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鴻儒
【摘? ? 要】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作為重難點部分,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以及新教育理念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其次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其有效的實踐策略,發表了自己的教學觀點和見解。
【關鍵詞】生本理念;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3-0080-02
Research on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hinese Education Concept
(Tianshui Changcheng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China) XING Hongru
【Abstract】In the new era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art,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hinese core literacy.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to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econdly, combined with its own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its effective practical strategies, it expresses its own teaching views and opinions.
【Keywords】Student-based concept;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al strategies
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的本質不僅是引導學生感知和探尋語言文字背后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在解讀閱讀文本的時候,經常會用自己的意志代替學生的體驗,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和權利,只是傳授學生一些回答閱讀問題的套話,而忽視了學生對閱讀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為此,在弘揚真實、自由,突破模式化思維的新語文教育理念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育理論和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以正確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深入感受閱讀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初中階段的學生閱讀水平和基礎相較于小學生而言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同時閱讀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就目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部分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只知道站在講臺上講,一味注重“傳道授業解惑”,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學生一直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根本無法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同時也感受不到文學對自身情操的熏陶。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不到有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批判意識也嚴重不足,達不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
二、新教育理念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指導意義
在目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習慣性地以自我為教學中心,讓學生被動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閱讀,既缺乏引導又缺乏啟發,根本無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閱讀質量大打折扣。而新語文教育理念的推廣與實施,則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有效轉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觀點,加強教師對學生主體性的認知,引導學生開展深層次的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和情感體驗,這對于正處于人生發展重要階段的初中生來說非常重要。
三、新語文教育理念視域下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營造輕松的閱讀氛圍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就像歌德曾經說過的那樣,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在跟一位高尚的人對話,通過閱讀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洗滌學生的心靈,推動學生健康成長。而對于耐性明顯不足的初中生來說,在新語文教育理念視域下,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沒有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的情況下盡情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從而真正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不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
為此,學校可以整合年級語文教師,統一安排閱讀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的機會,而活動的開展地點不一定要在教室,也可以是在操場上、閱覽室、大樹下,為學生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可以摒除外界的喧鬧,選擇一個僻靜之處,靜下心來慢慢享受閱讀的時光。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閱讀水平、興趣愛好等,為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的碎片時間,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新課改對學生的語言積累和閱讀量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初中語文教師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因此在新語文教育理念下,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并為其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資料,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需求,以直擊學生心靈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真善美。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搭建閱讀交流的平臺,組織學生開展詩朗誦、故事會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汲取他人的優秀經驗,進一步完善自身的語文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新課改中關于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求學生閱讀量超過400萬字,且必須具備獨立的閱讀能力和豐富的閱讀積累,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語感。而正如古人所言:“授之以魚,可享一餐;授之以漁,可享一生。”在新語文教育理念的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能夠擺脫對教師的依賴,自主完成有效的閱讀。
如,略讀法,即快速閱讀,適用于具有某種需求或目的的選擇性閱讀。而精讀法,則需要學生做到手、眼、口、心、腦相互配合。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精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閱讀內容進行標注,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點帶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讓學生可以快速、準確地把握閱讀文本的核心,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在細致研究、剖析和品味中領悟文本的核心內涵。不同的閱讀文本和不同的閱讀需求,決定了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閱讀效果。
(四) 推動學生個性化閱讀
教育的本質就是使學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將學生塑造成同樣的模板,因此,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成為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與感悟,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對閱讀文本的內涵及思想情感形成不同的認知與體驗,使語文閱讀極具個性化色彩。同時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閱讀的空間,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引導學生將語文閱讀與自身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幫助學生突破自己的閱讀瓶頸,實現自身的個性發展。
(五)完善閱讀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在新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年齡特點的限制,大部分學生的心理都比較敏感脆弱,教師的評價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基于此,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閱讀體驗和閱讀效果等進行綜合、全面、有創意的評價,同時督促學生更加用心學習和閱讀。為此,在新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削弱教學評價的比較功能,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發揮教學評價的診斷和練習功能,幫助學生明確自身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中進行針對性的完善與改進。并且將學生的期末考試和學期表現,按照7:3的比例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進行自評或互評,并根據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或困難,進行有目的的講解和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而在這樣的教學評價中,學生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研究,在提高學生積極性、自主性和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更好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語文教育理念的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推動學生個性化閱讀、制定完善的閱讀評價機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真正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屈茜.新語文教育理念視域下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新閱讀,2020(10).
[2]陳潔.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