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本東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旋律,伴隨著我國全面深化國企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國企科技創新工作的持續推進,國企改革與科技創新已成為當代國有企業獲得持續生命力的強大支柱。而國企改革和科技創新帶來的企業管理模式、經營理念、生產辦公方式、人工智能與新技術應用等一系列改變,對國企職工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國有企業職工穩定工作,在當前企業改革和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已遠遠脫離一直以來傳統企業管理的刻板模式及慣性思維,由時代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和意義。而如何做好這項工作,避免由于改革中的管理體制不完善和措施不到位、新設備及新技術應用顛覆傳統生產方式,導致職工隊伍的不穩定,成為擺在國有企業管理者面前一個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明確企業創新改革的新理念
在當今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新形勢下,企業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國家企業發展背景及戰略要求,結合本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制定既符合國家改革要求又契合企業實際需求,做好頂層設計,制定高瞻遠矚、切實有效的管理制度,根據管理制度細化各項工作的要求。另外,要結合管理制度提煉出明確的企業管理理念及要求,在職工中做好宣傳和落地工作,使職工適應企業的管理改變,并將企業管理理念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逐步摒棄傳統工作理念和模式,引導職工用新理念、新思維展開工作,以確保員工行為與企業制度的統一,使企業管理制度扎實落地。只有達到兩者的統一與同步,才能使職工明晰企業發展方向,清楚自身職責,與企業共進退,走好企業改革的第一步,推動企業改革順利進行。
二、積極穩妥推進企業改革進程
近年來,有些企業在改革過程中,由于對國家政策理解不到位,改革措施不完善,宣貫及征求意見力度不夠,改革方案過于激進等問題,給職工造成很大的思想包袱,甚至直接損害了職工的切身利益。出現問題后企業管理者又不及時溝通處理,造成職工上論壇發貼子、編順口溜、甚至聯名上訪,到處告狀,使企業一度處于管理混亂的局面。例如,有的企業改革步伐邁的過大,不給職工一個思想接受的過程,直接進行大面積的人事調整,使企業各項工作陷入混亂,嚴重影響了企業經營生產,甚至造成停工停產;有的企業打著改革的旗號,實際卻是任人唯親、排除異己,建立自己的統治王國,這是企業管理的大忌,極容易造成一言堂,損害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挫傷了職工的積極性,極大地影響到了職工隊伍的穩定。因此,在企業改革中,一定要吃透政策、結合實際、注重措施,堅持企業發展和職工“發家”兩條腿走路,不能只強調企業發展,而不管不顧職工的權力和利益。只有制定積極穩妥的改革方案,注重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推進方法,達到企業和職工雙贏,才能使企業獲得更長遠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穩定企業職工隊伍。
三、強化職工政治思想和安全生產意識
1.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說服教育和啟發引導性工作。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職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引導 ,思想指導行動,行動決定結果 ,要讓職工的思想與時俱進,用先進的思想轉化成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充分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使企業煥發蓬勃的生命力,獲得持續的健康發展。在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時還要幫助廣大職工樹立適應市場激烈競爭需要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競爭意識。
2.加強安全意識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生產安全觀。安全生產是所有企業施工生產的標準紅線,安全教育到不到位,職工安全意識強或不強,直接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企業要強化安全知識培訓,把安全意識灌輸到每個職工的頭腦中,使安全意識成為職工的第一反應,使領導和職工樹立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立足之本,安全無小事,嚴守紅線,只有安全工作落實到位,才能保障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突出基層一線戰斗堡壘作用
基層組織是黨的戰斗最前沿,是和人民群眾接觸最密切、最直接的組織,也是最能樹立黨的形象,傳達黨的政策和關懷,解決人民群眾需求的一線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是維護基層穩定的戰斗堡壘,是社會主義新時期建設和發展的有力支撐。
在新形勢下,要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為主線,以落實精準服務,切實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為宗旨,以“走基層、解難事、辦實事、惠民生”服務群眾為抓手,全面增強基層黨員干部執行力、創新力、服務力,為基層黨建工作營造出良好基層環境,以確保每一個基層都能成為企業成長與發展的戰斗堡壘。
五、妥善處理并協調改善干群關系
1.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七一“講話中十次強調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求全黨上下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要求廣大領導干部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要求黨員干部要增強公仆意識,密切聯系群眾,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和國家走得更穩更遠。
2.領導干部要真正關心職工利益,使職工對企業有使命感及歸宿感。領導干部要及時傾聽群眾呼聲,了解職工群眾的情緒、意見和要求,及時和妥善解決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切實做到從思想上、行動上和感情上與職工群眾息息相通,征得職工群眾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使職工對企業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歸宿感,才能在具體工作中與職工群眾產生共鳴,使干群之間的各種矛盾不斷得到化解。
六、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市場匹配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選拔人才、培育人才、科學使用人才的一線陣地,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財富和資源,是企業存在的重要基石。當今世界,人才流動越來越大,人才的國界和地域性越來越弱化,人才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
對于企業來說,誰能留住人才,就是留住了財富,留住了企業持續發展的王牌。一個企業有優秀的人才儲備,科學的用人機制,有完善的人才上升通道,這樣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而長期以來有一種現象特別是國有企業,就是技術工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不強。不得不說,其中很大原因是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及治理體系,與市場不相匹配存在嚴重脫節現象。
我們的企業領導應當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的思想,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治理體系,使之成為與現代企業人力資源市場高度契合的,具有高度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治理模式。要善于發現人、培養人、使用人、激勵人、招募人,通過不斷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樹立強烈的人才觀念,充分重視人才,科學地完善人力資源規劃,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科學的考核機制。
七、不斷提升職工隊伍從業素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相繼出臺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等文件。具體到國有企業人才管理上,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國有企業要全面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并完善培訓體系及調動機制。國有企業要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做好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完善企業人才儲備及培訓體系,使企業人才處在一個良性循環的持續機制中,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要多開展專項勞動和技能競賽,加大激勵和獎勵力度,使企業形成“爭當先進、人人有才”的百花齊鳴的良好氛圍。培養企業自己的專家和行業領軍人才,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和企業人力資源保值增值注入強勁動力。
2.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增強職業吸引力,營造崇尚技能的良好企業氛圍。企業管理者要牢牢把握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旋律,深入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專題宣導,引導廣大職工崇尚工匠精神,樹立爭當大國工匠,用勞動筑造中國夢的思想理念,從而廣泛發動和引導廣大職工隊伍愛崗敬業。
3.培養職工“我是企業人,企業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識,是提高職工積極性的前提。國有企業要多做企業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多關心愛護職工,了解職工的思想和生活需求,切實把職工利益放到第一位。只有這樣才能與職工站到同一陣線,才能讓職工對企業充滿感情,建立企衰我窮、企興我強的責任感,強化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讓職工從工作中感受奉獻于企業的使命感,受益于企業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綜上所述,在現代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如何做好職工隊伍的穩定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關系到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在當今世界及國家復雜的經濟大環境中顯得尤為重要。職工是企業的財富,更是企業穩定的主要因素,只有職工隊伍穩定了,企業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平穩發展。做為企業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職工隊伍建設和穩定的重要性,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把職工的利益放到重要位置并做到人盡其才,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讓企業以職工為榮,職工以企業為家,做好職工隊伍的穩定,使企業在國企改革和科技創新的大潮中乘風破浪,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國有企業的強大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