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士華
2019年8月,中國銀保監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34號),從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創新等四個方面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2020年,我國專利和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到2180億元,同比增長43.9%,質押項目數達到1.21萬項,同比增長43.8%。截至2020年底,蘇州市場主體總量增至244.3萬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772家,省民營科技企業1.06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6萬家,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61%提高到3.7%。企業的數量規模大,科技研發實力強,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營能力顯著提升,國際知識產權合作更加務實高效和多元化。蘇州在國家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宏觀政策指導下,結合自身知識產權基礎和獨特優勢,不斷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創新,幫助企業解決研發和技術創新中的資金需求,在區域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蘇州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意義
1.支持科技企業持續進行知識產權創造。近年來,隨著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企業對先進技術進行專利布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為蘇州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優化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隨著知識產權創造規模的擴大,企業每年的專利申請費用和授權后的有效專利維持費用不斷增加,對擁有較多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企業造成了一定的資金壓力。通過運用現有知識產權資產開展質押融資獲得資金,可以為后續的知識產權進一步創造和運營提供資金支撐。
2.助力疫情防控常態下企業可持續發展。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的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市場銷售以及進出口貿易等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目前,國際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國也進入到了常態化防控時期。政府也出臺了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指導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延期貸款償還、提高信用貸款的授權額度等途徑加大了對企業的支持。在此種形勢下,科技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等方式獲得企業研發所需的資金是深化銀企協作的有效途徑。對于輕資產的科技公司而言更是如此。公司擁有較多的優質知識產權,但企業固定資產較少,抵押物價值不高,很難獲得足夠的銀行抵押貸款。通過政府部門、擔保公司等多主體的協作,企業可以將積累的優質知識產權的價值進行挖掘,通過質押等方式獲得銀行的融資支持,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
3.保障企業生產經營中資金鏈的穩定性。蘇州科技型企業的規模大,科技創新能力強,對城市產業升級的帶動效應明顯。科技型企業生產經營中形成了資金、技術研發、知識產權和產品銷售的良性循環,循環的關鍵是資金支撐。當前形勢下,受到產品市場銷售等因素的不利影響,企業的資金來源更加不穩定,存在較大的資金鏈斷裂風險。由于風險控制的需要,銀行也加大了對傳統貸款的管理,注重對優質抵押、質押資產的貸款服務。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式,將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價值轉化為現金流,有效緩解企業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壓力。
二、蘇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優勢分析
1.知識產權創造的良好基礎。近年來,蘇州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不斷增強,2014年以來,發明專利的年申請量一直維持在4萬件以上,2018年,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5萬件。同時,發明專利的授權量也在穩步增加,2015年-2018年,發明專利的年授權量均在1萬件以上。2020年,蘇州獲得專利授權13.89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0.99萬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4萬件。作為市場創新的主體,蘇州科技企業的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占總量的90%左右,為企業運用知識產權開展質押融資提供了基礎性條件。
2.質押融資資產的質量保障。當前知識產權的申請人有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機關團體和個人等。根據對目前不同權利人的專利應用情況進行統計表明,大專院校、機關團體以及個人作為申請人的專利的質量、產業化實施率以及對產業科技創新的貢獻等方面都低于科技企業。科技企業在專利申請和應用方面投入更多,專利維護時間也較長。目前,蘇州企業申請和授權的發明專利占總量的90%左右,據此,在7.4萬件有效發明專利中,企業約有6.7萬件。發明專利維持時間越長說明專利的價值越高,蘇州發明專利的平均維持時間為6.99年,其中維持時間在6年以上的發明專利占比為67.6%,維持時間在10年-20年的有效發明專利超過1.22萬件,同比增長61.96%。維持時間較長的專利的所屬主體中,企業占比最大,有利于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開展。
3.知識產權金融的豐富實踐。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明顯加速。2017年,專利質押融資總額為720億元,同比增長65%。2019年我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515億元,同比增長23.8%,其中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1105億元,同比增長24.8%。蘇州作為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示范城市,2019年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額達23.76億元,質押融資總額位居全省第一。設立了全國地級市第一支知識產權運營引導基金。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在蘇50余家銀行及分支機構合作,并于6家重點合作銀行搭建了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平臺,通過江蘇國際知識產權交易運營中心,促進銀行、企業、服務機構交流合作。蘇州的企業規模大,科技創新能力強,高質量知識產權數量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也不斷增長,對企業技術研發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突出。
三、蘇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的建議
