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后進生指的是非學習障礙引起的預期成績和實際成績長期存在巨大差異的學生(McCoach & Siegle, 2008: 722 )。后進生轉化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大難題之一。Peterson和Colangelo (1996)的研究表明45%的七年級后進生在今后的初中乃至高中學習中仍然處于后進水平。為了后進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我們必須盡早幫助他們取得良性轉化。
很多教師已經在實踐中摸索出了很多好辦法。郭玉立(2011:49)、朱慧君(2009:19)、陳波(2010:122)都認為缺乏動力是后進生難以改變的主因,并且提出應關懷、理解、真愛后進生,且在適當時機真誠表揚,以此來幫助他們重獲自信和學習成功的喜悅感。郭同時也認為創設活潑有趣的課堂能吸引后進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另外,朱和陳還指出應該就學習方法與技巧對后進生進行指導。除此之外,多數教師會在課后或考試前后對后進生進行補差輔導,希望以此來彌補落下的課程,但大量的案例顯示這種課后補差的實踐效果并未達到預期,反而是越補越差。對此,李艷(2010:171)、董鵬飛(2010:47)建議把課后補差改為課前預習輔導。美中不足的是,李、董對他們的創新方式沒有給出數據支持。本文在李、董二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大量的分析數據,對課前預習輔導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進行檢驗。
本文數據來自11名英語后進生初二上期月考、半期和期末考試成績。這11名學生在月考中都未能及格,且屬于同一班級。自月考后,這11名學生接受了英語學科課前預習輔導:教會生詞和課文朗讀以及初步理解課文重要句型和語法。
因為試卷難易度不同,分數的高低變化不能證明學生是進步或是后退,所以單純地比較幾次考試成績的高低并無實際指導意義,本文引入“離均率”來衡量學生是否取得了進步,離均率=(實得分-平均分)/平均分。離均率不僅保證了數據分析的準確性,而且更能真切地反映出學生學習成果的變動情況。
觀察離均率變化表可以看出截止期末,除開S5、6、9進步率為負值以外,其他8名后進生與月考相比取得了12.71%~59.67%的可喜進步,成功率高達72.73%,這也說明課前預習輔導能夠有效地幫助后進生轉化。
另外,后進生 S11離均率絕對值高達0.67,但卻獲得了最大的進步率59.67%,這也意味著成績差對應著更大的進步空間。
通過對11名后進生半學期離均率的跟蹤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課前預習輔導可以有效地轉化后進生。當然這也只是很多有效方法中的一種,而且還須給予性格各異的后進生恰當的心理輔導以期獲得事半功倍的轉化效果,畢竟后進不是某單一原因造成的。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陳波. 論英語后進生特點及轉化策略 [J]. 考試周刊, 2010, (47): 122-123.
[2]董鵬飛. 英語教學中如何轉化后進生 [J]. 現代教育科學, 2010, (6): 47.
[3]郭玉立. 轉化英語后進生的教學技巧 [J].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11, (1): 49.
[4]李艷. 新視域下如何轉化英語后進生 [J]. 新課程學習, 2010, (9): 171.
[5]朱惠君. 對轉化中學英語后進生的一些體會 [J]. 教育革新, 2009, (6): 19.
[6]McCoach, D. B. & Siegle, D. Underachievers. In J. Plucker & C. Callahan (Eds.), Critical
[7]issues and practices in gifted education [M]. Waco, TX: Prufrock Press, 2008.
[8]Peterson, J. S., & Colangelo, N. Gifted achievers and underachievers: A comparison of
[9]patterns found in school files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6, (74): 39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