭條、唯品會、大疆創新、貝達藥業、華大基因、中通快遞、蔚來汽車等等,都已經是其所在領域的創新典范,并長期活躍在中國經濟舞臺的中心,有些公司甚至呈現出領導世界產業格局的實力與潛力。
創新也可以視為實踐企業家精神的一種工具,它的驅動力在很多時候源自市場結構的變化與人群的認知變化,這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出現的市場機遇。
真正卓越的企業往往是另辟蹊徑,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模式,打造和定義一個全新的行業。“第一性原理”既是優秀科學家研究方法論的共同特征,也是成功企業家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論,馬斯克將“第一性原理”闡述得很清楚,這種思維路徑往往是科學和商業創造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