1.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項工程。知識產權行政部門聯合銀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擔保公司等主體,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項工程。在對蘇州科技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營能力,以及技術研發等對資金的實際需求狀況進行調研和綜合評定的基礎上,對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進行分等級管理,并根據年度知識產權工作安排,分批次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專利權、商標權、版權等多種知識產權的組合運用,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整體價值,提高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度。銀行和科技企業要做好質押知識產權的有效維持以及可能出現的侵權行為的處理機制。在經過一定周期的專項工程實施,由相關主體進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綜合運行評估和質押物的價值評估的完善,確保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的可控性。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成效顯著、對企業支持效果明顯的項目進行評選并列入知識產權金融示范項目。同時,通過專項工程的實施,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申請、登記審批和放款流程,以更高的額度、更低的利率、更優的服務支持科技企業技術研發。
2.發揮高校院所知識產權資源作用。2020年2月,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出臺的《關于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教科技〔2020〕1號)指出,以優化專利質量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導向,促進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管理運營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鼓勵高校與第三方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或機構合作。鼓勵高校與地方結合,圍繞各地產業規劃布局和高校學科優勢,設立行業性的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截至2019年底,蘇州有高校26所,全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實驗室)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591家,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發明專利的數量較多。建議通過政策引導,盤活現有高校院所知識產權資源,支持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科技創新。各高校院所將專利資源統計后報送至江蘇國際知識產權運營交易中心等相關專業交易平臺,加快專利資源的校企對接與交易,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提供基礎條件。鼓勵高校院所與科技型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和專利申報,并通過協議等形式確定知識產權及相關科技成果的權益分配,加速成果的轉化應用。指導高校院所構建專利申請的價值預評估機制,減少低質量專利的申請。對于審查通過的專利申請,要督促發明人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技術溝通,進一步提高專利質量。制定對專利成果轉化的獎勵措施,引導高校申請高質量專利并注重成果轉化應用。
3.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創新。目前,北京、上海、武漢、廣東等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融資模式,北京模式是“銀行+企業專利權/商標專用權質押”的直接質押融資模式。中關村建立了國內首家“評-保-貸-投-易”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幫助科技型企業以“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方式獲得銀行貸款。上海浦東實行的是以政府推動為主導的“銀行+政府基金擔保+專利權反擔保”間接質押模式。武漢模式是“銀行+科技擔保公司+專利權反擔保”質押融資模式。廣東深圳實行的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再擔保體系,再擔保中心、融資性擔保機構、商業銀行按照5:4:1的比例承擔貸款風險。建議蘇州充分借鑒上述地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并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新。優化“園區+平臺+擔保+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與大數據信息抓取和綜合分析功能,提高專利質押融資過程中的信息獲取效率,提高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讓更多的企業,尤其是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帶來的科技創新紅利。
4.加大對優質專業服務機構的扶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前提是有高質量的知識產權,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能力和水平對知識產權的質量有重要影響。隨著《關于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的實施,以高校作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面臨轉型的挑戰,以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將更加稀缺。建議提前做好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培育和引進。一方面,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星級評定制度。對現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高質量知識產權的申請、授權登記、知識產權交易轉化等方面綜合考核,確定出優質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指導服務機構與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的有效對接。另一方面,出臺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引進專項政策,加快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集聚,助力蘇州企業開展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高水平運營和高效能管理。支持服務機構與銀行、保險機構、擔保機構等的合作,進行更全面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更精準的動態管理和更有效的知識產權質物處置、流轉途徑,構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全鏈條高效服務體系。[基金項目:蘇州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基于知識產權保護的蘇州營商環境優化對策”(項目編號:Y2020LX054)]
(作者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