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森 張蕾 景浩 蘆文倩 張二滔
摘 要:疲勞駕駛是影響交通安全的頭號“殺手”。特別是在高速公路發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疲勞駕駛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達40%以上。由于疲勞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往往是在駕駛人毫無預見性、且未采取主動避險措施的情況下發生的,往往導致車毀人亡,損害后果十分慘重。當今許多重大傷亡事故中,交通事故所占比重最大。車禍已經成為致使人類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治理交通事故,降低傷亡人數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案件中,因為駕駛員困乏、疲勞駕駛而造成的死亡率超過50%。
關鍵詞:汽車駕駛;疲勞駕駛;危害
1 疲勞駕駛的危害
駕駛疲勞是指駕駛員在長時間連續行車后,產生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的失調,出現視線模糊、腰酸背疼、反應遲鈍、動作呆板,使駕駛機能下降的現象。駕駛疲勞將使駕駛員的注意、感覺、知覺、思維、判斷、意志、決定和運動諸方面受到影響。疲勞狀態是一種不定量的狀態,在不同時間、不同個體情境下,疲勞產生的程度也不同。疲勞狀態產生以后,駕駛員疲勞的表現形式,可以通過駕駛員的自我感覺或主觀體驗來反映。疲勞駕駛是安全行車的大敵,在這種狀態下進行駕駛作業,駕駛員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會消極地對待工作,反應能力下降,判斷易發生失誤,操作也常常失準。在駕駛過程中,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并不一定同時產生,有時身體并不感到疲倦,而單調的駕駛環境反而使其心理感到疲勞;有時長時間駕駛,雖身體感到十分疲倦,但卻由于多變的緊張駕駛環境,又使其心理上仍能堅持駕駛。
2 疲勞駕駛的成因
2.1 環境的因素
人體生物節律的影響或者道路條件的影響都可能引起精神疲勞。數據表明,午后13點至16點,凌晨2點至6點是交通事故多發時段,在這兩個時段,一般人的生物節律都處于低潮,大腦更易轉入休息狀態。駕駛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較長時間行駛,由于操縱動作少、車速基本穩定,疲勞感就會明顯上升,出現視覺模糊、昏昏欲睡的現象;環境因素涵蓋范圍很大,主要包括路面狀況、天氣變化、車內外環境等。在人群擁擠、車輛密集的市區道路上駕駛,駕駛員需要頻繁地換擋、剎車等,消耗極大的體力、腦力以應付復雜的車況、路況,精神高度集中容易引發疲勞。在彎曲的盤山公路上行駛,由于視距過小,坡長彎多,需要駕駛員的動作準確敏捷,不能出差錯,稍有不慎,便是車毀人亡。在這樣的高強度的精力消耗下,駕駛員很容易因精力衰竭而疲勞。 如果道路太過平直,路邊景物變化不大,駕駛員會因為太過單調而心情過度放松,這種狀態同樣十分危險,這時駕駛員會由于心情放松而對突發狀況反應不及,手忙腳亂,甚至發生操作失誤,導致車禍發生。
2.2 駕駛員自身因素
睡眠的好壞,與駕駛疲勞有著直接的聯系。睡眠是駕駛員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進行休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有關專家認為15%的車禍是由于睡眠不足引起的,其中有一半的交通事故是司機由于睡眠不足6小時而引起的。造成駕駛員睡眠不足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主觀原因造成的,也有客觀原因造成的。娛樂過度引起的睡眠不足。在我們駕駛員隊伍中,有的駕駛員喜歡夜生活,甚至徹夜不眠,如:打麻將、看電視、跳舞等娛樂活動,造成睡眠不足。駕駛員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駕駛員個人對交通信號的識別差異和駕駛員個人的生活習慣等方面。曾有人對部分交通標志進行過問卷調查,發現年輕的沒有受過很好教育的且較低收入的駕駛員,與相對年長的受過較好教育的且收入較高的駕駛員相比,前者對交通標志的認知理解能力要明顯低于后者。同時還發現駕駛員對目前的交通標志的認識有著嚴重的問題。駕駛員能正確識別的標志只占總數的五成到六成。年齡較大的駕駛員對標志的識別與駕駛經歷有著密切聯系。但是對于女駕駛員來說,這個似乎并不適用,駕駛經歷對她們認知交通標志關系不是很大;對男駕駛員來說,有十年駕齡及更高駕齡的人,對交通標志的認知理解要明顯優于駕駛經驗相對較少的駕駛員。總的來說,男性對標志的認知要優于女性。再者就是駕駛員的個人習慣。身為一個駕駛員,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精力。
