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強
摘 要 煙草產量與其種植環境有密切關系,病害多發會嚴重影響煙草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為避免損失或降低種植成本,分析了煙草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害的特點,查找出煙草植株病害的主要誘因,提出建立和完善煙草病害綜合防治體系、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開發利用、遠離污染等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煙草;病害防治;生物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7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23
煙草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煙草種植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地方經濟、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方面有著積極作用,然而近年來,病害種類繁多且頻發一直阻礙著煙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云南煙區是我國煙草的主要產區,也是病害嚴重的產區,因此應重點防治,以最大限度降低病害的負面影響,走現代煙草農業綠色發展之路,使煙草成為全國農業綠色發展的典范。
1 煙草病害特點
1.1 真菌病害
在煙草各類病害中,真菌類病害占比相對較高。據統計,煙草真菌類病害達40余種,其中常見的主要有黑脛病、猝倒病、立枯病、白粉病和煤煙病等。黑脛病在云南產區為害嚴重[1],該病主要為害植株莖基部和根部,由下到上發病,并受氣溫、濕度影響大。在整個煙草生育期均可發生,但是對于大田期的成株煙草破壞力最大,且傳染性極強,一旦有某一植株染病,極易使周圍大片植株染病。
1.2 細菌病害和病毒病害
細菌與病毒感染所表現出來的病癥具有一定相似性,為了更好地研究兩類病害的解決辦法,將兩者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研究。細菌病害和病毒病害的種類有十余種,其中普通煙草花葉病、黃瓜花葉病和煙草脈斑病的感染率最高,為害最嚴重。病害感染癥狀存在不確定性,有時單株感染,有時連片感染,由于感染葉片的代謝不良,會呈現出變形、褶皺、彎曲、萎縮及退綠等變化,使得葉片外觀質量也大為降低。
2 煙草病害的誘因
2.1 全球氣候變暖的不良影響
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溫室效應愈發嚴重,其中云南產區作為病害高發的煙區,煙草病害問題更加凸顯。1)溫暖的環境有利于多數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長和繁殖,因此病害數量不斷攀升,消滅起來更加困難,無形中增加了防治成本,更難以做到降本增效;2)氣候條件變化導致溫度帶的北移,引起病害種類的變化,使得科研人員以往研究成果和煙草種植者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種植經驗逐漸發揮作用,不僅“預防為主”的植保方針很難貫徹,使研發成本和種植成本不斷增加,種煙主體的經濟負擔更加沉重。
全球氣候變暖加劇了空氣污染問題。煙草作物對環境污染問題非常敏感,尤其是對霧霾、酸雨等??諝饧敖邓械挠泻瘜W物質,對煙草生長和采烤影響巨大,在影響煙草產量的同時,也嚴重影響到原煙制品的內在品質和感官質量,如口感,這樣生產出來的煙葉既不綠色,又不生態,更不安全,不僅無法響應煙草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召[2],也難以保證中式卷煙核心原料供應。
2.2 化學農藥使用不合理
一部分農藥在研制時,往往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害,沒有考慮到其他的副作用,比如對煙草根部,煙田土壤和病害天敵的傷害等。我國煙草農業綠色防控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因而一部分農藥的滅菌原理,采用的是以毒攻毒的方式,但若使用不當,對病害防治工作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尤其是在煙草各類病害集中爆發時期或危害嚴重的地塊,部分煙草種植者常?!安〖眮y投醫”,過于關注防治的速效性,農業生產中過于依賴化學農藥,在用藥時對其使用方法、適用條件及副作用等考慮較少,事實上很難做到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煙草作物加以保護。尤其是當使用一種農藥后,藥效不明顯或藥效緩慢時,就會出現反復用藥、輪換用藥的現象,造成化學農藥的過度使用,最終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造成田間有害物質的積累、農藥殘留嚴重和降低煙草的病害抗性等一系列問題,在惡化煙田生態環境的同時,也不斷惡化煙草的種植環境。
2.3 煙草生產自身原因
