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峰
作為班主任的你,在面對初一新生時,是不是經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困擾和煩惱?學生聽不懂你所說的話,要求做的事情不是做不好,就是做不到,甚至根本不去做;書本卷子經常找不到,不是落在家里,就是和同桌的混在一起;作業不按照要求寫在作業本上,作業格式也不對,各種筆記、練習混在一起;書桌抽屜里總是亂糟糟,物品不能有序擺放,桌面上也是混亂一片……
上述這些問題,在許多家長眼里,都被看作是與學習無關的,被認為是無需過多關注的。然而,在作為班主任的我們眼里,學習成績只是學生成長階段最后的結果顯現,能夠影響這一結果的,不僅僅依靠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同樣重要。因此,從培養學生小習慣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學習專注力,是班主任開展育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首先,關注學習小習慣,細節培養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書本包皮有技巧。進入初中以后學習科目增多,學生想從一摞書本中準確找到想要的那一本是比較困難的。而如果區分書皮顏色、本子顏色,就能幫助學生用最快的時間找到想要找的書本。例如,最喜歡語文,就把語文書、語文積累本、作文本都用最喜歡的紫色書皮包起來;覺得數學比較深奧,用深藍色的紙包書和作業本;歷史用復古的中國風花色,地理用風景或者星空……用相同顏色或圖案的紙或夾子分別包相同科目的書本,不僅讓各科書本整齊劃一,也解決了學生每天課前準備找不到書或者速度慢的問題。
(2)關注作業記錄、作業格式和完成情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有一些學生不善于記作業,尤其是老師口頭上留的,更不認真對待;還有些學生完成的作業格式潦草馬虎,不按要求。這兩種情況歸結起來都是因為學習態度不認真、不嚴謹,這種態度不僅會影響學生日常的知識鞏固,還會在考試時影響答題速度和卷面完整程度。而從作業記錄、作業格式和完成情況入手,幫助學生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形成“細節決定成敗”的觀念,將會為學生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關注生活小習慣,培養整潔有序思維,具體做法如下:
(1)隨身攜帶衛生清潔用品和其他日常用品,養成講衛生好習慣。倡導學生常備濕巾、紙巾、抹布、洗手液、垃圾袋、消毒酒精等衛生用品,水杯、小剪刀、膠帶、回形針、燕尾夾等日常小工具。由小組長培訓物品怎樣收納、怎樣擺放、以及使用后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看似很小,但如果不統一培訓和示范,學生的抽屜里很容易因物品過多而雜亂無章,使用過的物品掉落在地上也會影響班級整體的衛生環境。
(2)書包整齊、衣物整潔、書桌內物品擺放有序,保持良好班級風貌。每天由專人負責檢查書桌內外衛生和物品擺放次序,培養孩子干凈整潔的習慣;每個小組選定一名“整理小能手”,示范、指導組內成員進行物品收納;對于個別不善于整理的學生,實行一對一講解,并且有專人提醒。幫助學生養成物品有固定位置,整理有固定順序的習慣。
再次,關注運動小習慣,培養健康進取心態,具體做法如下:
(1)關注課間操跑步、鍛煉的質量,鼓勵學生認真參與。有些學生做課間操時,神態懶散,動作不到位,嬉笑打鬧,不僅使整個課間操的質量下降,同時也嚴重影響班級的秩序。關注和強調課間操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認真參與、積極對待每一項班級活動,能夠塑造學生個人形象,也能培養班級良好風氣。
(2)關注體育課,配合體育教師做好體能訓練。學生們最喜歡的是體育課,但是體育課不是放松的自由活動課,而是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一課。班主任時常關注體育課,配合體育老師為全班同學安排好各種體能訓練,參與到體育老師設計的各種小游戲和小活動中,不僅能增強班級、小組的凝聚力,也能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所有對良好習慣的培養,最后目的都是期待其發展成性格。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科學周密的量化評價和鍥而不舍的堅持引導是重要的途徑。對于初中生來說,科學、合理、有趣的量化評價機制,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個人量化評比,小組間積分競爭,周明星、月度明星評定,民主投票評比,頒獎詞、榮譽證書的發放等。這些評價機制的設定,讓所有的習慣養成制度都能運行自如,形成班級特色,為學生創造良好習慣養成的有利環境和氛圍。
薩克雷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養成一種性格,收獲一個命運。”對于我們班主任來說,培養學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關愛學生是責無旁貸的義務。從小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性格,使學生能夠朝著我們向往的方向發展,收獲自己的好命運,是我們堅持不懈的目標。
■ 見習編輯/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