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孫紹永 魯興華 劉學會 宋麗輝 鄭宗生 蔣丹 劉永剛
摘 要:中國對蝦與三疣梭子蟹池塘混養是河北省沿海地區對蝦池塘主要的養殖模式之一。本試驗在培育了中國對蝦“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的基礎上,與三疣梭子蟹“黃選2號”混養,不僅模擬了生態環境,合理利用了養殖空間,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中國對蝦“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三疣梭子蟹“黃選2號”;海水池塘
2020年我們培育了中國對蝦“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體長>2 cm),與三疣梭子蟹“黃選2號”池塘混養,提高了養殖成活率及經濟效益,現將主要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養殖用水
水源為自然海水,水源水質、用水水質符合NY 5052-2001的規定[1]。
1.2 養殖池塘
面積一般應在2 hm2以上,泥沙質底,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5 cm。水深要達到1.5~2.0 m。2019年秋季收獲之后,將養殖池內積水排干,曝曬、清除淤泥,翻耕、平整,整修池埂、閘門。清整池塘之后,一般在放苗前15~30 d,采用藥物清除養殖池的敵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攜帶病原的中間宿主。
1.3 進水
清整池塘消毒結束2 d后,開始納水,納水須經(40~60)目尼龍篩絹網過濾,首次納水1.0 m左右。
1.4 苗種放養
1.4.1 苗種選擇 中國對蝦苗種符合GB/T 15101.2-2008[2]的規定,梭子蟹苗種符合SC/T 2015-2003的規定[3]。
1.4.2 放苗條件 放苗時選擇晴朗、無大風天氣,池水透明度30~40 cm。養成池鹽度25‰~30‰,蝦苗培養池與養成池水鹽度差小于5‰,溫度差小于5 ℃。
1.5 放苗密度、規格和時間
中國對蝦苗種6萬~9萬尾/hm2,體長2 cm,2020年4月中下旬放養,水溫穩定在16 ℃以上。
梭子蟹Ⅱ期幼蟹4 500~12 000只/hm2,規格16 000只/kg,2020年5月上旬放養,水溫穩定在18 ℃以上。
1.6 運輸及放苗方法
放苗時在池邊上風口。運輸蝦蟹苗一般采用氧氣袋,使用30 L的尼龍袋。蝦苗袋裝水1/3,裝苗3萬~5萬尾/袋,充氧運輸,在20 ℃左右時可運輸10~15 h。運蝦苗袋先放入池中進行水溫過渡,后打開袋口,將蝦苗慢慢放入池中。Ⅱ期幼蟹放入浸濕的稻皮中,置于苗袋,充氧,0.1~0.25 kg/袋。蟹苗袋到池邊松開袋口,進水后,將苗慢慢放入池中。
1.7 養殖管理
1.7.1 水質調控
1.7.1.1 添換水 養殖前期以添加水為主,每次添加10~15 cm,水深控制在1.0 m左右,直到水位達到1.5 m以上。
1.7.1.2 調節水質 日常水質調控通過換水和使用微生態制劑進行。自6月中旬開始,根據池塘底質、水質變化情況,結合池水中藻相和菌相,適時使用微生態制劑進行調節,直到收獲。
1.7.2 餌料投喂 餌料投喂量見表1[4]。
配合飼料質量和安全衛生應符合GB 13078-2017[5]和SC/T 2002-2002[6]的規定。
1.7.3 日常檢測 每日測量水溫、透明度、鹽度、溶解氧、氨氮等常規水質指標。經常檢測池內浮游生物種類及數量變化。每隔5~10 d測量一次對蝦及混養品種的生長情況,并做好養殖生產記錄。
1.8 病害防控
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一旦發生病害,藥物使用要符合NY 5071-2002 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的規定[7];其中對蝦病害防控要符合NY/T 5059-2001無公害食品 ?對蝦養殖技術規范的規定[8];藥物殘留要符合NY 5070-2002 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的規定[9]。
1.9 收獲
1.9.1 梭子蟹的收獲 雄蟹在中秋節前后利用掛網,可收獲90%雄蟹。雌蟹(包括少量雄蟹)在小雪節氣前后,利用掛網進行集中收捕。
1.9.2 對蝦的收獲 9月中旬開始,采取拉網、排水收蝦的方法。水溫12 ℃以上收完。
2 結果與分析
采用“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與“黃海5號”普通苗種相比,養成規格每尾提高10.1 g,成活率提高9%,每公頃產量提高330 kg,均價提高21元/kg,每公頃產值提高57 240元,每公頃效益提高16 680元。采用“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比“黃海5號”普通苗種在養成規格、成活率、產量、均價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經濟效益顯著。
示范試驗將中國對蝦“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與中國對蝦“黃海5號”普通苗種養殖情況對比,結果對比見表2。
3 結論
通過一年的“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池塘混養試驗表明,“黃海5號”大規格苗種與三疣梭子蟹“黃選2號”池塘混養,不僅提高了養殖水體利用率,還提高了養殖成活率,獲得了大規格中國對蝦,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無公害食品 海水養殖用水水質:NY 5052-2001[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01:1-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對蝦 苗種:GB/T 15101.2-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三疣梭子蟹 苗種:SC/T 2015-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1.
[4] 唐山市農業農村局.中國對蝦與三疣梭子蟹池塘混養技術規范:DB 1302/T 511-2020[S].唐山:唐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4.
[5] 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飼料衛生標準:GB/T 13078-201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1-7.
[6] 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對蝦配合飼料:SC/T 2002-200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1-5.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無公害食品 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 5071-200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1-6.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無公害食品 對蝦養殖技術規范: NY/T 5059-2001[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01:3.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NY 5070-200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2-3.
(收稿日期: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