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王利民 崔巖
高校企業不斷發展,一些法律性問題出現,諸如高校校企對自身沒有準確定位,高校與企業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產權權屬不夠明確。學校為企業提供資金,事實上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對企業也需要承擔無限責任。高校企業作為投資的對象,希望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中獲得經濟效益,但是針對投入的問題沒有將撤出機制建立起來,企業對于高校而言不能獲得預期的回報,一些連帶的問題就會出現。對于這些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高校所采用的根本路徑就是改造高校企業,發揮現代產權制度的指導和約束作用,推動高校企業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一、高校企業改制要求分析
1.堅持合法合規的企業改制。高校企業要改制,需要按照法律實施,在管理操作上更加規范,改制的過程中采用正確的處理方式,推進高校企業穩定發展。具體的實施中,需要與中介機構合作,諸如委聘財務顧問,與審計機構、律師事務所以及資產評估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讓這些中介機構幫助高校企業將改制方案制定出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需要對制定的資產處置方案進行批準改制,還要經過教育主管部門批準,提交給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或者提交給職工大會審議,鼓勵職工發表意見,并充分聽取。所制定的職工安置方案在實施之前,必須要經過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審議,或者經過職工大會審議,通過之后才能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
2.構建校企的風險隔離機制。將高校與企業的風險隔離機制建立起來,對兩者之間所存在的產權關系理順,使高校產業管理體制更加科學、規范。高校企業實施規范化管理,要做到產權清晰,權利和責任分明,學校與企業所承擔的責任要嚴格分開,制定現代企業制度,要發揮其科學指導作用,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具體而言,高校需要將資產經營公司設立起來,代表學校對企業投入資金,高校不能為直接持股的企業或者間接持股的企業提供擔保,更不能提供任何形式的經濟支持。高校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要將資本市場所發揮的杠桿作用充分利用起來,合理應用社會資源,做到產權多元化。所投資的企業以及參股的企業都不能使用高校的名稱,由此可以避免高校企業的經營對高校造成負面影響。
3.實現技術成果產業化目的。高校企業主要發揮的作用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創造經濟價值。具體而言,如果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不是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就要按照有關的法律規定關閉、停止、兼并或者轉讓,高校不能對非科技型企業投入資金支持其經營。高校企業的創辦是將科技成果作為資本進行生產經營。
4.加強校企的知識產權保護。高校企業要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要能夠做到產、學、研結合,高校企業要與社會結合。具體而言,高校要將知識產權登記工作做到位,實施備案制度。高校對發明人給予必要的獎勵,使科技創新能力有持續性。高校利用企業實現產業化發展,需要圍繞著本校的知識產權產業化這個核心展開,保證學校學、研、產具有較高的統一性。高校還要注重執行知識產權保密制度,維護好高校的利益,保護好高校的知識產權,避免國家產業安全受到威脅,保護好國家的利益。
二、高校企業改制的基本流程分析
高校需要與中介機構合作,聘請律師、會計師等參與到改制工作中,對于高校所占有的國有資產、使用的國有資產,都需要按照資產屬性進行劃分,明確哪些為經營性的資產,哪些為非經營性資產,建賬之后,分開管理,不能混淆。改制方案需要中介機構參與籌劃,做好清產核資,評估資產,對產權明確界定,之后將高校的各項經營性資產化都向高校資產公司轉移。將資產經營公司的現代產權制度制定出來,資產經營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由高校派出,高校與資產經營公司簽訂責任書,確保國有資產能夠實現保值增值,此后將業績考核制度建立起來,運行激勵機制,明確獎勵和懲罰的辦法。
三、基于法律視角的高校企業改制與程序化探討
1.創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具體實施方案。高校通過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進行對外投資,按照2018年的《公司法》中的有關規定,對公司設立的最低限額取消,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最低只需要3萬元,股份公司的設立也只需要500萬,而且可以采用分期繳付的方式。在新《公司法》中,對于無形資產也作出規定,即貨幣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有的比例為30%。所以,高校的經營性國有資產如果被納入到資產經營公司中,還需要進一步探討股權設置方面的內容。按照新設置的公司出資規定,要求注冊資本中超過30%為貨幣資金。
