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斌
【摘? ? 要】小學語文課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核心課程,其核心素養受到廣泛的關注。更新教學理念,精選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完成教學目標,這是每個語文教師的任務。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更是如此。教師要立足核心素養,從語言、思維以及品質等方面積極培養學生,力求可以在語文課堂中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語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詮釋。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3-0179-02
Update teaching concept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literacy
(Yangfang Primary School, Sanjiangkou Town, Hanj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LI Zhibin
【Abstract】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core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and its core literacy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t is the task of every Chinese teacher to update teaching concepts and select teaching cont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complete their teaching goals autonomously and activel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the teach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ourses. Teachers should base themselves on their core qualities and actively train students in terms of language, thinking and quality, and strive to return the initiative to students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 so that the humanity and ideology of Chinese can be fully explained in the classroom.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Subject core literacy; Independent learning
核心素養的提出是主體教育實施的有力保障。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主體性備受關注,在如此教育形式下,我們更應該看到學生自主能力發展的重要意義。教師應該順應教育發展形勢,涵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當前,在部分學校的語文課堂上,基于現實原因或者學校情況考慮,教師很少將核心素養的幾項內容納入課堂教學的整體思路中,這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形成個性語文思維。
為此,從語文教學的延伸性與拓展性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教師只有讓核心素養真正滲透到具體語文課堂教學中,才能真正地喚醒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學習之門,如此,方能凸顯出教育之價值。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導入課程、合作探究問題、拓展延伸思考以及有效課堂檢測等環節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使學生能夠在語言、思維、審美鑒賞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產生獨特的思考,從而提升自我語文素養。文章結合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經驗,將從如下一些措施中進行探討。
一、導入課程,使學生自主閱讀文本
自主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仍然具有難度,為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情境導入課程,積極培養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學習情感,使學生的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學生在自主探求文本內容的過程中,其情感的參與至關重要。立足核心素養,將學生的主體學習才能充分展現出來是語文教師應堅持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導入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語言激發學生語言表達愿望,使自主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讓語文真正為學生而生。
例如,在《祖父的園子》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展示出主動性,讓課堂因學生而更加精彩。在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有關童年生活的場景,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逐漸被調動起來。在學生欣賞這些趣味性的圖片的時候,其對于文本的閱讀情感也被逐步激發出來。此外,教師還可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讓他們自主講述文本中動人有趣的故事,為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引導性語言開展自主閱讀活動。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同學們,請大家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聯想畫面,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畫面,好不好?”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想表現自我的欲望被激發了出來,他們在爭先恐后地表達中,自身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導入課程是課程教學的第一步,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導入,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語文閱讀中來,用心靈去體悟文本內容。對此,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為學生奠定情感基調,用更有趣的話題引入教學內容。
二、設計問題,讓學生合作交流問題
要實現學生思維的發散,教師就要為學生設計有效的問題,促使學生在文本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由此及彼,打開閱讀的新思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形式,在引導學生自主交流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學生只有不斷交流和探究,才能在語言表達中突破思維的局限性,打開他們學習的閘門,讓語文世界更加寬廣。在具體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問題的延伸性、啟發性、深刻性等角度來設計,力求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例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醒他們不要將自己的視線集中到文本的內容中,要放開眼光,以此培養學生深悟文本的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有效的問題并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讓學生能夠跳出文本內容本身的局限性,深度思考文本主旨。這節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教師可以在課件展示如下幾個問題:“1.這篇文章看出了周恩來總理怎樣的人生態度?2.你通過這個故事有什么樣的感受?3.你為了什么而讀書?4.你閱讀這篇課文后,針對你了解的那些歷史人物,你能否說一說?”在教師設計的問題下,學生展開了積極的討論,不僅其思想境界得以逐漸升華,而且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向。這樣,學生的思想品質和語文素養都能夠得到發展。設計有效的問題,啟發學生深度思考,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的語文素養,還能夠讓課堂展現大語文的情懷,這既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語文學科的尊重。
三、拓展延伸,讓學生提升鑒賞能力
拓展延伸,讓學生能夠因文本學習而學會明辨是非,懂得善惡美丑。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便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課堂拓展延伸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建設班級圖書角或者是家校合作等有效途徑,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形式,讓語文以更多無形的方式滲透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使之感悟到文本內容的多向性,感悟到學習語文的價值。在選擇拓展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關注那些充滿著正能量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人生關鍵的階段形成良好的道德評判標準,提升其的思想道德品質。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為學生設計有效的拓展延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拓展中感悟到自身的成長。教師可以在課件上展示這個啟發性問題:“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地球的生命也如此,我們應怎樣去愛護我們的地球呢?”教師可為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那些地球被毀壞的照片,使學生產生愛護地球的愿望。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深入到生活中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地球的愛。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不僅認識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其語文素養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拓展延伸是豐富語文教學內容的有效形式,而在拓展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局限于文學作品,要看到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從文本的實際內容出發,引入更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使語文凸顯出它獨有的情懷。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選擇符合學情的語文教學內容,立足于語言、思維、品質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當前語文課程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教師要立足語文課程教學的實際,呼吁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學習,提升自身的語言和思維能力。教師應用靈活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質,成就不一樣的自我。
參考文獻:
[1]白藩.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
[2]胡夢婷.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觀察,2019(26).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