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耀??領教工坊聯合創始人,前惠普大中華區總裁
我們曾經有過很多紅利,不管是市場機會、政策紅利,還是土地、人工成本等其他紅利。隨著這些紅利逐漸消失,靠機會賺錢的可能越來越少,我們唯一能夠控制,能夠用來迎接未來挑戰的,恐怕還是企業的組織能力。
強化企業組織建設,迎接未來各種不同機會,以及不可預測的挑戰,是中國企業的新階段。在改革開放40年里,我們發現停留在一定規模、且經過努力但長期不能突破瓶頸期的企業特別多。
而能夠持續增長的企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商業模式,如果商業模式不是在目前的大賽道里,很難取得增長,少數幾家企業能夠成功,是因為科技的改變或者是客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二是同樣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的增長戰略。三是組織能力,戰略落地靠的就是企業的組織能力。
企業要想改變商業模式并不容易,但戰略和組織能力可以培養。關鍵是,戰略和組織能力如何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組織能力。戰略是天然的洞察力和遠大的目標。想要實現戰略目標,就需要組織能力的配稱。給我們帶來經營績效的紅利是組織能力,什么叫做組織能力?組織能力就是集體執行力。通常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管理的復雜性和難度會隨之增加。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希望組織既專業又有執行力,既有速度又靈活高效,我們經常說“一分戰略九分執行”。所以,企業最大的挑戰不是戰略,而是用何種方法把戰略具像,形成團隊共識,將企業戰略落地執行。
管理的本質。企業的規模越大,單個成本越低,但組織的復雜性所帶來的管理成本反而要上升,這就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為組織能力無法承受激增的管理成本。
組織想要壯大規模、提升效率必定要分工分層。但是如果整個組織不能協作,是不能產生績效的,所以如何讓團隊高效協作是管理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管理就是要整合“分”與“合”兩種力量,“分”是為了效率,“合”才能夠產生績效。
管理的終極目標就是克服組織規?;膹碗s性,打造高效職業化的組織,有效面對不確定性和規模的復雜性,創造組織紅利,這個是我對管理的定義。
齊心高效組織的四個維度。第一,共識。共識是最難的,公司的使命愿景價值觀以及戰略,需要公司上下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第二,高效。想要提高效率,克服組織復雜性,就要用統一的方法論、統一的管理工具。我們強調共訓,老板跟高管一起上課,用同樣的方法論,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職業化。養成良好的運營習慣,很多企業缺乏良好的運營習慣,而職業化最重要的就是做應該做的事,并把這些該做的事變成組織的習慣。
第四,團隊凝聚力。團隊有凝聚力,相互信任和信賴,是齊心高效組織的要素,也是我們希望能夠協助企業打造的組織。
組織健康。組織想要取勝有兩個重要能力:組織聰明和組織健康。大部分企業都在談組織聰明,即各種商業模式。而組織健康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要素,從松散型的機會驅動,轉型成戰略驅動、齊心高效協同化的組織,是組織紅利時代需要關注的焦點。
TMT(Top?Management?Team,高層管理團隊)對于企業的成長和突破至關重要。TMT是企業的核心高管,是企業里最重要的發動機,是帶領企業變革非常重要的力量。
管理就是要整合‘分與‘合兩種力量,‘分是為了效率,‘合才能夠產生績效。管理的終極目標就是克服組織規?;膹碗s性,打造高效職業化的組織,有效面對不確定性和規模的復雜性,創造組織紅利。
打造公司的健康組織,TMT就要形成共識,形成凝聚力,用統一的工具來管理公司。整個TMT團隊攜手,才是高績效的組織。戰略和組織的關系是業績突破的核心,企業想要變革創新,就要改變需要改變的地方,而改變就要結合組織能力,TMT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TMT領導管理力有五個重要維度。
聚焦關鍵目標能力。我們要知道如何選擇目標,因為戰略本身是對未來的假設,有很多不確定性,需要我們做出一個選擇。TMT管理首先要聚焦目標,把目標變成關鍵任務——戰略。戰略的核心要義是對未來機會的假設,辨識出階段性最有價值的地方,并聚焦資源取勝,這就是戰略突破點。一般而言,有四個關鍵戰略目標:
