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鋒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程,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未來的發展的必然趨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高速發展,民航事業也跨入新的紀元,取得諸多成就。民航運輸作為我國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交通體系的建設與民航業的發展相輔相成。本文就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民航發展的影響進行探討分析,旨在為培育多元化的民航運輸市場,建立更加安全、完善的技術保障服務體系,為民航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依據。
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及民航業的發展現狀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主要是指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及其線路、站場等組成的綜合體系,現已成為國家發展交通運輸的指導思想和終極目標。目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結合我國國情的實際情況初步形成了一套綜合交通運輸理論框架,為指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交通運輸事業跨越式的發展、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采用各運輸方式的優勢互補、分工合作、有機結合、連接貫通、合理布局的交通運輸綜合體。為運輸全過程提供安全、快捷、舒適、方便、經濟以及優質的服務為基本理念,實現高效運行及銜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當代運輸發展的重要趨勢。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國民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對推進中心城市發展進程具有重大意義。目前綜合交通還處于摸索的階段,如何將各運輸方式進行和諧分工、有效配合的是目前綜合交通運輸所需要面臨的難點。
民航運輸作為我國重要的公共交通中重要的一環,隨著我國經濟及科技的高速發展,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隨著民航運輸規模的逐漸擴大,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民航具有覆蓋廣、速度快、安全性高、服務質量好、國際遠程運輸等多種優勢,能夠更快速地抵達目的地,并對未開發建設通路的區域也同樣能夠安全穿越,抵達范圍更廣,民航運輸都發揮著其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下高鐵與民航的競合關系
從市場條件下來看,民航和高鐵的競爭關系難以避免,隨著我國高鐵項目的積極進行,高鐵網絡日益完善,高鐵在國民運輸交通體系的重要性不斷得到提升。而高鐵運輸具有的獨特技術特征和運輸效應,使得民航與高鐵在產品屬性以及生產空間上存在重合,高鐵的規劃圖同樣可以覆蓋大部分民航商務航線。自高鐵開通以來,對民航多條航線的生存環境進行壓縮,主要是中短途航線,出現多條線路停航的狀況,雖然高鐵與民航之間所存在的短途客運運輸上替代效應,在對民航進行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意外的機遇,在短途航線市場被分割的事態下,民航也將更多運力投入到了高鐵無法觸及的國際航線。1000公里以上的行程,高鐵對民航的地位無法產生動搖,航空對長距離的旅客存在著巨大潛力,從而提高了我國的航空業的總體效益,并且為高鐵也帶來了一部分轉運旅客,尤其是國際航空樞紐的轉運旅客。國際航線一直是我國民航的短板,某種程度而言,也是高鐵的強勁發展推動了民航邁向國際化的步伐,促進了我國民航事業的發展。近年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旅客出行需求增多,高鐵與民航分別輸送著不同需求的旅客。高鐵對民航引起的沖擊也逐漸尋找到出路,通過政府補貼以及愈來愈多的支線機場建設完成,之前許多停航航線得以調整恢復,民航事業的整體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面貌。
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推進下,高鐵與民航的競爭關系反而促進了“空鐵聯運”的誕生,將鐵路引進機場,建立起綜合交通樞紐,為旅客提供無縫銜接的“空鐵聯運”服務,強強聯手,共同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上海虹橋機場成為了國內規范的第一例“空鐵聯運”,將高鐵、地面交通、機場進行串聯。為了順應交通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建立起更多的共享體系,如基礎設施共享體系、信息共享體系等。通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我國已投入使用部分空鐵一體化樞紐,其中包括上海虹橋機場、北京大興機場、長春龍嘉機場、石家莊正定機場、武漢天河機場等。為了為乘客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出行交通方式,民航與高鐵于2020年首次打通銷售平臺,開啟了新時代交通運輸體系融合發展的序幕。以往旅客需要根據其需要分別對航空、鐵路進行購票,而空鐵聯合推出銷售平臺后,旅客則可以根據意愿選擇航班及高鐵進行組合,輕松完成訂票流程,且航班車次與航班銜接緊密,退改手續統一進行,使旅客出行更加便利,為一體化出行實現了更好的保障。
