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鳳
現在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發病率非常高,主要和患者的飲食結構不良、遺傳因素以及生活壓力過大等密切相關,妊娠期糖尿病有很多的潛在危險,如果病情沒有獲得有效控制會引發流產、早產以及新生兒宮內窘迫等,嚴重威脅母嬰安全[1]。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是非常明確,胰島素抵抗誘因主要是自身具有慢性胰島素抵抗疊加現象,引發體內胰島素分泌量下降,產生血糖調節障礙,進一步導致血糖波動以及血糖水平升高,所以臨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提高胰島素分泌量并且調節胰島功能,為患者提供外源性補充胰島素,但是選擇哪一類胰島素還沒有明確標準[2]。本文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接診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門冬胰島素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接診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20歲,最大35歲,平均年齡(25.44±8.61)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19例;孕周最小26周,孕周最大36周,平均孕周(30.17±6.61)周;體質量最低45 kg,最高70 kg,平均體質量(56.41±13.61)kg。研究組患者年齡最小21歲,最大35歲,平均年齡(26.31±8.40)歲;初產婦23例,經產婦17例;孕周最小25周,最大36周,平均孕周(29.47±6.61)周;體質量最低46 kg,最高70 kg,平均體質量(55.71±13.20)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全部接受飲食控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增加活動量。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人胰島素治療,餐前30 min皮下注射。研究組患者接受門冬胰島素治療,在早、晚餐前5 min皮下注射。患者接受用藥治療期間需要監測其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根據血糖指標的改變情況適當調整胰島素的注射劑量,通常調整頻率在5 d左右,每次劑量調整不可>4 IU,直到患者血糖水平處在正常范圍即可,如果患者用藥治療后產生出汗、心悸、乏力以及手抖等現象,并且血糖水平<3.3 mmol/L,說明患者處在低血糖狀態,需要馬上降低胰島素使用劑量,并開展對癥治療[3]。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糖指標水平以及臨床療效。①血糖指標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②療效判定標準: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血糖指標水平均處于正常范圍,沒有發生低血糖以及胎膜早破等并發癥,妊娠結局好,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好轉,血糖指標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沒有發生低血糖以及胎膜早破等并發癥,妊娠結局良好,為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沒有任何改善,血糖指標水平未得到明顯改善,剖宮產率高,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指標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受到經濟水平飛速發展的影響產生改變,平時生活中對于飲食以及營養的要求升高,因此會出現孕婦補充營養過剩的現象,同時妊娠期間機體內部內分泌失調并且腸道營養吸收產生障礙,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發病率逐年升高[5]。妊娠期糖尿病具體指的是患者首次產生糖尿病表現癥狀,妊娠前不是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嚴重影響到產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能夠導致母體和胎兒在圍生期產生不良結局,嚴重者會出現死亡[6]。以往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短效人胰島素注射治療,需要在餐前30 min進行注射,同時達峰值速度比較慢,藥物峰值和餐后血糖高峰無法良好的吻合,所以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不理想,十分容易在餐前產生低血糖表現[7]。門冬胰島素作為一類胰島素類似物,吸收速度快,起效速度快,皮下注射30 min能夠達到峰值,藥物作用時間通常不會超出4 h,更加符合人體生理性胰島素分泌,能夠良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的出現,治療效果顯著[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7.55±1.96)mmol/L、(9.05±2.75)mmol/L、(6.33±2.72)%,均低于對照組(9.47±2.51)mmol/L、(11.42±6.46)mmol/L、(8.55±1.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門冬胰島素治療效果明顯,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母嬰結局,確保患者和胎兒的機體健康,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