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淑 向強文 羅超
要被公眾認為優秀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說白了總得要有幾把“刷子”才行。這不,重慶巨能川九公司的劉永紅就是憑著他那“四把刷子”成為了公司一張亮麗的“名片”。
1978年出生的劉永紅,200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工作二十多年的他,從一名普通技術員逐步走上了管理崗位,如今他是五陽項目部、黑龍關項目部經理及黨支部書記,高級礦建工程師及公司副總工程師。近年來,他本人及項目部獲得能源集團、巨能集團、川九公司優秀項目經理、優秀共產黨員及創效發展獎、十佳項目部等十余個獎項。
“一個項目要干得好,除了技術過得硬,還要創造利潤才行,所以成本控制也是關鍵。”對于項目管理,劉永紅是這樣解讀的。
“我們人手本來就緊張,為什么還讓我們來加工?”“是呀,三個掘進隊鋼筋梯子梁用量這么大,為啥不買成品梯子梁,現在把‘算盤’都打到我們頭上來了。”2018年4月6日,黑龍關項目鉗工隊長繆驚偉給工友們傳達調度會指示時,引來了李小偉、王朝勇等鉗工的抱怨。
原來,為控制材料成本,劉永紅在會上安排鉗工隊負責鋼筋梯子梁的加工制作,并納入考核管理,工人們覺得工作量突然增大,所以很是抱怨。繆驚偉邊安撫工友邊統籌安排日常工作和新增的加工任務。
第一個月考核結果出來時,劉永紅告訴繆驚偉,你們自制加工工作為項目部節約了10多萬元,按考核規定,每人收入可增加1000元左右。繆驚偉聽后小跑式地沖向工友們轉告好消息。
事后,鉗工王朝勇碰到劉永紅,主動向前打招呼,并高興地說道:“劉經理,你這‘金算盤’打得好,不僅讓項目部節約了費用,還讓我們包包也鼓了起來。”
“現在我們一直是自制加工梯子梁,不僅每年為項目部節約100多萬元材料成本,我們多了這筆‘外快’,工作也有了干勁。”繆驚偉說。
“這是誰扔的?”劉永紅撿起地上一顆8毫米的螺釘,大家互相看了看,見沒人回答,劉永紅沉下臉說:“雖然這顆螺釘看起來不值錢,但還可以用嘛,如果每個人都大手大腳,一年下來這筆浪費也不小。”
“是不是‘摳’病又犯了,平時看著大大方方的,沒想到這么不起眼的小東西也讓劉經理如此心疼。”掘進二隊彭李跟幾個工友私下嘀咕著。2021年5月10日,在五陽項目部又發生了一樁“摳門”的逸事。
其實,在劉永紅身上,“摳門”的逸事還很多,這些都只是一小部分縮影。近年來,他管理的項目成本費用都在逐年降低,2020年,黑龍關項目成本費用降低了5%左右,五陽項目成本費用降低了3%左右;2021年上半年,兩個項目部的費用降比已控制在5%左右。
2010年10月,劉永紅在擔任石圪節項目經理時,同時擔任黑龍關項目經理;2013年11月石圪節項目完工后,他又同時擔任了五陽和黑龍關項目的經理;2015年9月~2017年5月又兼任了小保當項目的經理,每個項目之間的距離都在200公里以上。這些年來,他就在這四地之間來回奔跑。
“劉經理同時管多個項目,不僅要會用‘分身術’,加班加點更是常態,工作時間對他就像皮筋一樣,可以拉長、再拉長。”司機程波說。
2011年11月15日深夜兩點多,劉永紅的電話突然響起,石圪節項目的安全副經理蹇福建在電話里急促地說,井下15110工作面發生了冒頂事故,有兩人被壓,現在生死不明……劉永紅像觸了電似的從床上彈了下來,襪子都來不及穿,急匆匆穿上衣服就邊跑邊安排蹇福建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邊跑邊叮囑他一定要科學施救,全力搶救傷員,他三分鐘不到就飛奔到了停車場,馬不停蹄從黑龍關趕往石圪節項目。一路上,他通過電話遠程指揮搶險,并不停詢問救援進展情況。
“王朝勇,這邊再來幾個人,這幾個石頭太重了,不要用手搬了,快去把千斤頂拿出來……”到達現場后,劉永紅立即下井增援指揮。因救援措施得當,經過8個小時的艱苦救援,兩名被困人員成功獲救。
“辛苦劉經理半夜跑一趟,簡直太嚇人了,我以后一定要遵守安全規定……”獲救工人劉平則心里很是愧疚。
“現在好好養傷吧,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訓,但這次事故絕不姑息,必須按規定處罰相關責任人。”劉永紅的語氣關切又嚴厲!