三、建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下的民航發展
1.民航機場群建設,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下基礎。民用運輸機場作為我國重要的公共交通基礎建設,為民航業發展打下基石。同時,機場群也是強力支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部分。近年來,經濟全球化,國際交流與運輸必然使得民航成為公共交通運輸體系核心,我國民用運輸機場數量的持續增加,隨著運輸機場空間布點不斷加密,樞紐機場與支線機場結合成輻射網絡,需要地面交通輔助與配合。推進綜合交通融合成為了我國交通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加快機場群地面交通運輸體系的建立也受到廣泛關注。機場群地面交通運輸體系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部分,也是推動城市群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實現城市群發展壯大與服務質量得到巨大提升的重要措施。若成功建立,則能夠滿足快速增長的機場群客貨集散需求,提升機場群地面交通運輸服務供給能力以及對其結構進行有效優化,充分利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其他交通方式進行鏈接。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國外的優秀經驗,如法蘭克福機場就是世界范圍內都較為優秀的案例。法蘭克福機場位于法蘭克福市中心,除了航空業務以外,高速公路、區域鐵路與高速鐵路都會在這里交匯,區域鐵路位于一號航站樓地下層,遠程火車站和空鐵聯運大樓通過連廊與航站樓進行連接,乘客可以直接在整體建筑中進行飛機、鐵路、地鐵、公路等多種交通工具的換乘,最大程度的方便了旅客出行。除此之外,法蘭克福機場還服務于貨運,將整棟建筑的空間價值發揮到極致。在國內,上海虹橋機場則是優秀的案例,將民航機場與高鐵站點進行鏈接,充分利用了高鐵帶來的地面運輸條件,建立起了高鐵車站與樞紐機場間的中轉聯程,實現航空與鐵路、航運、地鐵、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直接連接,使機場建設不僅成為了航空方面的站點,最大限度地擴大了民航的服務范圍以及能力,而且真正實現了無縫隙銜接。有效推進樞紐機場與軌道交通的聯通,對我國航空樞紐的國際競爭力加以提升,使廣大人民群眾出行更為安全、舒適、便捷,是綜合交通體系的最終目標。
2.民航客運需求增大,旅客出行更加便捷。目前,我國客運供需矛盾激烈,客運系統結構持續不斷在調整,且各個方式的發展速度不一。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戰略進程穩步發展,人口聚集特征產生了巨大變化,這一變化將會為未來客運需求產生積極的正面效果,人民的出行需求勢必會呈現上升趨勢。二、三線城市將會增加對航空運輸的需求。隨著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穩步建設,未來的出行將會更加便捷,旅游業休閑消費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民航運輸與其他運輸方式進行鏈接,采用優勢互補的方式實現合作共贏。我國地域遼闊,地勢多樣化,因此各類運輸工具在我國都具有市場,且每種方式都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綜合交通運輸則是將各類方式的優勢進行統一融合調配,進行配合,最大化地發揮我國運輸行業的優勢,推動我國多層次運輸網格格局的建立。
3.航空貨運呈現積極發展事態。在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表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對鐵路、公路、航運、航空、信息、物流等多種社會基礎措施建立網絡建設,將各個運輸方式結合優點,互補缺點進行合理分工、線路與節點銜接進行配套,實現全程物流無縫對接,加快建設綜合交通樞紐體系,盡快形成“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在公路、高鐵等多種運輸方式將積極與航空運輸進行合作,擴展機場物流輻射范圍,打通不同交通運輸方式之間空間、時間的界限,為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的形成助力。而其中航空物流運輸將發揮其長距離、高時效的優勢,于中短途貨運中與高鐵加強協調合作,在通用航空與支線航空物流領域中對高鐵通達性的不足進行彌補。在末端配送環節與公路運輸的合作更加密切,為運輸服務供應鏈提高高效的連接,實現真正的一體化服務,對航空貨運的運輸效率進行提高,實現自身運輸實力建設。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技的高速發展,融合現象已成為各個領域都不可避免的發展方向,且由于多元化因素的影響,融合的范圍及層次也更加廣泛深入,將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融合與啟示才能將使該領域有更好的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必經之路。目前,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也迎來了重組的重要階段,正積極實行公路、鐵路、地鐵、航空的有效銜接,實施多種聯運方式及建設,為實行真正的綜合交通體系,有效避免資源浪費,提升整體運輸組織效率,促進一體化運輸建設與發展而做出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