第一,定位戰略目標。未來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公司,哪里是公司的戰場,這需要我們來界定。定位戰略是界定戰場和明確差異,決定著我們如何與眾不同,以終為始,讓大家形成共識。
第二,財務戰略目標。財務戰略目標是如何用財務績效衡量定位的結果。用什么樣的財務績效來說明定位戰略的成效。沒有財務指標,戰略是沒辦法判定的。
第三,業務戰略目標。財務指標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收入和利潤。所以,業務戰略目標是我們如何找到最重要的突破點,能夠創造最大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第四,核心競爭力目標。想要基業長青,就要找到企業的護城河,也就是核心競爭目標,讓別人難以復制。
四大戰略目標每個都是既有定性,也有定量。定位戰略用來界定戰場,明確差異,業務戰略是在戰場里面如何創造收入和利潤,核心競爭力就是讓別人難以進入我的戰場,財務戰略來評價整個戰略成效。
管理就是要整合‘分與‘合兩種力量,‘分是為了效率,‘合才能夠產生績效。管理的終極目標就是克服組織規?;膹碗s性,打造高效職業化的組織,有效面對不確定性和規模的復雜性,創造組織紅利。
“一分戰略,九分執行”,只有目標,沒有執行,戰略便是空談。我們需要將戰略目標分解,因為目標如果不能分解執行,落地難度就很高。這時,可以用GSA管理導圖的方法論來做目標分解,分解到可管控的每一個動作。
GSA管理導圖是一個戰略執行方法論。G代表GOAL(目標),S代表STRATEGY(戰略),A代表ACTION(行動)。我們先找到戰略目標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然后將目標拆解,逐個尋找執行路線,通過不斷地管理目標,最終達成我們要的結果。通過管理A(行動),S(策略)就會動起來了,最后G(目標)就有了結論,只有A(行動)是可以直接管控的。
變革領導管理能力。領導管理能力對企業的經營績效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領導管理能力與企業戰略一定要配套。
首先,建立共同的領導管理信念。領導管理信念會決定行為特征,領導行為驅動企業績效。只有能夠持續達成績效目標的領導行為才是有效的。
如何用信念影響他人?如何讓團隊愿意按照我們制定的戰略前進?愛因斯坦說,以身作則不是影響他人的主要方法,而是唯一方法。理念必須要有對應的行為,才能夠真正影響團隊,深化領導管理理念,所有TMT成員管理行為才能達到一致。
其次,根據戰略調整管理能力。選擇對未來假設最有價值的突破點,然后利用GSA管理導圖,把目標控制到可控的小事上,通過每周推進,一步一步完成每年的大事。
最后,管理要根據戰略做調整,特別是領導管理理念、思想以及對應的行為,通過固化培養和管理整個TMT團隊。
關鍵崗位辨識能力。公司不是每個崗位都一樣重要,關鍵崗位是對企業戰略和經營績效影響最重要的崗位。公司不僅要盤點人才,還要盤點崗位,知道關鍵崗位的數量以及空缺人數。關鍵崗位要評估戰略執行與經營績效的相關性,以及人才稀缺度,把關鍵人才放在關鍵崗位上,企業戰略就有很大的落地機會。
強化人才選用能力。人才永遠是最重要的,企業發展的重要核心是怎樣強化在人才上面的選用力。企業發展有兩個階段,一是起步階段,從0到1,尋找創業合伙人;二是發展階段,從1到N,要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人才選用在戰略過程里最難的就是第二階段。核心人才的管理是一把手非常重要的工作。
打造團隊協作能力。人才選用上要精心挑選,同時也要花時間打造齊心高效職業化的組織。做好組織凝聚力有五個做法:一是角色分工;二是建立信任;三是掌控沖突,沒有沖突是不好的,但是負面沖突更不好,我們要有建設性的沖突;四是愿意做出承諾,除了承擔責任還要能夠交出成績單;五是關注公司總體經營結果。
因此,TMT的領導管理能力,就是從聚焦最有價值的地方做戰略規劃,用GSA管理導圖展開,找出對應的領導管理能力,然后從崗位上辨識與戰略相關的關鍵崗位,選人看人用人,最后讓人才有效協作。TMT的領導管理能力才是整個公司戰略管理上面非常重要的事。
第一,管理是永遠的藍海,只有管理是可控的,其他都是不可控的。
第二,管理是系統工程。戰略要落地,不能只有戰略規劃或者所謂的戰略解碼,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只有計劃就可以解決的。
第三,管理需要時間和毅力,不能一蹴而就。管理不是今天做,明天就能看到結果,要得到組織紅利必須要有定力。
卓越的管理是反人性的,做戰略就是這樣,把每件事都做好,把人才、崗位、領導管理能力、協作像鍛煉身體一樣,一天一天努力做,企業必然會帶來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