2.對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優化組合。對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優化組合的過程中,需要校辦企業的股東會、董事會決定改制的決策。高校所組建的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是獨資性質的,要嚴格按照有關的法律執行,也可以從當前的校辦企業中將獨資企業選擇出來,即為高校資產公司,要求其產權清晰,實施規范化管理。高校資產公司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突出主業,促使主業有更強的競爭力。建立高校資產公司,需要實施現代企業制度,制定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對有關方案的完善,需要股東會參與,董事會以及監事會也具有表決權。對高校的資產公司的資產進行清產核資的時候,需要清晰界定產權,做好產權登記工作,對資產進行重組,設置股權,合理安置人員,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展開。
3.完善高校企業中的人事改革制度。高校企業中的人事改革制度要進一步完善,實施全員聘用制,員工不再是固定工,而是與單位建立平等的聘用關系,人員可以自由流動,按照市場化原則做到能進能出、可上可下。采用聘用制的人事管理模式,必然會導致一些員工淘汰,令員工產生危機感,同時也發揮了內在激勵效應。高校企業要合理定編,根據員工的專業以及特長確定崗位,使其承擔相應的責任。高校企業實施全員聘用合同制,員工與企業之間形成聘用關系,建立在雙向選擇的基礎上,就可以將有責任心的員工留下來,聘用一些更有事業心且能力非常強的人才。如果員工在一個崗位上不合適,可以向其他的崗位轉移,使其特長和潛在能力充分發揮,使其在事業上有新的發展。高校企業實施人事改革制度,所設置的崗位更加科學合理。隨著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市場化作為取向,就需要將高校的法人實體確立下來,提高市場競爭的主體地位,使其公共服務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使得公共產品生產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在高校的內部運行崗位管理制,對于用人合同要精細策劃,獎勵和懲罰機制的實施都要嚴格,使高校的工作效率提高,高校企業也能夠規范化運行。在人才的聘用方面,采用競爭聘用的方法,選擇優秀的人才,對于不同貢獻的人才要區別對待。對上崗的辦法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制定,實施競聘工作的時候,要公開執行。在聘用工作展開之前,需要對重大問題深入研究,并做好調查工作,認真聽取員工的意見,保證決策公正而且科學。展開聘用工作中,要以多種形式展開,按照規定的操作方法實施,確保崗位競爭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進行。
4.建立健全資產有限公司治理結構。高校企業要將資產有限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起來并不斷健全,對編制改制總體方案也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高校改制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公司治理結構也要予以健全,各項工作統一部署,合理組織、將建立治理機構需要遵循的原則制定出來,明確治理的措施以及改制的范圍。在制定治理機構總體方案的時候,需要高校進行匯總。高校企業數量比較多,治理結構比較復雜,需要總體籌劃,實施的時候分步驟進行。將資產有限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起來并不斷健全,需要將高校與企業隔離的現代產權制度制定出來,將高校資產公司組建起來之后制定實施方案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做好劃撥資產工作,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高校校辦企業面對產權制度的滯后性,要實施改革,就需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根據企業的具體管理需要不斷健全。但是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不能操之過急,而是要充分考慮到高校校辦企業自身所具備的特點。所以,對于現代企業制度需要不斷改制,此時不能將其他企業所實施的辦法套用過來,而是要從企業自身的實際出發,做好調查研究工作,采用科學有效的分析方法,結合校辦企業的特點實施程序化改制。在制定程序化改制方案的時候,要保證其切實可行,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能夠穩步推進,確保高校受到法律保護,使校辦企業在法律制度的約束下運行。[基金項目:1.大連市社科院2020年重大調研課題(項目編號:2020dlsky075):大連校屬企業改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研究。2.大連市社科院2020年重大調研課題(項目編號:2020dlsky089):大連高校大學生信用體系建設研究]
(作者單位:大連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