煙草高質量發展越來越注重煙葉品質,但在實際生產中,品質高的優良品種往往抗病性差,即煙草品種的品質與抗病性是反向關系。在工業企業對煙葉原料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為了追求高品質,往往舍棄其抗病性,長年累月下來,抗病性逐漸下降,導致煙草病害越來越猖獗。
3 煙草病害防治的路徑選擇
3.1 建立和完善煙草病害綜合防治體系
在信息化時代,以“互聯網+”為依托,大力開發和應用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5G物聯網及全球定位系統(GPS)導入等[3]。1)通過開發小程序、軟件和平臺等,不斷豐富煙草病害信息和防治技術數據庫,并加強針對病害發生變化規律及其與其他相關因子(氣候、土壤、環境等)關系規律的研究,從而不斷加強實時監測,以加強預測和預報的精準性。2)要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改變原來傳統的防治方式,大力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和諧”的無公害技術,保證煙葉的綠色、生態、安全。3)嚴格執行標準化生產,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等方面加大扶持,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規章制度和生產規程。4)堅持“市場化導向”的發展思路,按需組織生產,滿足工業企業對煙葉品質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4]。5)做好病害的調研與統計上報工作,以便上級主管部門及時掌握當地煙草生長情況,對煙草病害的發展變化趨勢做出合理預測和有效控制[5]。6)根據本地區種植主體和服務提供主體的接受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生產技術宣傳和培訓,促進科技興煙。最終建立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主導,以物理防治為輔助,以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綜合防治體系。
3.2 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開發利用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市場進一步開放,出現了一些新的藥檢標準,已經成為煙草貿易的“綠色壁壘”。與此同時,煙葉生產由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工業企業對煙草品質的要求更加嚴苛,而純天然煙葉往往更受青睞,具有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
生物防治技術是指利用大自然中各種有益的生物(病害天敵)自身或者其代謝物來抑制或者消除其他有害生物的技術,通過“以菌殺菌”等生物方式達到病害防控目的。與其他防治技術相比,生物防治技術對環境更友好,對人、畜和作物安全,不產生抗藥性。要想完全發揮生物防治的功效,就必須有目的地對天敵加以保護。1)要提供適宜自然天敵生長的田間環境,如在田間地塊隔離帶或專門留一片塊地,種植有利于病害天敵繁殖和棲息的作物或雜草(不為害煙草作物)的場地,保證其維持足夠的種群數量。2)通過人工培育天敵及引進天敵(需注意加強植物檢疫,防控植物疫情)達到生物防治目的。3)在用藥方面,考慮到傳統化學農藥可能對天敵造成誤殺和其對土壤、植被的污染而間接造成對天敵的傷害,應加強新型生物產品的研發,尤其是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植源性農藥技術。
3.3 遠離污染
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農業生產中的化肥和農藥,都會通過土壤、空氣和水體而直接或間接為害煙草作物,如空氣污染引發的各種癥狀的氣候性斑點病。這些污染物質往往會降低植株自身抗性,更易感染病害,嚴重影響原煙的內在品質和外部感觀質量,因此煙草的種植應遠離焦化、電鍍、煤氣、冶煉和化肥等工廠排污區域。
4 結語
通過對煙草主要病害的主要特征進行分析,查找出病害高發的誘因,最終在統防統治上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在煙草病害防治問題上提供解決思路,促進煙草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鑒平,羅萍,李沛柏,等.煙草病蟲害發生規律與綠色防控措施[J].鄉村科技,2019(12):104.
[2] 申珅.云南省煙葉生產問題探析:以云南省A市為例[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8,5(19):107.
[3] 曾維愛,周志成,譚琳,等.湖南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現狀與應用對策[J].中國煙草學報,2019,25(2):71.
[4] 穆耀輝.基于新發展理念的商洛煙葉高質量發展策略[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3):257.
[5] 羅春燕.煙草病蟲害種類產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9,39(2):28-29.
(責任編輯:趙中正)