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 郭改梅

還記得我第一次組織班上孩子午讀的情景:愛看書的孩子寥寥無幾,絕大多數學生在座位上東倒西歪,書中的文字似乎進入不了他們的心。
可是,閱讀對孩子的成長又是如此重要。面對班級學生不愛閱讀的狀況,我真是一籌莫展,不知從何處下手。就在我焦慮之時,教室角落的一景卻讓我心生歡喜:小葉雙手捧著一本厚厚的《西游記》,忽閃忽閃的雙眼隨著閱讀內容轉動,臉上時不時泛起快樂的笑容,配著他那標志性的小酒窩,實在太美了!我忍不住拿起手機拍下了這一幕。
拿起手機拍照的一剎那,我驚奇地發現,小葉周圍的同學都不約而同地擺出看書的姿態,這激發了我的靈感。“為了記錄大家的美好閱讀時光,每次午讀時間我會逐一為大家拍照,然后放入班級群相冊。”此話一出,全班同學先是震驚,而后便快速進入“最佳”閱讀狀態,我也搖身一變成為拍照達人。
那天,我在班級QQ群建立了一個專門的相冊,命名為“我們的午自習讀書時光”,為孩子們的每一張閱讀美照安了家!
之后,神奇的事情陸續發生了……
只要到了午讀時間,孩子們就會自覺進入閱讀狀態,而且,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刻意的擺拍到深深的投入,哪怕我走到近處拍照他們都沒有發覺。
小欣是班上一名學習動力不足的女生,在前期的午讀活動中雖然盡力地擺好閱讀姿勢,但遲遲無法進入閱讀狀態。小欣代表了班級一部分孩子的閱讀現狀。“閱讀是一種美好的體驗,大家可以選取自己喜愛的書籍?!蔽疫吪恼者吿崾?。慢慢地,小欣被書籍吸引了,鏡頭下的她目光專注,《俗世奇人》的封面也隨她一起入鏡?!跋矚g這本書嗎?”我問,她這才抬起頭說:“喜歡!這里面的人都有絕技。”她邊說邊笑,小小的眼睛瞇成兩道彎。
不止小欣,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了閱讀的美好世界:貪玩的小熹愛上了《紅星照耀中國》等紅色系列書籍,聽講不積極的小揚迷上了歷史書籍,專注力不夠的小琪沉迷于《水滸傳》無法自拔,連一分鐘都坐不住的小楚被《云邊有個小賣部》深深吸引……
欣賞閱讀相冊的不僅僅是師生,還有在孩子身后默默關注他們的家長。在建立閱讀相冊的當日,我在家長群為孩子們的照片配文:
“每周三語文午自習,孩子們都會拿起自己喜愛的書籍,津津有味地閱讀。讀累了就自行午休,很好的感覺!真的,沒一個孩子不喜歡閱讀。閱讀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成績,讀好書可以讓孩子接觸美好的人生,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希望他們養成閱讀的習慣,用閱讀滋養人生!”
家長在瀏覽照片后紛紛留言:
“感謝您讓我們發現了孩子的美好,發現了他的一點點成長,哪怕一點點都讓我們高興不已。”
“氛圍蠻好!蠻感動!”
看到這些留言,我也極為感動,感動于家長能在緊張的工作之余發現孩子被遮蔽已久的美好。
不曾想,在閱讀中成長的孩子竟然有了“輸出”的渴望?!袄蠋?,我很喜歡《云邊有個小賣部》,我想給大家分享劉十三的成長故事。”看著曾經討厭閱讀的小楚,我內心的激動溢于言表:“好!就由你開頭,開始我們的‘非同1班好故事?!蓖ㄟ^小楚的精彩分享,我們走近了書中一個又一個真實、善良而堅強的人物,在故事中感受美好,汲取力量。我用手機錄制了分享過程,從此,我們的閱讀相冊又加入了視頻。接著,孩子們讀最好的書,做“最靚的仔”,陸陸續續走上“非同1班好故事”的舞臺。
回首這一年,閱讀相冊見證了孩子們的美好與成長。我也曾疑惑:一個簡單的拍照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嗎?事實證明,確實如此。細細想來,拍照就意味著學生的表現會以照片的形式定格,而且看照片的人還具有不確定性及無限性。所以,在拍照時學生往往會擺出最佳姿勢,希望給看照片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顯然,閱讀拍照活動在無意中將孩子的表現置于群體觀摩中,從而增強了個體被他人評價的意識,為了獲取其他人的正面評價,孩子們都會擺出最美的閱讀姿態。
活動初期,有人曾質疑活動的意義,認為孩子們并未進行真閱讀,純粹是為了拍照而擺拍。我卻微笑著回復:“也許拍著拍著就成真了呢!”事實是,閱讀拍照不僅讓孩子們由擺拍走向了真閱讀,還引發了一系列關聯性的成長:關注儀容儀表,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自信提升……現在想來,如果我一開始就要求孩子們制訂閱讀計劃,估計很多孩子會對閱讀望而生畏。
其實,拍照引發的現象在心理學上也屬于社會助長效應——因他人在場(同伴或觀看者)引起的個體活動效率相應提高的現象。這不僅僅讓心理學理論在教育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更破解了運用社會助長效應進行班級管理的一組密碼:邀請觀眾,搭建舞臺,選取孩子們都能做好的小事,讓孩子們得以充分展示;引導他們在展示中拾級而上,不斷發現自我成長的相關要素,從而讓孩子們不斷收獲美好的成長體驗!(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趙琴,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二初級中學;郭改梅,湖北省安陸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