3 汽車駕駛中疲勞駕駛的防范對策
3.1 加強宣傳教育
在高速公路易發交通事故路段增設安全設施。除完善常規的標志、標線外,在高速公路的橋梁、長下坡坡頂、連續坡道彎道處的中央隔離帶上設置太陽能雙面雙色暴閃燈,來車方向施劃多道減速震蕩帶,增設“危險,易發交通事故”反光標志牌,以物理方式提醒駕駛員注意交通安全。通過電視、報紙、網絡、微信、郵件、條幅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疲勞駕駛的成因和嚴重后果,與重點運輸部門和企業聯合開展預防疲勞駕駛活動,爭取單位和家庭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理解駕駛員這個體力腦力勞動強度大的職業工作,科學安排其駕駛次數、駕駛時間和駕駛速度,為駕駛員配備必要的音響設備和解乏藥品,對駕駛員敲響警鐘的同時進行減負,營造出社會共同參與預防和制止疲勞駕駛的良好氛圍。
3.2 采用信息化等先進技術預防
駕駛員在疲勞時,其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形勢判斷能力和對車輛的操控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非常容易產生交通事故。所以,疲勞駕駛是當今交通安全的重要隱患之一。為此,很多研究機構與廠家都希望推出能夠預防疲勞駕駛的設備,希望能夠快速搶占汽車市場,但由于研發難度大,效果不理想,軟硬件成本高,直到如今也只是在極少車型上有相關系統,如豐田和沃爾沃的一些高配車型。對于疲勞駕駛,可以采用駕駛疲勞輔助技術來進行預警。
3.3 保證充足休息,注意合理飲食
睡眠是人體機能休養生息、恢復體力、減少和消除疲勞的最佳途徑。駕車前的一晚,一定要好好睡一覺,特別是在高速公路長途行車前,駕駛員必須盡量保證足夠的睡眠。如果發現自己已經有超過1星期的失眠癥狀,務必找醫生咨詢一下。出車前不要精神太過興奮導致睡眠不足,造成駕駛中出現暫時性的大腦空白,而引起事故的發生。駕駛員應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要節制夜間的娛樂性活動,保證睡眠的時間,提高睡眠質量。特別要注意行車在外,不要因趕時間而放棄睡眠。
3.4 適時保養維修車輛
定期給車輛內部做好清潔,也可以有效減少積碳對車輛的損耗, 如果積碳累計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使汽車不能正常的行駛,不過,這種情況也只會發生在汽車使用了很長時間,或者是很長的公里數之后才會發生,通常來說,只要做好定時的維護保養,在加油時定量添加一些去除積碳的保養液,還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積碳的產生,并且很好的保護汽車的, 有很多的油液是灌裝在這些零部件里面的,不過對車輛非常了解的人來說,不管是車輛長期停放還是短時間行駛都會給車輛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并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來監管駕駛員的疲勞駕駛,所以對疲勞駕駛的預防歸根結底還在于駕駛員本身,只要駕駛員心中裝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學會自我提醒、自我警示、自我調節和自我緩解、自我解除的能力,并落實到行動上,近年來,各地汽車交通事故多發,造成了大規模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人身傷害,給個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和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陳強.關于疲勞駕駛危害及預防對策的研究[J].才智,2015(03).
山西朔州 中北大學朔州校區 0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