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文
在建筑企業自身經營發展過程中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并且有著資金回收周期長以及項目資金多的特點,容易導致一系列財務風險的發生,并且直接影響到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因此建筑企業還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通過嚴格的財務核算工作,進行現有經營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與完善。這樣才能夠實現良好的財務風險管控效果,增加建筑企業的經營效益以及市場競爭能力,為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財務核算內涵與方法概述
財務管理作為建筑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并且滲透在企業的所有經營環節之中。財務核算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建筑企業經濟核算的管理內容,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財務核算工作中需要審核后的原始憑證、會計科目以及會計賬簿等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審核,確保企業各項財務活動的開展合理性。通過財務核算工作的開展,對建筑企業的內部資金起到良好的整合管理效果,對于企業自身盈利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需要建筑企業能夠加強對財務核算工作的重視力度,幫助自身進行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與管理,目前在企業財務核算工作中所應用的核算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1.階段性核算。階段性核算作為建筑企業財務核算的重要模式,由于在建筑工程開展過程中各項造價金額在計算過程中存在有一定的滯后性,容易導致一系列財務風險的發生。通過階段性財務核算模式的應用,對建筑企業各階段的資金情況起到良好的協調與管理效果,借此保障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在進行建筑項目的階段性審核工作中,將所有施工內容分為多個不同施工階段,并能夠在結合不同建筑施工階段的特點開展財務核算工作,有效避免資金核算混亂不清的問題,實現建筑企業資金的合理配置,為建筑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2.分層會計核算。由于建筑工程項目有著資金流動性大以及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在財務核算工作中,采用分層會計核算模式,在結合建筑企業自身需求基礎上進行合理調控,隨后應用分層管理模式,對建筑企業的資金流動情況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隨后在結合了建筑企業發展成本規劃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建議。通過分層會計核算模式的應用,賦予各業務部門一定的獨立財務核算權利,讓建筑企業對各部門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明確,對于建筑企業自身資金調控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意義,對于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規避效果。
3.單獨核算。在建筑工程的造價核算工作中,通過單獨核算的方式,能夠讓總造價核算水平進一步提升,幫助建筑企業進行施工總價格的確定。確保建筑工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單獨核算工作,進行資金流動使用情況的明確,才能夠確保總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獲得良好的財務核算管理效果。
二、建筑企業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現狀概述
1.缺乏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目前我國很多建筑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沒有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及監督機制,直接影響到建筑企業財務管理作用的發揮。很多建筑企業在財務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沒有進行管理權責的明確,導致了財務管理工作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出來。此外部分建筑企業還存在有財務報表不夠統一的問題,一些小型的建筑企業甚至還沒有進行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導致了財務管理跟風險控制工作的開展隨意性過大,容易出現一系列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也就難以獲得良好的財務風險管控效果。
2.財務核算的主體界限過于模糊。目前我國很多建筑企業在財務核算工作中還存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界限模糊的問題,導致了建筑企業的財產以及個人財產經常性出現混淆的情況。由于財務核算的主體界限過于模糊,導致了財務管理權責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對于企業各項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對于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跟風險控制工作的開展產生了較大影響。
3.財務核算基礎工作過于薄弱。在建筑企業財務核算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簽訂非常多的施工合同,嚴格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夠確保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順利開展。但是,目前很多建筑企業還存在合同意識過于薄弱的問題,在施工合同簽訂過程中,對于合同內的施工條件跟內容也沒有進行認真仔細的閱讀,外加上建筑企業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比較多,財務核算基礎工作過于薄弱,對于建筑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就造成了一定阻礙。
4.投資風險過大。在建筑企業自身經營過程中,目前,存在有會計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在進行項目投資過程中,并沒有做好項目的有效評估以及可行性分析工作,容易導致一系列投資風險的發生,不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對于建筑企業的長遠生存與發展也就造成嚴重的威脅。此外部分建筑企業還存在有產業結構缺乏合理性的問題,企業內部資源也難以得到有效配置,在投資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短視行為,從而導致了投資風險進一步增大,對于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也產生了非常大的阻礙。
三、強化建筑企業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的具體策略
1.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為了獲得良好的財務管理效果,首先要求建筑企業領導層能夠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地認知,隨后在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特點基礎上,進行現有財務管理制度的不斷優化與完善,為后續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撐。因此,建筑企業要結合企業單位的相關財務流程與工作內容,來進行管理制度的針對性制定,借此保障企業財務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筑企業要進行賬目清查制度的完善與優化,針對項目開展情況定期進行清查工作,對建筑項目開展中的財務風險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通過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的制定跟應用,能夠對實現資金流動情況的明確跟管控,減少建筑項目開展過程中的資金閑置以及浪費問題發生。最后則需要做好財務核算資料的監督與管理工作,確保所有財務資料的真實性以及全面性,為建筑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有效避免一系列財務風險的發生。
2.強化建筑企業的資金投放風險機制。在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中包含了財務風險的識別、度量以及控制等多項工作內容。在財務風險管理體制中,要求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實現對市場的動態監控,還要強化自身的資金投放風險管理機制,來進行財務投資風險的有效規避與控制。利用資金投放風險機制,能夠實現對建筑企業各投資項目的詳細分析,強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水平,確保投資項目的開展合理性。因此,建筑企業在具體的項目投資過程中,需要建筑企業能夠進行資金投放風險機制的明確,進行投資方向的明確。在項目投資前期還要強化對市場發展跟運行工作的詳細調查,做好投資風險的預估跟評價,避免外界市場因素對于建筑投資風險所造成的影響。在完成了投資風險的評估工作之后,則要做好相應的防范機制,讓資金投放風險機制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從而獲得良好的投資風險控制效果。
3.進行財務核算主體界限的明確。在建筑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中,要做好財務核算主體界限的明確,從而為后續的財務核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建筑企業要對企業所有權跟經營權之間的主次關系進行明確,隨后就企業本身性質跟管理制度進行綜合性分析,對財務核算權責進行明確。只有做好了財務核算主體界限的明確,才能夠實現個人財產跟企業財產的詳細劃分,確保財務核算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于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做好企業財務委派制度的建設。為了獲得良好的財務核算效果,建筑企業還需要加強對財務委派制度的建設力度,讓建筑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財務委派制度有清晰的認知。因此,我國建筑企業還要對現有的財務委派監督機制進行完善與強化,在此基礎上還要進行相應考核制度的明確,確保委派工作的順利開展。該過程中還需要就財務委派制度的開展情況進行嚴格監督與管理,確保建筑企業的各項財務情況能夠得到及時的匯總與分析報告,確保財務委派制度的職能得以充分發揮,對于建筑企業自身財務風險控制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建筑企業在項目投資與建設過程中還會受到社會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市場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干擾,如果沒有做好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還容易導致一系列財務風險的發生,威脅到建筑企業的健康與長遠發展。因此,我國建筑企業還要對財務核算工作以及風險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有明確地認知,在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特點基礎上,進行現有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體系的優化與完善,獲得良好的財務核算管理效果,為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地基礎。
(作者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