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琴
國有企業是社會建設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是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就目前來看,國有企業依法治企工作的開展必然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依法治企對國有企業而言,是強化企業管理制度的一個基礎,是一切經營管理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監管規定、交易規則、企業章程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也是讓國有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是推動企業健全協調運轉、實現發展目標以及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臺階。同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中重要的一環,把法治理念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促進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參與市場競爭,積極防范企業法律風險,為企業生產經營健康運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規范企業及員工的行為,對員工、企業、社會三者和諧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新疆天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為電熱、燃氣、房地產、節能環保、現代服務等產業于一身的綜合企業集團,為兵團一類一級企業。新疆天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石河子電力公司(局),成立于1991年7月。隸屬兵團八師石河子市。1995-2014年,先后更名為石河子電力工業公司、新疆天富(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天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是以電熱氣產銷為基礎的能源企業,以石河子市區為中心,供電范圍覆蓋石河子墾區及沙灣縣、瑪納斯縣和克拉瑪依市部分鄉鎮7762平方千米。供熱范圍覆蓋石河子市區及墾區部分團場。天然氣服務區域涵蓋石河子市74個居民小區、兵團部分師團和自治區部分縣市。經過25年的建設發展,公司由成立之初的4家發供電單位發展為擁有44家全資、控股、參股公司。公司(股份公司)機關設部室29個,公司機關單設部室4個,股份公司單設部室6個,公司(股份公司)機關“雙掛”部室19個。員工由1991年的2262人增至8000人。總資產由1991年的2.80億元增至300多億元,連續三年入選中國能源集團500強。
一、天富集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實踐成效
1.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點多面大線長。天富集團從1991年成立起,至今已有29年的歷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從無到有,從“二五”普法到“七五”普法,從普法工作與其他業務科室交叉到專職專人,從小公司到大集團,從普法宣傳到普法與依法治理相結合,天富集團的普法工作經歷著從粗放到精細,從副業到專業的轉變。天富集團擁有兩家上市公司,下屬分公司、子公司四十多家,員工人數8000余人,生產經營領域涉及電力、水熱、建筑、天然氣、科技環保、物流、公交服務等眾多方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呈現出點多線長面大的特點。
2.普法工作著力聚焦總目標。普法形式充分發揮下屬企業宣傳陣地,認真履行普法職責使命。普法宣傳能夠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加大《憲法》《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刑法》等法律的宣傳力度,幫助干部職工認清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的反動本質和現實危害。普法形式上充分發揮集團及下屬單位宣傳陣地作用,結合企業生產經營主業,在公司電源建設、電網建設、熱網建設項目增多,合同、債權債務、經濟糾紛增多的情況下,加強各級領導干部的專業行業普法教育,倡導用法律手段解決各類經濟糾紛,組織管理人員學習《安全生產法》《公司法》《招投標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通過設立法律服務咨詢臺、LED電子屏、樓宇顯示屏、手機短信、微信、網絡答題、在人員密集場所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擺放宣傳展板、組織普法講座和法律知識考試、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法治宣傳活動,提高廣大員工參與度和法治宣傳的影響力。結合如“憲法法律宣傳月”及“12·4”國家憲法日等重大節點開展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3.依法管理、建章立制為依法治理奠定良好基礎。建立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與黨委中心組學法制度,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三重一大”議事規則、民主管理、民主評議、民主監督等制度并得到廣泛落實。建立合同歸口管理審核制度,讓對內對外簽署的各類合同有法可依。樹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形象,用誠信取信于民。建立社情民意反饋制度,及時解決職工工作、學習、生活實際困難,接受群眾監督。充分落實簽訂《集體合同》制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就女職工合法權益保護方面加強女職工“四期”特殊利益保護。
4.法律顧問制度與法律服務團隊建設已成為依法治企重要舉措。天富集團普法依法治理小組自2017年起,聘用具有政府、大型企業法律顧問豐富經驗和高水平專業能力的知名律師作為法律顧問,并在政策法規與改革科設立法律顧問室,建立和貫徹落實法律顧問制度,發揮律師和專家在制定重大經營決策、推進依法治企中的積極作用,為公司經營活動提供法律支持保障和及時優質的法律服務,全面防范和化解法律風險。強化合同審核作為防范經營前端的防火墻作用,通過歸口管理、專項培訓、聯席論證等方式起到了重要的“關口前移”作用。逐步實現法律風險的及時發現、科學預警、有效傳導、正確處置,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事后型向全程型轉變。
5.以企業文化提高依法治企水平,凝聚人心、弘揚正能量。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統一員工思想,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2001年、2003年,先后確立“熱的服務電的效率鐵的管理新的追求”“孜孜以求完美服務”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引領員工的價值導向和精神追求,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十二五”期間,通過整合、融入、提煉,確立“誠信 ?責任 ?創新 共贏”的核心價值觀,構建新形勢下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豐富和發展了黨建文化、廉政文化、安全文化、家園文化、感恩文化。統一企業標識、講好天富故事。塑造“天天”社會服務宣傳形象、創新“天富紅”黨建工作、開展“天富藍”志愿者服務活動,傳播企業文化。2020年,天富集團獲得師市“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稱號。
二、對做好國有企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1.繼續落實國有企業集體學法與黨委中心組學法制度。“七五”普法已收關,“八五”普法于2021年即將啟動。 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將一以貫之。認真組織領導干部、員工學習以憲法為核心的各項法律法規,深入宣傳憲法至上、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等理念,組織好每年“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系列宣傳活動。大力學習宣傳以國家基本法律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領導干部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不斷增強在法治軌道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企業發展、化解遺留問題、維護國有企業干部職工穩定的能力。
2.針對普法需求、分類分層施教。企業經營內容不同,員工所在崗位的不同對法律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開展企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時應選擇實用、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法律法規知識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化解法律風險,關鍵在“防”在“控”,要根據風險點對涉及貿易、采購、工程等領域的重點單位、領導干部、財務人員、營銷人員,開展合規以及風險識別預警培訓。加強合同法、公司法、擔保法、破產法等法規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教育,以案說法、實例剖析,讓風險防控意識深入人心。
3.與時俱進,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強化普法效果。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與時俱進,找準切入點,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在企業的法制宣傳過程中,應持續關注和掌握有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更新變化情況,定期采取專家、學者講座的方法,在廣大職工中舉行法律知識競賽,調動廣大職工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利用網絡為載體最大限度地傳播法律知識等。通過多種普法形式,進一步強化公司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法制理念,為公司的健康發展營造氛圍。
4.定時考核,注重普法實效。根據本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企業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必須與經營管理考核結合起來,應該針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新變化和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將業務運行的關鍵點、問題易發多發的風險點、經營管理的薄弱點等方面風險防范作為考核重點,同部署、同實施、同檢查、同考核。只有通過嚴格的考核驗收和監督,企業普法依法治理才能更好、更快開展。
5.加強依法決策,夯實依法治企的基礎。依法決策是事關企業興衰的大事,企業對重大事項的決策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要遵章守紀。建立完善的依法決策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集體議事規則、重大決策法律論證制度。加強重大決策法律審核把關,完善事前論證機制,建立重要決策的法律論證制度,做到科學民主決策。建立風險防控制度體系,預防優先、制度優先,有效規避法律風險。建立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嚴格決策監督機制。加強公司合同全過程管理,實現合同標準化、規范化、精益化管理,防范交易風險,強化風險預控有效規避經營風險,讓企業的運作有依可循,實現企業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共產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委員會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