劉永紅在工作上除了能吃苦以外,思想觀念超前,敢于在鋪滿荊棘的礦山道路上大膽探索,大膽嘗試,并率先在井巷施工向煤炭開采的轉型上走出一條新路,闖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2013年下半年,黑龍關煤礦因受外部因素影響,礦井被停建,造成川九項目部施工的井巷工程無法進行竣工結算,近兩個億的工程款回收出現了巨大風險,井下設施設備也將面臨巨大損失,這給公司的經營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
劉永紅說:“我作為項目經理,看到如此大筆工程款無法確認能否收回,焦慮得飯吃不香,覺睡不好,總覺得有一塊石頭壓在我心頭。”
在山西打拼多年的劉永紅,有很強的市場前瞻性和洞察力,他說像這種水文地質簡單、低瓦斯、好煤質的煤礦市場前景很好,停建就是浪費資源,如能恢復生產,不僅工程回款有希望,還能解決富余人員,于是他主動出擊與業主溝通恢復生產。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多的反復溝通協商,2015年8月終于迎來了一線曙光,礦井獲準恢復生產。
然而,因停產兩年,一線作業人員大量流失,同時缺少啟動資金,復工又遇到了困難和挑戰。但劉永紅并沒有氣餒,他想如果能用我們現有的資源,并以公司轉型發展為契機,在繼續做好井巷工程施工的同時,又向下延伸產業鏈,幫助業主采煤,這樣整個煤礦就能盤活了,公司今后在潞安市場的生存空間也會更大,路也會越走越寬。
他的這種超前意識得到了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和認可,在公司的幫助下,又經過了長達半年多的洽談,終于與業主達成了互利共贏的合作協議。
2017年7月10日,11601綜放工作面首次開采,日產量達3000噸。隨著采煤技術和生產設備的不斷提高,產量逐年增長。截至2020年累計產煤近400萬噸,2021年預計將突破180萬噸;工程收款也逐步向好。
2020年春節,黑龍關項目部原定于2月4日復工,但突發的新冠疫情讓員工無法返崗,生產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劉永紅稱,如果晚一天復工,進度就要拖延一天,所以我們“等不起,慢不得,也坐不住”。在家心急如焚的劉永紅一邊用電話與業主溝通,一邊到社區開具健康證明。
2月7日早上7∶00,劉永紅獨自駕車啟程返崗,那時全國實行封閉管理,他幾經周折才“闖”過了四川、陜西、山西每個疫情“卡點”。
“我從重慶趕回來籌備復工,現在就差一步之遙了,麻煩你放我通行吧。”“不行,村里有規定,外地人一律不準進村。”劉家莊村值守人員果斷阻止了劉永紅的通行。
晚上8∶00左右,劉永紅剛到達項目部村口時,看見“防疫期間外地人一律不準進村”的標語橫在路中間,他減速下車,手拿著健康證明向值守人員耐心解釋,無論怎么“求情”,值守人員堅決不放行,半個小時過去了,天越來越黑,肚子越來越餓,無奈之下,劉永紅用電話向業主和當地政府求助,最終同意由業主出具書面擔保放行,當到達項目時已是晚上9點多,他泡了從車上帶來的方便面填飽了肚子。
回到項目后,他一手抓復工,一手抓防疫。一邊與政府和業主溝通,一邊部署復工和防疫措施,并安排了職工私家車于2月18日、20日、23日分批次將170名員工護送到崗。
“在家里著急得很,好在劉經理安排‘專車’護送我們。”2月18日,工人王守炳、景云峰坐上返崗“專車”時感慨萬千!
為了規范隔離,劉永紅組織春節留勤人員迅速改造了175間隔離室,35間樓房隔離山西本地員工,140間板房隔離其他省市員工。
“劉經理想得太周到了,不僅有獨立隔離室,還有專屬保溫桶,每個桶上寫有名字,由專人送到我們門口。”掘進隊長劉小江說。
2月28日,項目部正式復工,掘進隊和采煤隊開足馬力追趕工期,生產很快就步入了正軌,采煤量每天達5000噸左右,巷道掘進每天約28米。2020年,該項目不僅搶回了疫情損失的工期,產值達1.2億元,并超額完成了計劃任務的105%;同時收款超億元,上繳公司利潤達五千萬元。
“目前,五陽和黑龍關兩個項目的生產進度已超計劃任務,下半年將繼續發力,卯足干勁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當談到2021年的任務指標完成情況時,劉永紅的回答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