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清 沈中
將近七旬的陳阿婆,十幾年前發現自己總是動不動就感冒,吃點藥感冒很快能好,但咳嗽卻很難控制,還經常咳些黃色的黏稠痰。一次咯血后,被醫院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經住院治療后好轉出院。但每年一遇天氣變化或身體勞累的時候,陳阿婆還是會反復咳嗽、咳痰,嚴重時還會咯血。前段時間,陳阿婆再次中招,還伴隨出現皮膚瘙癢、胃脹等不適。
肺脾互影響,氣機失調痰阻內
支氣管擴張癥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支氣管永久性擴張,從而導致反復感染的氣道慢性炎癥,屬于中醫的“肺絡張”“咯血”范疇。像陳阿婆這類老年人群,正氣本就日漸虛衰,一旦顧護不到位,就容易感受外邪,造成肺氣進一步耗損,宣發肅降功能失調,從而出現咳嗽,日久也必將牽連到脾臟。“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肺相互影響,便會出現痰濕,體內囤積化熱后可見咳黃痰,損傷肺絡則見咯血。脾虛濕盛,濕邪泛于肌表會引起皮膚瘙癢,而胃脹不適也是脾胃運化失調的表現之一。
因此在治療上,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教授認為,祛邪與補虛同步,在清肺化痰的同時,還需鼓舞肺脾正氣,驅邪不傷正。服藥1周后,陳阿婆諸癥得到緩解;堅持服藥1月后,陳阿婆自覺體質也增強了不少,至今再未支擴發作而住院治療,目前間斷復診調治。
個人防護要到位,掌握方法巧咳痰
張忠德教授表示,支擴患者呼吸道非常“嬌氣”,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再次誘發疾病。因此在一年四季,個人防護一定要做到位。不管是夏天空調的“人造風寒”還是冬天的天然嚴寒,都要及時加減衣物。若起初受風寒導致鼻塞、流鼻涕,可飲用生姜紅糖水祛風散寒。
對于支擴患者來說,頻繁咳痰尤其痰多又難以咳出非常折磨人。張忠德介紹了簡單有效的排痰方法。具體如下:盡可能采取坐位,先進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氣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氣3-5秒,繼而縮唇緩慢地通過口腔將肺內氣體呼出,再深吸一口氣后屏氣3-5秒,身體前傾,從胸腔進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同時收縮腹肌,或用手按壓上腹部,幫助痰液咳出。
養生藥膳房:百合煲豬肺
材料:豬肺500克,百合(鮮品)30克,川貝5粒,太子參30克,陳皮3克,冰糖適量。
功效:潤肺補肺,止咳化痰。
烹制方法:將各物洗凈,豬肺切片備用;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1小時。此為2-3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