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向進
受到傳統經濟體制發展的影響,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已經不是從傳統模式中減少廢水、廢氣等有害物質的排放量那么簡單,而是改變成利用科學技術水平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良氣體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直接加以化學反應,轉換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質,最大限度減少有害氣體和有害物質的排放量,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污染,從而保障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有效實施。保證我國經濟建設長遠效益,早日實現全民建設小康社會的最終目標。
一、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根據我國政府總量控制指標要求,環保部門向各個企業生產車間發布的指標,相關工作人員結合以上兩點建立的污染物總量臺帳管理制度;第二,節能減排指標體系、考核體系和監測體系管理制度,主要是指相關部門對企業所有耗能單位和污染源進行摸底調查,結合企業污染源和耗能的實際情況制定環境監測作業管理制度;第三,環境統計管理制度,主要是指相關部門按照環境保護部門為積極響應節能減排的號召,企業排污和環境質量進行勘察,并作出相關統計,制定環境統計管理制度;第四,污染源臺賬管理制度,環境保護相關部門聯合企業生產單位,對企業內部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源進行實際監測,建立完善的污染源臺賬;第五,環保設施臺賬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企業環境保護部門,為了及時準確地掌握企業內部環保設施運行的實際情況,對環保設備進行必要的檢修和維護而建立的;第六,環境監測計劃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政府環境保護相關部門,為了落實廢氣、廢水、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根據相關環境保護要求和規定制定企業年度生產廢水、廢氣和噪聲指標。根據指標實際完成情況設置相關獎懲措施;第七,固體廢物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政府環保部門針對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固體廢物,使用無害化處理方式的實際效用,以及處理之后的使用去向進行臺賬管理制度。
二、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應用
1.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制度的應用。企業環境保護部門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按照國家環境統計報表制度規定,加強監督減排實施方案的落實,對各個生產車間的污染物排放實際情況認真計算、核算,將已經做好的核算數據制作成報表,現在企業內部環境保護部門內進行審核。然后再與國家政府環境保護部門進行二審,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從而促進企業內部污染物重量控制指標的完成。
2.節能減排指標體系,考核體系和監測體系管理制度的應用。企業將節能減排國家頒布的各項工業環保指標與生產車間耗能指標相結合,加強對生產車間內環境監測作業管理,將生產車間內耗能指標實際完成情況與國家頒布的節能減排各項工業環保指標相對比,將結果作為各個生產車間綜合評價體系的參考項目之一,作為生產車間負責人績效考核范圍之一,提高生產車間的耗能要求,以便達到降低企業生產能耗減少污染物總量排放的目的。
3.環境統計管理制度的應用。企業環境保護部門加強對生產車間項目環境投資,環境設施的運行費用以及在車間生產工作時產生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數據的監督,以便能及時準確地將所有有關環境保護的數據和報表保質保量完成,從數據方面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效率。
4.污染源臺賬管理制度的應用。污染源臺賬管理制度是企業環境保護工作中重要環節,詳細地記錄企業生產車間在生產過程中所有產生的污染物詳細情況,包含污染物名稱、來源、具體是從哪個生產環節產生的、能源耗損是多少,比如一噸煤炭具體使用多長時間,每次產生多少能耗、產生多少廢氣廢水、企業的處理方式、產生的污染物去向、排放量、是否采取相關措施加以轉化成無害污染物、對環境保護工作的具體影響,通過以上幾方面加強企業對環境保護管理、治理工作的質量。
5.環保設施臺賬管理制度的應用。企業環境保護部門對生產車間環境保護使用的設備各種參數進行嚴格地把控,包括能源的耗損、產生污染物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及轉化量,像廢氣廢水的轉化量,對車間內產生廢水廢氣時的濃度,以及在排放時廢水廢氣濃度之間的數據差異進行詳細記錄,同時也對設備使用情況,檢修情況和日常維護情況進行詳細記錄,當環保設備出現任何質量問題無法保證工程工作效率時,能夠第一時間做到對設備進行詳細排查,解決事故設備隱患,以保障環保設施正常運行。
6.環境監測計劃管理制度的應用。企業環境保護部門結合生產車間實際生產情況,作出相應的環境保護計劃以及環境監測計劃,監測在生產過程中所有污染物污染因子,污染物產生頻率、周期,設立環境監測站對污染物點位進行監測,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重點污染物數量和濃度以及在重點污染物排放時的數量和濃度等進行監測,同時設置警報系統、設置監測數量節點,一旦污染物排放量超過設置的節點就要發出相應的警報,加強生產車間對生產過程中污染物和重點污染物排放的關注,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轉化,保證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標準之后再排放,以此來保護自然環境。
7.固體廢物管理制度的應用。加強對企業生產車間產生的固體廢物的管理,比如對固體廢物進行污染物監測,是否存在環境污染的威脅,加強對固體污染物處理方式,處理去向的監管,保障固體污染物不會出現散失的現象,減少污染,實現固體污染物規范化、資源化管理,提高環境保護管理水平。
三、企業環境保護的責任落實措施
1.強化環境保護管理教育,提高員工環境保護意識。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為了切實提高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效率,提高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企業應從思想意識上提高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環境保護意識。尤其是企業管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學習環境保護制度相關內容,學習科學的環境保護治理政策,結合企業實際生產狀況制定相關的環境保護制度策略,企業領導人員建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后才能引導其他所有員工跟從和效仿企業領導人員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才能保證已經具有環保意識的員工積極配合企業領導人員頒布的所有環境保護治理政策,將平時日常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與環保相掛鉤。當企業開展各項環境保護活動時,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積極參與企業舉辦的各項環境保護活動中來,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和能力,提高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2.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監管機制。為了保障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必須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監管機制。首先,企業應結合本企業生產車間實際污染物生產情況和效率以及污染物污染細數和濃度,再結合《國家環境保護法》建立的污染物排放指標體系,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適量購買環境保護相關設備對企業生產車間產生的廢氣,廢物,廢水費,廢料進行二次加工,減少污染物排放,從而提高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其次,加強環境保護考核監管機制能夠從制度方面約束員工意識和行為。加強對員工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以及加強企業對于環境保護制度執行實際情況,提高企業環境保護綜合治理能力。再其次,加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對于為企業環境保護工作出謀劃策盡力的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金或物質方面的獎勵,對于污染物排放未達到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給企業造成污點、不利于企業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員工要給予相關的懲罰措施。以此來調動員工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規范員工日常行為,從而提高企業環境保護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創新環境保護管理方式,組建專業完善的管理人才隊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在未來發展中企業之間的競爭“創新環保”將作為企業最大的競爭力,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保護環境的企業才能在未來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保障自身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的同時還能保持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為此,企業必須創新環境保護管理方式,制定切合企業生產實際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組建專業完善的環境保護管理人才隊伍。充分認識傳統企業傳統生產模式中的弊端,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引進高端人才。加強對車間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培訓,提高員工對于環境保護制度的理解,加強制定一系列激勵政策,規范員工日常行為。讓每個員工履行好自身的環境保護義務和責任,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四、總結
針對企業環境保護工作而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建立科學觀發展,整體觀,通過對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詳細內容以及具體應用進行分析,企業必須加強對內部生產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耗能,以及污染物使用情況和排放情況的管理和監督,不斷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管理機制,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組建專業的人才管理團隊,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生產車間的環境保護工作,從而推動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的協同發展。
(作者單位:衢州市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